-
酈道元山水文學院專家風采|張欣民張欣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級編輯,中國冶金作家協會主席。幼年隨全家遷入北京良鄉。青年時期在房山插隊勞動,招工進首鋼當工人,在《首鋼報》當記者,后調《中國冶金報》任編輯。著有《叩開神秘王國的大門》《煙殤》等紀實文學。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散見《北京文學》《作家天地》《工人日報》《映像》《北京日報》《北京晚報》《中國冶金報》《中國青年報》《青年文摘》等報刊和文摘。每到植樹節,我都要上山看一看樹,只因五十多年前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作者 張欣民來源:北京日報3月12日,是植樹節。我喜歡這個節日,也敬重這個節日。每到這一天,我都要到山上走一走,目的就是看看樹。我家在北京石景山區,不遠處就是山。滿山的松樹、榆樹、柳樹、棗樹、桃樹、荊條……剛剛度過嚴寒,還沒有綠色,但樹們似乎已經睡醒,有的伸直了腰、舒展了臂,有的還冒出了紫色小花骨朵兒。很快,春風一吹,山就會綠起來,多讓人高興啊!我愛看樹,也愛樹,更敬樹。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使我對樹有特殊的感情。資料圖 安旭東/北晚新視覺供圖1970年冬天,我正在北京房山崇各莊鄉插隊。生產隊要建紅薯炕為春天栽紅薯育苗。燒紅薯炕要用木柴,生產隊沒有,要到山上去砍。那天,天還黢黑,我們隊的十多名壯勞力帶上工具坐上馬車出發了。天亮了,大車停在一座山的腳下。抬頭望去,巖石裸露,荒山禿嶺,哪有可當柴砍的樹?隊長說,砍柴就得上山。我們幾個年輕的便向山頂爬去。翻過山頭果然發現幾棵如胳膊粗的樹。我在這里擺開了戰場,只要是樹,不管是爺爺輩還是孫子輩的,統統在砍殺之列。到了收工的時候,我將戰利品用繩子捆綁好背上肩,準備再翻過山回到集合處。剛爬上山頭,一陣狂風襲來,肩上的柴如同揚起的風帆,帶著我向山下翻滾。我心一驚,完了完了,下面不遠處就是懸崖,掉下去就沒命了。柴捆帶著我不知翻了幾個筋斗,突然停下了。往下一看,嚇得我腿肚直轉筋,還有幾米就是懸崖,是懸崖邊上的一株小樹擋住了我。是這株沒有被砍的小樹,用它那稚嫩的手臂,更用它那寬廣的胸懷救了砍殺它同類的我。休息了一會兒,我忍著傷痛,背上了那捆柴(小樹)下山。我越走越覺得沉重,感覺整座大山傾斜下來,重重地壓在了肩上。我喘著粗氣,風聲尖嘯,肩上的小樹在喊、在哭,負罪感在胸中翻騰,本來就光禿禿的山,多么需要樹來保護那一點點水土,保護山的容顏。那么幾株艱難生長出的小樹才顯出一點生機,我們不但不呵護它們,還要了它們的性命,這是一種罪過啊。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救我命的那株樹是什么樹,驚恐中也沒多看它一眼,我只知道它是樹,是一株矮小但在我心中高大的樹。從此,我將一切樹都看成是救過我命的樹。我感恩所有的樹。回城參加工作結婚后,我和妻子在農村找了一間房安家。房前有一株碗口粗的槐樹,前一個住戶在樹上用鐵絲拴了根晾曬繩。我進院第一眼就看到了樹的痛苦:鐵絲已經深深地勒進了樹皮,樹干腫脹了一圈,似乎在拼力擺脫鐵絲的綁縛,樹葉耷拉,風吹樹干低沉呻吟。它無力地搖動手臂在向我呼救。我趕忙找來鉗子狠狠將鐵絲剪斷。它舒服了,立刻挺了挺腰肢,搖著枝葉表示感謝。我的心也舒展開來,拍拍樹干說,好好長吧。六年過去了,當我要搬走的時候,槐樹長粗好幾圈,枝繁葉茂,郁郁蔥蔥。我們搬進了樓房,樓下是一片空曠的荒地。那天,下班騎車路過一個垃圾堆,看到里面有一株樹苗,樹枝折斷,樹葉蔫萎,但是根須還很完整。我跳下自行車,撿起樹苗,小心翼翼地放進車筐。到了樓下,用鐵鍬將荒地平整出來,挖坑將樹苗栽好,澆上水。沒幾天,小樹緩過來了。后來我知道,這是一株構樹。現在,它已遮天蔽日,并在它的周圍悄悄傳宗接代,長出了一片小樹林。每當走到樹下,風吹樹葉似它在歡歌。樹是有靈性的。由于樹擋風雨、擋泥石流救人的事很多,許多地方就有了樹神、樹佛、樹爺、樹姥爺的尊稱。還有的地方有認樹為干親的習俗。那是父母讓體弱多病的孩子認一株小樹或粗壯的樹為“干爹”,祈望孩子像樹一樣強壯起來。認干爹儀式很隆重,要對樹焚香行三拜九叩的大禮。這是對樹的崇拜,甚至是敬畏。當年我被樹救命,肯定是“樹神”顯靈,我一直這樣認為。樹和人究竟誰先誕生在這個地球上的?毋庸置疑,樹應該是早于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從進化論說,人類是從樹上下到地面的,樹是人類的搖籃。如果沒有樹,也就不會有我們。敬樹、愛樹,與樹和睦相處,是我們感謝樹的養育之恩。“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是唐朝詩人孟浩然《過故人莊》中的詩句。詩人做客還沒進家門,首先看到的是綠樹將村莊簇擁環抱,這是多么靜謐、和諧、令人向往的生存環境啊!插隊時救過我命的那株樹怎樣了?惦念之情一直在我心頭縈繞。退休那年秋天,我帶上老伴,駕車踏上了當年馬車行走之路。山還是那個山,但今非昔比,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已經變成寬寬敞敞的柏油路。車開到我印象中的那座山前,登山小路已經開辟出了一條柏油路,行車幾分鐘就到了山頂。在我墜山處的山頭已開辟出一個用水泥鋪就的觀景平臺。登上平臺,四圍盡收眼底,山茫茫蒼蒼,郁郁蔥蔥。當年砍柴哪兒顧得上賞景,如今腳下的山已滿是松樹、榆樹、柳樹、紅果樹……登山鍛煉的老者告訴我,經過幾十年的育林,荒山禿嶺已經變成金山銀山了。我仔細辨認一番,沒有發現曾救過我的那株樹。它可能長高了長大了,已經匯入萬綠叢中了。樹,是城市村莊的衣裳。沒有樹的城市村莊不可能美麗。感恩樹,愛護樹,與樹和諧相處,樹木繁茂必定人丁興旺。(原標題:感恩,樹)2024-09-19
-
酈道元山水文學院專家風采|楊海蒂楊海蒂,小時在蘆溪生活過,現居北京,中國作協會員,《人民文學》編審,兼任文匯出版社“金散文”文叢主編,擔任三毛散文獎、方志敏文學獎、丁玲文學獎(散文獎)審讀委主任,曾任《羊城晚報》“花地”散文排行榜、丁玲文學獎散文獎、“大鵬杯”全國生態文學獎、江西省文化藝術獎暨理論成果獎等評委。著有文學和影視作品多部,作品入選百余種選本、選刊、年鑒、排行榜、教材教輔讀本,被應用于高考和中考試題。獲豐子愷中外散文獎、絲路散文獎、孫犁文學獎、《北京文學》獎等。名家談創作 ? 楊海蒂:寫作源于心靈的召喚我與文學的淵源,說來話長,簡而言之吧,根本原因是受家庭影響。我從小就閱讀文學作品,當年高考志愿雖然選報了外語專業,學了國際金融,不過后來我還是轉向了文學,這大概就是我的宿命吧。我的金融界同學虎踞龍盤全國金融系統,涌現出一大批大大小小的行長、總裁、董事長、總經理,下海經商的也賺得盤滿缽滿。我是他們中的另類、異類,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心靈告訴我,我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么。在“效率就是金錢”的商品經濟大潮中,我卻扔掉了旁人眼中的“金飯碗”,考進報社賣文為生,那時候,白天采訪寫新聞稿件,晚上讀書寫文學作品,是我的生活常態。安靜閱讀、沉靜寫作,這就是我最喜愛的生活;捧書之時、執筆之際,我的心靈才會感到真正的愜意。對我來說,在一切的藝術魅力中,文學的魅力最強烈最深刻最雋永。我的寫作,源于內心的召喚。我如饑似渴地讀書——讀政治書以養大氣,讀文學作品以養才氣,讀經、史、傳以陶冶情操。只有大量地閱讀,才能使作品集各家優長、鑄一己風格。我真正的文學創作,是從散文起步的。我對散文情有獨鐘。中國文學的傳統就是詩歌和散文,散文又是中國文學之正宗,對國人而言,能為“文”方為“文人”。我的文字,正如我的人生,而今已追求平淡。我為文,以李漁的高見、劉熙載的高蹈、林語堂的高論為旨歸——“能于淺處見才,方是文章高手”“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文人稍有高見者,都看不起堆砌辭藻,都漸趨平淡,以平淡為文學最高境界,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運用之,便成天地間至文”。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才疏,卻志大;我奉法國詩人保羅?瓦雷里的話為金科玉律:我的文章,甘愿讓一個讀者讀一千遍,而不愿讓一千個讀者只讀一遍。當代中國散文領域,各式各樣的流派、主張、概念、口號層出不窮,亂花漸欲迷人眼;在我心目中,文章,只有好的和不好的之分。潮流來來去去,文章品格永恒。我慢慢地寫,耐心等待,任憑旁人名氣勁升,不管他人大紅大紫,我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小碎步朝前行時,靜觀花落笑看云起。想讓自己成為大樹而非花草,根須就要深深地扎入地底。讓我稍感欣慰的是:在題材、內容、風格和寫作手法上,我的作品有著明顯異于他人的獨特性,即有著較高的辨識度。每當完成一篇自我滿意的作品,每當作品受到讀者歡迎,我的幸福感就油然而生。我最大的成就感來自于文學。其實,生存問題解決后,財富的意義很有限,多了反而是枷鎖是累贅,人為之所役所累。人生最大的意義是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只有精神價值才能永恒,且薪火相傳。賦予生命以更高的價值,是我人生的終極目標。感謝文學,感謝散文,帶給我靈魂的滋養,帶給我豐厚的精神世界,帶給我富有價值的人生。我去地壇,只為能與他相遇楊海蒂永遠忘不了中學時期,我在課堂上偷偷閱讀史鐵生作品《奶奶的星星》的情形,當讀到“奶奶已經死了好多年。她帶大的孫子忘不了她。盡管我現在想起她講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話,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卻時常還像孩子那樣,仰著臉,揣摸哪一顆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講的那個神話,我慢慢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燭光”這一段時,我淚水開始嘩嘩地流,只好把頭埋得更深,不斷用衣袖拭去淚水。同桌惶恐不安,老師莫名其妙……我也是奶奶帶大的,我的奶奶也這般善良,也這般疼愛我,也被“地主”帽子壓得抬不起頭來。“奶奶已經死了好多年。她帶大的孫女忘不了她。”我抽抽噎噎,念念叨叨, 瘋瘋魔魔。幸好,一向偏愛我的老師,照舊寬容了我。我哭,還因為少女的敏感多情——命運為什么要這樣殘忍地捉弄他?!一個“喜歡體育(足球、籃球、田徑、爬山)、喜歡到荒野里去看看野獸”的男孩子,“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疾了雙腿”,從此再也不能活蹦亂跳了,“無論怎么說,這一招是夠損的。我不信有誰能不驚慌,不哭泣。”他脆弱:他不敢去羨慕在花叢樹行間漫步的健康人,在小路上打羽毛球的年輕人;他憂傷:腳踩在軟軟的草地上是什么感覺?想走到哪兒就走到哪兒是什么感覺?踢著路邊的石子走是什么感覺?他失望:他曾久久地看著一個身穿病服的老人在草地上踱著方步曬太陽,心想自己只要能這樣就行了就夠了!況且,21歲的他,渴望愛情而愛情正光臨。“一個滿心準備迎接愛情的人,好沒影兒的先迎來了殘疾”,那時候,愛情于他比任何藥物和語言都有效,然而……“結尾是什么?”“等待。”“之后呢?”“沒有之后。”“或者說,等待的結果呢?”“等待就是結果。”他這樣寫道。他愛得虛幻,我痛得真實。他曾對中學老師B老師懷有善良心愿:“我甚至暗自希望,學校里最漂亮的那個女老師能嫁給他。”我當時就全是這樣一份心思,暗自希望講臺上這個學校里最漂亮的女老師能嫁給史鐵生。殘疾、失戀,讓史鐵生猛然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他孤憤、悲愴、怨恨,甚至長達10年無法理解命運的安排。“活著,還是死去?”這個哈姆雷特式問題,日日夜夜糾纏著他,年輕的他,心靈的痛苦更勝于肉體的痛苦。“人不懼苦,苦的是找不到生之喜樂。”《圣經》如此教導上帝的子民,給人指點迷津。好在,這個終日在死亡邊緣掙扎的少年,最終沒有被痛苦淹沒,反而被苦難造就著。通過寫作,他找到了生活的出路,找到了精神的征途,找到了生命的尊嚴,也找到了生之喜樂。2024-09-19
-
酈道元山水文學院專家風采|李金明李金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石景山區作協主席,原北京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專業作家,參軍四十多年來,圓滿完成了上級賦予的任務。先后發表散文、小說、評論、報告文學等數千篇,著有散文集《山的回憶》,中篇小說集《小城三怪》,長篇紀實文學《陷寇汪洋》《紅色高參》《華北軍區野戰軍征戰紀實》《黃埔對決》等十多部,曾獲全國圖書獎和解放軍圖書獎。部分作品在海外出版。李金明:努力扛起一方文學大旗文/張秉文 張金春來源:神州雜志要想讀懂李金明的文學人生,有必要先了解他是軍旅作家、軍史專家、作協主席“三重身份”。他既是部隊專業作家,還是全軍的軍史專家,又是地方政府文學社團的領導;既擅長軍史研究和紀實寫作,又鐘情純文學、嚴肅文學。這樣的屬地跨越與創作領域專博交錯,勾勒出李金明絢麗多彩的文學人生,多了幾分史詩般的跌宕起伏與凝重。?? 李金明出版的大部分著作專業作家:文學之路多坎坷“六年磨一詩”,有朋友戲說他創造了一個奇跡,他卻抱著雜志哭了……“我最初迷戀文學,是在上世紀70年代入伍后,軍營生活激發了我的創作熱情。連隊又委以重任,負責連隊的黑板報。在黑板報上寫寫畫畫,這就是我最初的作品。黑板報上有好人好事報道,還要有詩歌、散文等文學稿子。連隊當時初中生才兩三個,組稿很難,我就自己寫。節假日、星期天、訓練后的時間,我基本上都是在看書、寫稿。連隊值勤任務很重,中午有補午覺的時間,我堅持不休息,困了就到水龍頭下用涼水沖沖頭,精神了,再寫。業余時間里,除了背唐詩宋詞,就是對著昏暗的燈光,墊著粗糙的練習本寫作,一直寫到夜色闌珊。我開始投稿,詩歌、散文源源不斷地給編輯部寄去,但都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更多的是退稿箋。”說起自己與文學的緣分,李金明的經歷多少有點出人意料。李金明就這樣開始了他的文學生涯——寫作-投稿-寫作……忙碌6載,竟然沒有一篇作品發表。這對于今天有大量紙質和網絡媒介可供選擇發表作品的文學青年來說,真是天方夜譚。有朋友勸他:“你這不是寫作,你是作苦行僧,何苦呢!”李金明有過動搖,也想過放棄,但總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著他:有耕耘,總會有收獲。他繼續咬牙堅持著。第一首詩的發表,讓他看到了希望。文學之路讓李金明吃了不少苦,也讓他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從此,他更加勤奮,不斷有作品在《解放軍文藝》《河北文藝》《河北日報》等報刊發表,其中小說《石玉貞》《山虎》還被改編成連環畫。不久,李金明被中國作家協會河北分會接納為會員。70年代末,在李金明所即將復員時,愛護文學新人、時任北京軍區文化部部長的老作家魏巍知道了這個情況后,及時與河北省軍區領導聯系,要求挽留這個業余作者。河北省軍區領導采納了魏老的建議,破格提拔李金明到保定軍分區宣傳科當干部。第一部中篇小說——《小城三怪》,在1987年7月大型文學雜志《昆侖》發表,同年12月《作品與爭鳴》轉載。這是他純文學創作的一個亮點。1994年軍事誼文出版社出版了他20萬字的中篇小說集《小城三怪》……?? 在日本中將阿部規秀被擊斃的農家院軍旅題材對李金明來說,應該是駕輕就熟,然而他卻耗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這主要是搞軍史資料征集、撰寫紀實文稿的時間實在緊張,純文學創作變成了我的業余工作,我是忙里偷閑進行構思與寫作的。”李金明解釋說。事實上,雖然李金明發表的中、短篇小說不多,但卻有“以少少許勝多多許”之效力。《小城三怪》發表后,曾引起文學界和評論界的關注,《作品與爭鳴》轉載時稱贊作者“凝聚了中華民族四十年的血淚和探索”。峨眉電影制片廠還將其改編成了電影文學劇本。李金明戲稱,長期搞軍史“跟著走”,既受了益,也受了害。不過,他解釋這里的“受害”是加引號的。因為他純文學的東西寫得少了些。雖然他也不斷有散文、隨筆問世。1999年9月7日,《北京日報》以《紙上硝煙彌漫筆底風起云涌——記軍史專家、作家李金明》為題,用較大的篇幅全面介紹了他在文學創作和軍史研究方面的成果,并刊登了作者照片……其實,李金明從走上文壇,他不凡的成績先后受到《河北日報》《保定日報》《戰友報》及電視、廣播等媒體的關注。1994年8月,中央決定建立平津戰役紀念館,李金明被抽調到建館辦公室,負責“英烈廳”的內容編排。按中央軍委批準的建館方案,要將平津戰役中犧牲的烈士的名字鐫刻在銅墻上。為了使烈士墻上名字準確無誤,李金明和他的戰友們夜以繼日地查找了三個多月,終于查清了6639名烈士的姓名,他到第39軍的烈士墓前,一個人名一個人名抄錄,從下午抄到天黑。直到看不到墓碑上的字跡。這段工作經歷極大的豐富了他的生活。烈士墻如期完工,平津戰役紀念館如期開館,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攝制組進行現場采訪,這是李金明第一次在中央電視臺露面。雖然報道和他的創作無關,卻讓我們看到了工作中的他——敬業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北京日報》的報道,則向世人展示了李金明創作生涯的全部。2001年,李金明終于“歸隊”,離開北京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進入創作室,開始了專業創作,由機關干部轉為專業作家,生活由喧鬧轉為平靜。他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學道路,開始了創作長篇小說。?? 2013年5月在鴨綠江大橋軍史專家:填補輝煌軍旅軍史紀實文學——《陷寇汪洋》,他慨然應諾,30萬字,8個月完成。結果,一炮打響:他應邀參加人民大會堂首發式,受到中央軍委首長的接見。次年,這套書獲得中國第九屆圖書獎、解放軍第一屆圖書獎。幾年內該書再版5次……1983年,李金明調入保定軍分區黨史資料征集辦公室工作,小時候聽來的打鬼子、端炮樓的故事一下子被激活了。他愛上了軍史,因為這里能看到更多的真實的事例。在黨史辦工作的5年,李金明不但搜集、整理了大量資料,還經常外出采訪,僅筆記就有了一百多萬字。他因此結識了很多老紅軍、老八路。為了更全面了解歷史,他還采訪了一些國民黨將領、下級軍官,甚至伙夫。這些鮮活的素材給了他從多視角判斷和評價歷史事件的勇氣。他秉筆直書,學術文章和采訪錄開始在報刊上發表。1990年,李金明調到北京軍區政治部工作。這里史料豐富、接觸面更寬,他也開始史學與文學相結合的創作之路。1994年,解放軍文藝出版社計劃出版一套“抗日戰爭紀實叢書”。這在當時,是一部開創性的叢書,該叢書要求史實詳盡、真實,又要有文學性和可讀性。國家和軍隊領導人對這套叢書十分重視,江澤民親自為該書題寫了書名。可是,半年多過去了,晉察冀部分還沒有落實作者。因為晉察冀是抗日戰爭中最大的敵后根據地,斗爭復雜、千頭萬緒,既了解這段歷史,又有文學功底的作者難找。責任編輯先后找了三位作家,都被婉言回絕。有人推薦李金明,責任編輯抱著試試的心態,打電話問他:“能完成嗎?”李金明慨然應諾。8個月后,30萬字的《陷寇汪洋》如期出版,奠定了李金明的軍史作家地位。隨后,李金明應邀完成36萬字的《華北軍區野戰軍征戰紀實》、34萬字的華北剿匪紀實《燕趙掃殘》、26萬字的《燕趙驚雷》等紀實作品,由在解放軍出版社出版;應邀為為少年兒童創作的《南昌第一槍》《粉碎大圍剿》《鐵流兩萬五》《情系寶塔山》《抗日先鋒隊》等五本反映革命斗爭的故事集和小說集,由河北少兒出版社出版。他先后出版了12部軍史題材著作,約400余萬字,是軍史作家群中的實力派。2010年出版52萬字的長篇紀實文學《新中國剿匪反特紀實》,2013年再版60萬字的紀實文學《黃埔對決》,該書在臺灣出版后,引起臺灣高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原黃埔軍校),學者的注意。他們認為史料翔實,給予很高的評價。2015年12月,李金明在鳳凰衛視做了五期節目,講述新中國建國初期剿匪的一些史實。字幕上打的是“歷史學者李金明”此后,有人問他:你不是作家嗎?他說:我喜歡歷史,對近代史粗知一些。他的“粗知”已經達到了相當水平。鑒定舊幣,這是他從事軍史研究的額外收獲,這里透著他生活面廣、學問淵博……?? 2008年執行任務出發前與女兒合影李金明說:“實際上,我多年來是游走與文學和史學的結合部,混跡與‘紀實作家’中。因為工作的關系,使我對華北軍事史的了解,延伸到政治、文化、經濟、司法、婦女等更深的層面。”一天,李金明去月壇公園的集郵市場游覽,看到有賣舊幣的,他拿起一張破舊的錢幣仔細看過說:“這張舊幣不值錢,這叫‘聯合票',是日本鬼子占領天津后,用繳獲的國民黨的印刷機和版式大量印刷的,企圖用‘聯合票’擾亂晉察冀邊區經濟秩序,遭到根據地人民政府和老百姓的抵制。到抗日戰爭末期,使用這種錢幣是要以漢奸論處的。這種錢幣數量很大,大都被老百姓糊了窗戶。”賣舊幣的小販和幾個顧客聽罷感到很驚訝,熱情地把他當成了“鑒定家”。有人遞過一張舊幣,問:“這是國民黨的、還是八路軍或日本鬼子的?”李金明仔細一看,說:“這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冀南行署1939年發行的,在根據地使用的錢幣。這種錢幣只發行了一年多。印刷機用三四輛牛車拉著,走到哪兒在哪兒印。1940年春天大“掃蕩”前,晉察冀邊區銀行讓他們把機器運到路西山里,從此這種錢幣就再也沒有印過。這種舊幣數量小,應該值錢的……”他對抗日戰爭時期錢幣的熟知,使圍觀的人非常佩服,當時就有人要聯系電話,后來,還真有人多次聯系,請他鑒定舊幣真偽。這些學問,一部分來自他的采訪,一部分來自書本。李金明無心當鑒定家,他知道一個成功作家是靠淵博的知識做支撐的。他也是個藏書迷。他說:“我的收入,大都分買了書,節假日換上便衣,去轉舊書攤成了我的樂趣。由于對戰史的廣泛了解,使我的眼睛很‘毒’,在五花八門的地攤上,一眼就能夠看出哪本書有史料價值。在買書的時候,從不吝惜金錢。從5角錢1本的《燕南烽火》到80元1套的《晉察冀文藝研究》我一一買回。如今,在我的書架上、沙發邊,床底下,到處都是史料書。這是可供我畢生寶貴的財富。”?? 去內蒙參加演習,在邊陲小站留影作協主席:甘為年輕人作梯子2003年,李金明當選為北京市石景山區作家協會主席。從此,他把很大精力投入到繁榮石景山地區文藝事業上。他帶領會員完成了“石景山區與奧運”叢書、“石景山區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叢書的編寫,成功舉辦了五屆“北京西山詩歌節”,用文學的形式謳歌人民、謳歌生活、謳歌石景山。李金明感到最迫切的是人才培養,當年,他和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等一起從保定的文學青年圈起步,當年的那些人,很多都有所建樹。為此,他知道作家隊伍需要形成年齡層次和時代結構,需要年輕的、鮮活的力量不斷加入。他注重抓陣地,拓展好會員之家。區縣級作協沒有固定辦公場地這是困擾穩定發展的一大現實問題。他們了解到五里坨民俗陳列館環境優雅,文化氛圍深厚,具有文史研究價值,作協主席李金明,帶領副主席杜雷、王永華專程拜訪陳列館創辦人范總,闡明區域民間文學創作的合作思路,得到民俗館的熱情歡迎,專門為作協設立了創作基地,并于2016年4月23日舉行了創作基地掛牌儀式。該基地成立后,定期開展文學筆會、詩歌朗誦、小作家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使石景山區的文學愛好者擁有了一個研討創作的平臺、作品展示的平臺、交友雅集的平臺。石景山大益茶總經理代志強是文學愛好者,長期為協會雜志發放、小型研討會以及會員采訪活動提供場地,與作協會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2016年承擔作協《京西文藝網》的研發任務基礎上,又主動向作協提出愿意拿出二樓兩間房作為作協辦公和作品展示場地……他注意配合中心工作,傳承好紅色基因。李金明作為一個從基層起來的部隊干部,又在組織部門、編研部門工作過的作家,對行政工作的特點有較好的理解。他帶領大家努力完成文聯、宣傳部的部署的任務,從來不打折扣。2016年是建黨95周年和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日子,石景山區作協堅持大事大抓,盡早籌劃相關活動,做大做足紅色主題,既弘揚了主旋律,又突出了石景山的特色。?? 在全國作代會上,與中國作協主席鐵凝留念春節前,李金明主席打響頭一炮,他的電視文學劇本《敢死隊請求火力支援》研討會很快引爆各大媒體。這是由一部構思創作長達12年之久的長篇小說改寫而成。作品既有烽火時代的抗日凱歌,又有冀中青年的愛恨情仇、還有中日交往,投資建設。他努力尋找兩代共產黨人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劇本情節跌宕起伏,文筆流暢自然,顯示出作家嫻熟的敘事技藝和對人生與歷史的沉思,是一部近年來少有的、書寫人物命運、傳遞正能量、謳歌英雄與正義、鞭撻漢奸叛徒的優秀影視文學作品。網絡媒體制作的有關新聞和視頻至今還在作家中傳播。李金明主動利用外出開會的機會,與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軍史科學院廣泛聯系,進行“紅色動漫”主題作品的創作嘗試。2016年6月12日作協還在湖南汨羅市召開了“石景山作協紅色動漫”研討會,在慶祝建黨95周年前夕,再次打響了 “紅色文化”的品牌。為此,李金明成立了影視創作攻關小組,開展劇本創作,并準備用動漫、游戲等新的表現方式展現出來,以適應新時期的傳播特色,吸引更多年輕讀者,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按照我黨我軍各個歷史時期分為“特科傳奇”“星星之火”“井岡歲月”“萬里長征”……等8個系列專輯創作。目前,劇本已經創作完成了6集,該劇計劃將完成100集。從2016年5月初開始,李金明帶領作協的同志們開展了紀念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全國詩歌征文活動,得到全國8個省市300多位詩人的積極參與,征集作品300多篇(首),共評選出一二三等獎30首。期間,與駐區部隊共同組織開展“紀念建黨95周年暨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詩朗誦會”,采取軍民共同組織、交替主持、輪流朗誦的方式,通過追憶歷史、緬懷先烈、吟唱輝煌,展示共產黨人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創建新中國的偉大追求和情懷,反映改革開放以來的新容新貌。6月26日、28日分別在石景山區圖書館和軍委陸軍某通信站舉辦了慶祝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詩歌朗誦暨頒獎演出活動。?? 2009與3月1日與莫言在石景山區作協會上合影思想者 :勇立潮頭唱大風李金明思想敏銳,注重接受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家國情懷。他關注著社會的發展和發現的問題。雖然他大學哲學系畢業,仍然感到知識遠遠不夠用,不足以解釋歷史發展的螺旋形。需要不斷補充、不斷讀書。前兩年,他再次通讀了《史記》《漢書》《后漢書》,去年以來,不再接大部頭的長篇約稿,重點對自己一直質疑的“市場化”進行思考。他讀了“市場化”的鼻祖亞達·斯密的《國富論》,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貿易理論》,看看他們的著作與《資本論》究竟分歧在哪里?“中國特色理論”與馬克思的傳統理論有什么矛盾?在中國,怎樣發展、補充、實踐?每天晚上看一點兒新銳理論文章,成了他的必須課。隨著時代發展,微時代、自媒體和大數據不期而至。他為了石景山作協能跟上時代節拍,努力在思維理念、運行機制、技術手段上不斷創新發展,大大推進了作協的前進步伐。李金明組織力量研究開通了《京西文藝網》,自2016年3月份上線以來,在編輯部、后臺運營部8個同志的不懈努力下,在作協微信群150多名會員的強力推送下,網站發展很快。各個欄目更新迅速,優質作品、熱點文章、史實故事層出不窮。他們還在《京西文藝網》上開通了《山·水·城石景山網上書畫展覽》,累計展覽書畫作品百余幅。據統計,網站已經達到月均閱讀量25000萬人次,成為目前石景山區點擊量最大的門戶網站。根據自媒體和公眾號運營熱的出現,李金明又帶領骨干人員申請推出了《京西文藝》微信公眾號,《作家新銳視點》微信公眾號,與《京西文藝網》和作家微信群遙相呼應、互為補充,訂閱戶成倍增加,每期點擊量都上千人次,月擊量累計超過2萬人次。李金明發揮微信群里作協成員的力量,不斷推送作協的微信號。2017年以來,他開始嘗試著給作協的微信號寫時評,他寫的《王林死后,我們去哪里看病?》點擊量達到15000多次,《最高人民法院不能自廢武功》也達到8000多次。軍隊的熏陶,軍隊的管理方式,使李金明受益匪淺,他努力將作協的隊伍建設、行政管理、財務制度與在部隊學到的知識相結合。他特別注意增加作協的凝聚力。注重把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活動開展與創作學習探討相融合,集思廣益,善于聽取會員的提議。有時組織卡拉OK,有時組織郊游采風,有時組織征文比賽,有時組織同題作業,花樣不斷翻新,吸引了許多富有朝氣的年輕人加入,作協先后組織會員到慈善寺、法海寺、八大處、模式口等人文景觀參觀,組織會員開展“京西古道行”“情系永定河”等主題采風;召集部分會員參加了首鋼公司黨委組織的“百名作家游首鋼”活動,到昌黎參觀了現代化的生產設施。去石景山區麻峪農工商公司了解“農改非”的情況。因為作協凝聚力強,會員隊伍建設得到很大發展,幾年來,外區縣的文學愛好者不斷申請入會。外省市的文學愛好者也被吸引過來。加入石景山作協的已經有十余名。使作協老、中、青作家比例更加科學合理,形成了梯次。李金明注意推動骨干示范和精品創作,有意識地培養和推出在地區有影響力的作家骨干和代表作品……春播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金明帶領石景山區作協180多名會員,堅守文學陣地,積極建設隊伍,廣泛開展活動,銳意創新進取。他自己多次說:我走上文學之路時,得到了魏巍、田間、梁斌、徐光耀、韓映山、劉真等老作家的幫助和指導。如今,也算是薪火相傳吧。2024-09-19
-
酈道元山水文學院專家風采|李漢榮李漢榮:著名詩人、散文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政協委員。筆名牧童、林中河,陜西勉縣人。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為當代作家。亞洲發行量最大雜志《讀者》簽約作家。曾任中學教師、司法局副局長、文化館副館長,陜西《漢中日報》高級編輯,陜西省政協委員,作品入選全國中學語文課本。被評為陜西省“四個一批人才”,任漢中市文聯副主席、漢中市作家協會主席。作品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小說月報》《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等海內外100多家報刊發表詩歌、散文、隨筆、雜文、小說約2000多篇(首)。感念祖先李漢榮記得童年時,我家的堂屋里是供著先人的靈牌的,大人們把那叫“先人牌牌。”房屋是祖傳的瓦屋,一共四間,靠西第二間就是堂屋,正中的靈牌整齊地擺了一排,依次是祖父、太祖父、曾祖父、以及旁系的先人們。那時我還未上學,也不識字,不懂得輩份的排序,更不理解這里面的宗教的、倫理的奧秘,但隱隱覺得一種神秘,一種對時間的畏懼,一種生命傳遞的深奧秩序。每當逢年過節,比如除夕、父母親的生日、中秋夜,我們兄弟姐妹都要在父母帶領下,向先人們跪拜、叩頭、獻祭。獻祭的禮物,我記得有時是幾個鮮桃,有時是幾個饅頭,中秋夜,自然是獻幾塊月餅一盤大棗。但是,過不了幾天,大人們就讓我們分吃了這些祭禮,父親說:這是你們的祖父、太祖父、曾祖父舍不得吃,留下讓你們吃的,你們吃了,就要聽話、勤快、孝順,祖宗們就會為你們高興,為你們添福。那時,我常常望著排列整齊的先人們,想象著,倘若他們真的能活過來,從他們的姓名里走出來,忽然站在我們面前,他們會說些什么?當時還不懂“遺傳”,但父母親說:先人們會把他們的長相、眼神、脾氣、口音傳給后人的。后人就是先人的影子,后人也是先人們遙遠的回聲。那時流行看手指上的紋路,辨手相,猜命運,男左女右,指紋上有籮籮,有筐筐,籮籮盛米,是富貴命相,筐筐挑土,是窮苦命相。我們看著手上的籮筐,猜測著可能的命運,雖然是游戲,但也有幾份嚴峻,對那尚未完全展開的命運,生出朦朧的恐懼和期待。我常常對著先人牌,想象著:我手上的這些籮籮筐筐,曾經長在誰的手上?而那些看不見的手們,曾握住了怎樣的命運?他們的筐筐里裝了些什么,他們的籮籮又帶走了什么?不等我上學讀書,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席卷了大地,也毀掉了被指責為“封建遺物”的先人牌。先人們從此失蹤了,徹底退出了我們的生活。當時還隱隱覺得痛快:這樣至少解放了膝蓋,從今再沒有祭禮,再不用叩頭下跪,再不用吃先人們“吃”剩下的東西。從此,我們不再有先人,我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是誰的后人。多年后我才知道,先人失蹤的那一刻,我們也失去了僅有的一點儀式化的生活;先人徹底死去的那一刻,寄存在時間中的那點不死的靈性和記憶,從此也徹底死去;先人退出了我們的時間,我們也退出了古今相連的時間。從今,我們活在時間的碎片里,記憶的線索被一把揪斷,時間和生活,從此變成碎片。于今看來,那整齊站立的祖先,是連綿不斷的時間,是傳遞不息的記憶,是口音不變的方言,是傳道不止的老師。先人失蹤了,從此我不知道我是誰的后人。如今我連我的祖父的名字都不記得了。只知道他的字是“彩”。李彩,這是怎樣一個鮮活、甚至有點繽紛、熱鬧的名字呢?據說他上過私塾,喜歡中醫和書法,童年時,我在墻壁上看過他寫的毛筆字,那是他習帖練字寫在宣紙上的,后來貼在墻上當墻紙。現在還隱隱記得那字寫得蒼勁,特別是刀撇十分漂亮,看得出寫字的那雙手是何等專注。但我只能看到他被隨意貼在墻上的手跡。我想象那雙手,我祖父的手,想象那雙眼睛,我祖父的眼睛。遠在我出生之前,他已死去多年,據說只活了四十歲左右。我不知道我那名叫李彩的爺爺,究竟活的有沒有色彩?是不是恰恰因為歲月太暗淡了,才期待多一點色彩?很可能,寂寞是形影不離的伙伴,才夢想著活出一點別樣的動靜?但是,我終于看見了他,他的手固執地穿過時間,固執地伸進了我的生活,他那么認真地在我們簡陋的生活里寫下莊重的繁體字,他把手溫留在紙上,留在墻上,在四面漏風的生活里,他怕我們受冷。當粗暴的閃電透窗而來,他緊貼墻壁,打著古老的、復雜的手勢、企圖擋住什么,并撫慰易受驚嚇的生活。據說我的太祖父是一位鹽商。生意做的不大,一生都東奔西跑,一生都在向人間加鹽。他充滿鹽的生活,一定有許多苦澀的細節。沒有人比一個鹽商更懂得苦多樂少的生活道理。誰也離不了鹽。日子需要鹽來加味,骨頭需要鹽來加固,淚水需要鹽來勾兌。據說他販的是海鹽。經由他的手,千家萬戶的碗里都嘗到了海的味道,他把大海均勻地引進無數生活。海并不知道這個渺小勤苦的人在奔忙什么,海忙著海的事情,海不關心波浪以外的事物。后來我的太祖父死于一次長途販運,另一說法是死于海潮拍岸的夜晚。他一生都在鹽里奔波,最后與鹽融為一體,鹽主宰了他的一生,也總結了他的一生。有時候,我想我為什么總是多愁善感,經常悲憫那受難的生靈和受苦的人們,卻很少有絕對幸福的感受,并固執地認為生命不是一次享樂,而是一次歷險,一種擔當,一種對黑暗宇宙的眺望和呼喚,人,不僅只承受命運施予自身的重壓,而且也要分擔自身之外的更多命運,分擔自然界和人世間的無窮苦難,人生的最高境界絕不是獲得現實的福利,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覺悟到宇宙和萬物都在受苦受難,并以自己的愛心和善行分擔這種苦難,在發自內心的苦難承擔中,感受到一種心靈的崇高幸福。我自認我的宇宙觀中浸透了鹽的成份,我的生命觀中充滿了海的氣息。這植入血脈的氣質,必來自一個久遠的遺傳 。我知道,我那在鹽里奔忙一生的而他的身后,是無邊無際的海,是層出不窮的鹽。我的曾祖父的有關說法,已近于傳說了,父母的說法與上了年紀的鄉鄰的說法,提供了多種版本,而且多是片斷,都不連貫。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祖父也越來越成為古人,關于他的那些片斷說法,也就成了古代傳說。據說他當過土匪,有一次大雪封山,他與土匪兄弟們失去聯系,躲在山洞里險些凍餓而死,一個獵人救了他,為了報恩,他就拜獵人為兄弟,并從此成為勤勞的良民,后來發家致富,娶獵人妹妹為妻,為了紀念這深山的緣份,他自己為自己另改了名字:緣山。另一種說法是,我的曾祖父跟隨洪秀全的軍隊南下反清,作戰很是勇猛,他極善刀術,在他的刀下次第倒下多少冤魂。后來起義兵敗,他帶著渾身的傷疤和剩下的一只左胳膊,還帶了一個南方女人,悄悄返回老家,置了幾畝薄田,養了幾個兒女,在傷口里,在刀光劍影的記憶里,度過了貌似安祥的余生。我的這位祖先,他撲朔迷離的身影,他波浪迭起的生平,使線形的時間充滿了曲折,使平常的、農業的家譜,有了峰巒般的懸念。我的祖先僅僅就是這位祖先嗎?不,那位獵人也是我的祖先,那饑寒中的搭救,不僅搭救了一個土匪的性命,而且搭救了他的靈魂,也順便搭救了——遙遙地搭救了我,使我有可能成為他的后人,使我的語言能對他進行隔世的訴說,此刻,我知道,比起我的祖先,有一個人更像是我的祖先,他搭救了我的祖先,也把我從虛無中搭救出來,使我成為我祖先的后人。而那個只剩下左胳膊的男人,他的右胳膊丟在了哪里?想來,這個男人摟抱的空間是太大了些,右胳膊抱住了南方的土地,化進了南方的土地;左胳膊摟住了北方的夕陽,沒入了北方的夕陽。那摟抱的姿勢太殘酷了,用力過猛的愛,更像是恨。幸存的左臂左手,一直在為右面的——為右面的過去,懺悔或顫栗?據說這左手寫得一手好字,且寫了一部厚厚的書,那一定不是一部閑適的書,消遣的書,一定是放棄劍的手對劍的沉思,一定是浴過血的手對血的祭奠。而我的左手,有生以來不曾寫過一個字,它笨拙得連“左”都不會寫,它一丁點也沒有繼承那遙遠的手功,那只是手的漫長歷史里短短的誤會,根本沒來得及改變手的基因;我的右手只習慣于翻書,撫摸綠葉、寫字或掬起一捧河水,對尖銳之物和一切兇器始終懷有敵意并保持距離——這是否因為,在靈魂的附近,出沒著一只最終返樸歸真的手,在勸阻和教誨?由此,我不能說我的先人已經失蹤或死去。我的先人比我更活躍,更無處不在。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的先人日出而作日落不息,我的先人沒有日出日落,我的先人就是那循回不已、照看天地、環繞我四周的永不下沉的日。生命作為整體看似頑強,而具體的生命極其脆弱。孕婦的一個猛烈噴嚏,可能斷送一個生命;路人的一縷善念一個援手,可能搭救某個陷于絕境的命運。我常常想象,在世世代代不停傳遞的血脈到達我之前,一路經歷了幾多兇險、幾多不測、幾多火情、幾多潮汛?這血脈如同火把,穿過黑夜又進入黑夜,然后又穿過黑夜。風吹、雨澆、懸崖、深谷、天災、人禍,舉火把的那些手,稍有閃失,都會使火把熄滅,火種失傳,都會使一線血脈中斷,一座廟宇倒塌,一個家族絕滅。而終于,血脈穿過時間的千山萬水,到達了此刻,到達了我。細想想,這怎能不是一種奇跡。宗教徒總是在自己的信仰里強調神的奇跡,其實,我們不必舍近求遠,這天地就是神廟,這生命就是神跡,生命傳遞的故事,無須改寫和神化,本身就充滿奇跡。生命的譜系,往深里讀,就讀成了神的譜系。與其說我們在崇拜神,不如說我們是在崇拜生命,以及那造就著生命,又包容著生命的天地,和天地間那莊嚴深刻的秩序。因此,我常常感念,感念幾百萬年前那第一個直立行走的猿人,他是我的遠祖;感念幾十萬年前那位母親,她管理著一個氏族,溫暖著那些粗礪的男人,在一個懸念重重、沒有理性陽光照耀的混沌天空下,她用母性的雙手疏導著蠻荒的生命之河,使我們有了可以浮流而下的上游,她是我最偉大的祖母;感念那用手指在大地上劃下第一縷線條和第一幅圖案的人,他是我最智慧的祖先,是大師中的大師,因了他,萬物從此被人辨認和書寫,直至一筆一筆終于畫出了自己的心靈,于是日月星辰都見證著心靈并注釋著心靈,一切的存在都與心靈發生聯系并豐富了心靈,他應該是我們精神的共同祖先;感念那位武將,他阻止了一場毀滅性的兇險戰火,他用劍裝訂了險些散失的族譜,他用大勇行大善,我今天回旋于心室的血液,與數千年前的他的體溫和心跳有關,他是我永遠都要敬重的最有血性的祖先;感念那位巫師,那位占星士,他以神秘的語言向帝王解釋天意,實則是以星相說世相,以天意傳民意,他以天的法典制止了帝王的暴戾,他用非理性的方式傳達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樸素理性,使那迷狂的王朝也有祥云降臨,百姓的夜晚也能看見幾粒照明的星斗,他,夜夜眺望星空的人,冥想而不得其解,不得其解而總是冥想,他是我最神秘的祖先;感念那位詩人,他打磨語言如上帝打磨星星,內心的夜晚終于被他一點點打磨得精致而明亮,那些狂亂的心跳,漸漸停靠在和諧的韻腳上,于是生活漸漸有了朗朗上口的發音,愛情也有了含蓄的意境,石頭的山和液體的水,從此成為崇高的英雄和婉約的女子,我今天使用的語言都被他反復凝視和打磨過,我說話,不過是他的另一種回音,語調則基本相同;我寫字,不過是他的另一種姿勢,字體則大致上似。毫無疑問,他是我最有美感最富詩情的祖先;感念那位農夫,他從炊煙走進雨霧,從牛羊走向稼禾,他一生都沒有走出阡陌,他一會兒橫著走,一會兒縱著走,他把溝溝坎坎的農業,走成四四方方的田園,走成四四方方的生活,我身上的每寸肌膚都曾經在他身上,我手上的每個紋路都曾經在他手上,淋濕我臉的雨水也曾淋濕過他的臉,扎破我手的荊棘也曾扎破過他的手,透過每一株植物我都看見他辛勞的背影,那總是彎著腰的他,那知足常樂卻經常愁苦的他,正是我勤勞的祖先。我當感念,怎不感念:那沿路乞討的乞丐是我的祖先,大災之后,走投無路,他完全可以一死了之,一了百了,然而他委屈著自己,以有損尊嚴的方式保存了性命,也最終保存了尊嚴,他的乞討,不僅驗證了災后的大地并非顆粒無收,災后的人心也并非顆粒無收,而且他使險些中斷的血脈不致中斷,一直延伸到此時此刻我的心跳我的懷想和我對他隔世的感恩。我當感念,怎不感念:那低眉含首、素衣青絲的女子,她出生大戶,卻下嫁給一介鄉間寒儒,她不僅為他帶來了美貌,帶來了風度和教養,帶來了琴棋書畫,也為這個家族帶來了高貴的基因,從此,因了高山雪水的融入,小河變得開闊,加大了流量,并生發出渾厚的潮音。我常想,我左臉這長得太偏的痣,也許在數百年前,曾生長在她的眉心,那么確定和恰好的位置,好似一種不偏不倚的美學,呈現大美的人,必是天地運行與血脈運行的共同造物,在一個神秘的時刻里的和諧結晶,如同北斗七星的神妙造型,必是天地星辰億萬載運作才提煉的動人意象。那么,接受我隔代的感恩吧,我溫柔的祖先,我美貌的祖母。我當感念,怎不感念:激流中的那只船,搭載了我下沉的祖先;黑夜里的那盞燈,撫慰了我迷路的祖先;那只可敬的大白狗,驚醒了熟睡的家族,斥退了行兇的惡人,營救了我那安份守己的祖先;還有,那只灰母雞,以它溫順的死,它宿命般的犧牲,營養了虛弱的孕婦,那清香的雞湯,那清香的漸漸紅潤的黎明。我們總是不得不在世界的柔弱部位,索取別的生命的溫熱,以減少我們自身的寒冷。此刻,我不能不說,我的生命與幾百年前的那只灰母雞有關,在那個早晨或夜晚,當雄雞開始第二次啼鳴的時候,那只灰母雞,它溫存地(多么值得同情和感恩)幫助了我的祖先……是的,我常感念,怎不感念?情到真時,思到深處,我發現——時間深處那些漸行漸遠的人,都是我的祖先;這涵納我的天地,這環繞我的萬物,都是我的祖先……《李漢榮散文》讀后感篇一:一生的戒指——讀《李漢榮散文》有感慢慢地,接觸得多了,就覺得李漢榮的散文很玄妙,總之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與我之前讀的散文都不一樣。每個文字都富有靈性,每一文字看似樸實無華毫無詞藻的字眼組合起來竟是一篇深邃的文章,每一篇散文都洋溢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幸福的追求,對過去的追念,其中我很受感慨的是這一篇《頂針:一生的戒指》。之前并不知道什么是頂針,為此我還專門上網去查找,令我吃驚的是,這個東西我家也有。曾記得小時候好奇,經常跑到爺爺奶奶的房間玩,他們的針線盒,一個箍形不滿小坑的銀白色“戒指|”深深吸引了我,我問奶奶:“這是什么呀”奶奶說:“這可是縫補工具呢!別看它小,作用可大了呢!像這樣子。”邊說邊用手比劃著什么。現在,我才明白,那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縫補工具,還代表著一名普通婦女一生的辛勞,也是她們的自豪。在作者對頂針的描述中,令我感到的是一位不辭辛勞默默付出的母親。母親,是一位很普通的職業,是每一位女子必須經歷的,沒有當過母親的女子這一生終究是不完美的,這是一個很普通的職業,卻有著不一樣的偉大。你的腦海里是否涌出來母親忙碌的背影?是否想起母親為你做的點點滴滴呢?在奶奶的右手上,有兩枚戒指,一枚金光閃閃,詮釋著一位新娘的幸福,另一枚不滿小坑卻閃耀著光斑,表現著一位婦女的不辭幸勞。奶奶平常也喜歡縫縫補補,家里哪一雙布拖鞋不是出自她的手,哪一床被子不經過她的“改良”家里的處處不都是她的杰作嗎?作為一個女人,別人都認為這是每一位婦女應該做的,是默認的責任,但她們有沒有得到我們的夸贊呢?不管她們有沒有得到夸贊,她們都會默默做下去,默默地依舊為家庭做貢獻,他們不會說什么,偶爾抱怨也是開一個玩笑,她們每做一件事都是為了得到孩子的肯定啊!“在每一個事業有成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賢惠的女人“是啊!每一個女人都要照顧丈夫的起居,管理家中的瑣事,照料父母的生活,照看孩子的生活,每一件事都要做,每一件事都要保質保量,她們究竟做了多少?她們的苦楚又向誰道呢?頂針象征著她們的一生,時間伴隨著頂針走過無數殘念花白了頭發,劃傷了臉頰。讓我們向所有為人母在背后付出的女子致敬!篇二:山中訪友——讀《李漢榮散文選集》有感于是,輕輕地招手,惜別了山中的眾朋友,不帶走一片云彩,只帶回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順便還帶回一路月色……——《山中訪友》我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閱讀正文前先看目錄,讀這本《李漢榮散文選集》也不例外。所以,當我看完目錄后,感到萬分驚訝,然后花費幾個小時,讀完了這本書的一半。讓我驚訝的是,很少見到一部至始至終充滿鄉土氣息的散文集。《山中訪友》是入選了小學課文的一篇散文,也是作者李漢榮的代表作之一。散文充滿了“李氏風格”,浪漫的想象,淳樸的氣息,優美的語言風格。若是拿來出閱讀題,每一字每一句都可以摘出來賞析。但這篇散文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其灑脫的情懷和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一個人,兩袖空空,只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去山中訪友。“友”是誰呢?古橋,樹林,山泉,瀑布,懸崖……心至明,則萬物皆為友。不帶一絲雜念,沒有多余的牽掛,僅是與青山做伴,綠水為依。與自然融為一體,何嘗不是所謂“至高無上”的境界呢?一只葫蘆,一碗竹葉茶,一枚頂針,一朵白云……文章大多圍繞平凡無奇的物品來寫,同時在字里行間浸滿作者對鄉村,對生活的感情。我是地道的城里人,所見過的鄉村都是被城里人精心布置過的旅游景點,做作而無生氣,因此對作者筆下的鄉村,或是大自然充滿敬仰之情。自然的溪水是會跳躍的溪水,自然的公雞是驕傲的公雞,自然的星空是清澈的星空,而不是被污染的,被宰割的,被監控的。人類總是在不停地探究,想要開創更美好的生活,卻不知被我們所破壞的自然才是所有美好的本源。區區溪水,公雞,星空,又有什么關系呢?遠不及數棟豪宅,數萬金錢及無上的權力。為了個人的蠅頭小利,人類無情地掠奪自然資源。地球空了,還有無盡個星系,無法預知的資源在等著呢!現實中,我們看著漸行漸遠的鄉村,文中,我們看著作者捧著早已變質的泥土感嘆。我也想如作者一般,帶著對鄉村,對生活,對自然炙熱的愛,走入山中,探訪好友。篇三:李漢榮散文讀后感這是一個通過動物眼里看世界的作家,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世間萬物充滿敬畏,對生活中的事物觀察得十分細致。《動物的眼睛》是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在看動物時,總是先觀察它們的眼睛,動物的眼睛同人一樣,也是心靈的窗口。作者見的最多的就是牛的眼睛,小牛的眼睛是透明的,猜想它們眼中的世界是一片碧綠的草場,它們的眼里洋溢出的光亮是純真、自信的,除了母愛和好吃的東西,不知道什么是負重、鞭子、屠宰場……馬眼是雙眼皮,雄馬英俊,母馬健美;羊的眼睛單純極了,是孩子的眼睛。篤誠,是驢給我們的印象,篤誠的眼睛是感動人的,至少是讓人信任的。人們總是罵勢利眼為“狗眼”,可見狗天生一雙勢利眼,如那些小人。但還有一句為狗平了反:“狗不嫌家貧。”比起忠實的狗,勢利的奴才們是遠遠不如的。真是佩服作者如何把動物的眼睛觀察的如此仔細,經常都能與動物打交道的我竟然沒有發現這么多奧秘,這便是作家之所以能寫出與眾不同的文字的原因吧,在我姑姑家,有一只叫“可樂”的比熊狗,我是從它出生一直玩到大的,自從看了這篇文章,我也認真的觀察了一下狗的眼睛,看著它烏黑的像兩個葡萄似的眼睛,它以為我是看著它玩的,于是四目對視了一會兒,它又把視線轉移到了別的地方去了,但當它察覺我是認真的時候,又立即把視線轉移回來,一臉迷惘,我笑了。小狗真是可愛!過了一會兒,我覺得有一些對不起它,因為騙了它的忠誠,作為補償,我給它吃了一點“狗間美味”——火腿腸。它又歡快的搖擺著尾巴圍著我竄上竄下。其實,我真想不通那些獵人如何下的了狠心將瀕臨滅絕的動物活生生的用槍打死,它們是那樣可愛、善良,也同樣是偉大的造物主精心設計的杰作,只是因為值錢、可以被人獲取利益就應該被殺害嗎?只是因為弱小就應該被殺害嗎?它們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動物,而人類卻利用腦子聰明那么一點點的優勢去征服,去破壞大自然,去征服眾生,也許他們不知,動物也有感情,有眼淚,有吶喊!只希望獵人們能盡早放下手里的槍,讓人類與動物和諧相處。看李漢榮的作品,就如同一次心靈的洗滌,它仿佛讓我看到了世界的真善美。篇四:流淌于紙張上的樂章——讀《李漢榮散文集》有感李漢榮,一個看似粗獷的男人的名字出現在我眼前。我一向對那種大男人的寫作水平不抱太大希望;便也就翻開了書頁。他的照片被放在扉頁——是一張似笑非笑的臉,粗略一看甚至還帶些猥瑣的神情。“呵,這樣的人能寫出怎樣的好的文章?”我向他表示自己的不屑,而那張照片中他的神情卻又像在向我表達他的不滿。目錄中一篇名為《國貿大樓48樓的七星將軍》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視線。其原因大概是因為它的標題較為出眾吧。沒怎么想,便就去一探文章究竟了。讀完這一篇文章,我便對自己剛剛下的定論而感到荒謬。這流淌在紙上的文字是多么的細膩、柔滑!只是因為一只小瓢蟲而洋洋曬曬潑了三頁墨……竟會為了一只小瓢蟲而感嘆生活的種種無奈……七星瓢蟲在我童年時同鼴鼠、貓和老鼠一樣是我童年的伙伴,它們不間斷地出現在各種動畫片里、各種有趣的圖畫書里,一直是我童年的一片回憶。七星將軍,一個多么帥氣、威風、豪爽的稱號,加在七星瓢蟲身上絕不為過,特別是在看完這篇文章后我更加認同了。在現代的所謂“現代化”皮毛下的只不過是更多的冰冷、無情、機械化;而屬于七星將軍的閑適、自由、明媚只是過去的一個縮影——現代人講究的是快節奏,誰還需要它呢!但它如將軍一般,不向“現代化”這只張牙舞爪的怪獸妥協;堅持爬上四十八樓這個令人生畏、令人膽寒的高度展現自我。或許路上它也被其他旅客察覺到,但那些旅客們與現代化合為一體,怎么會因一只蟲子的生死而停留自己的步伐?李漢榮大師卻用自己細膩的心織成了一張柔軟的網,將這只將軍放在網中慢慢體會,感受來自大自然的最后一絲茍延殘喘。讀至文章末尾,我竟會因這只小蟲的命運而摒住自己的呼吸;會因這只小蟲的“自殺”而感到一陣失落與惆悵——七星將軍死在了現代化的鼓掌之間。這簡直是一個悲劇,莫大的悲劇!簡直像是自己的心愛之物在眼前被毀滅而無力反抗。七星將軍回歸了屬于自己的土地——現代化鐵蹄下的那片土地。它的心中是否會有一絲悲傷?只因為自己死于風中?亦或是感慨人世間悲喜無常?我們都無從得知。或許,若是我,在同樣的夜晚同樣的四十八樓看見了同樣的七星將軍,我不會因它的不知去向而感到任何一絲苦楚。但李漢榮他用他的心將這只七星將軍層層包圍,以減輕它內心的傷痛,又來告誡他人是否喪失了自己的本心。現在,我想告訴那只瓢蟲:將軍,你的英勇身影會常在我腦中浮現;而李漢榮先生的.這篇文章,便就是對你的贊歌了。篇五:讀《李漢榮散文集》有感拿到這本全新的《李漢榮散文集》,錢也未給,就迫不及待地撕開“保鮮膜”,看看李漢榮長什么樣———哇!真像《泰囧》里長了一點兒頭發的徐崢。一翻開書,你會發現根本停不下來。比柯某某代言的口香糖還要來勁!讀完整本書的我,只能告訴你:李漢榮的作品——真。此“真”并非周星馳的經典臺詞:“曾經有一成功的機會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直到失去才后悔莫及,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如此”中的“珍”;也絕非“清蒸大蝦”中的“蒸”,而是本真的“真”。文章中有動物的“真”。真得純潔、正直、尊嚴。它來自永恒又歸于永恒。每次當我看到《小白》這篇文章時,就不禁回想起已逝去的東西。在如今這個道德缺乏的年代,不免回憶,動物是否比人類更加像人?更加真?《感念祖先》這是對生命和自然的深情感照。這一切造就和哺育了我們的血肉和靈魂。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沒有情感,世界就只剩孤獨。我們要感恩我們的祖祖輩輩,懷念賦予了我們寶貴生命的祖先前輩。李漢榮的“真”,不禁讓我想到同是作家的韓寒。韓寒雖然“真”,但是他“真”得和李漢榮不一樣。他明白自己喜歡啥,討厭啥。他敢愛敢恨。童言無忌,使他隨心所欲地活著。而李漢榮則是樸實無華。文體結構自由又隨意,文章處處記錄自己的心跳與心跡,純粹又生動。像《一碗清水》這種感情緊密的文章,讓我似懂非懂。一碗清水映照著外婆的一生,包括她的尊嚴。她將一生的哀思寄托于這一碗清水。在她眼里這一碗清水是神圣的,她希望自己能像這碗清水一樣清澈見底,透明澄清。而很多事情正是像李漢榮一樣在失去了外婆之后才能夠明白她生前所經歷、所承受的苦痛。我記得李漢榮曾經說過:“人是一種樹,他的最高成就,是向宇宙提供思想的O2。”。我呼吸著他提供的O2,內心慢慢變得柔軟、舒展。他教我們保持內心的寧靜,拋開多余的浮華,徹徹實實體會“真”。以上這就是我對徐崢……啊不,我對李漢榮先生的散文的大致感覺。望李漢榮先生能繼續創造出本真的文章!篇六:老屋——《李漢榮散文》讀后感老屋已經很老了。是本文的第一句開篇。本文先從老屋筑造的年代講起。那時候封建統治時代仍然還在。緊接著講述了老屋的建筑過程,是熱鬧的、神秘的、歡快的。在這座百年老屋的屋檐下,作者靜靜地回憶從前,感受到一種來源于古老的傳統與悠久的時間所賦予的一種責任感與敬畏。關于歲月、生命與血脈流轉。以前的先人們用一代代的青春延續了一個古老的家族。這種故鄉所給予的一種思念追憶之情讓我聯想到,江南小鎮有方言“式微”一語。意思是說天色已晚。在天黑月明時走在古街小巷,腳邊流水淙淙,聽得一聲“式微咯,回家吃飯咯!”回首之間,看見有人倚門而立喚著遠方歸來的游子,言語里的溫馨與幸福讓人有瞬間回家的沖動。雖然明知喚的不是自己,但也有絲絲暖意涌上心頭。人生長行寂寞,究其淡然卻少。有些人也許終其一生也只為等待一種像老屋給人以歸屬感的歸宿,一聲喚。若在天黑欲轉歸程時,得你一聲喚,喚我回家食飯,那么我無論是行于露水之中亦或是泥濘之中,都可以找到家一般的安全感,然后抱住你,展顏一笑了。一些事物存在的力量與美,其實在于它們轉達給我們內心的一種真理與堅定。因此獲得沖破時間空間禁制的力量。不同時代的人,一樣會在門外浮動著的遠山落日之下,感受著一代代血脈與故鄉流轉;一樣會在老屋前輕撫著微微腐朽的實木,感受著當年婚喪嫁娶的幸福;一樣會在有所思憶的時候,感受著遠方親人所滿含的關懷。老屋已老,但它記載了四萬多個日月星辰變換的故事。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夠來到老屋前,我也必會吟出“式微,式微,胡不歸?”它的意思是:天色已晚,天色已晚,遠方的人你為何不回來?篇七:《李漢榮散文》讀后感比之前看過的所有散文集都簡樸的封面。素白色,正中央是繁體的“李漢榮”三個大字,十分醒目。扉頁是李漢榮的簡介。目錄,分了幾個大章節,我翻閱著,尋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題目來閱讀。在“心說”的章節下,我選擇了《心說》翻到那一頁,只掃過第一句話,就知自己沒選錯。“人安靜下來,就能聽見自己的心跳。”這篇散文寫的是“心”,尋找心,信仰心,牽掛心,守護心。在安靜的時候我們只剩下心。即使有手,腿,腦子。它們都只是心的附件,無知而無情。在峽谷穿行的恐懼,我們可以聽見那溫熱的,有利跳動的心臟。那為什么,要尋找心?人的一生都在尋找心。峽谷深處生長著柔軟的野草和柔軟的心。任世界險惡,痛苦,危險,只要有心在,就有尋找它的人。我無法領悟到作者那么高深的境界,但我也愿意,成為一個尋找心的人。往后翻動幾頁,指尖便停在了《我們為什么活著》。通常這種講論道理的文章我沒什么興趣,匆匆之間瞥見以雪為開頭,反倒有些好奇地讀了下去。作者寫自然界中的雪,樹,草,飛鳥等存在世界上的意義,再談到人生活著的價值。說話很少感動別人也感動自己,是白說了;走路終究要回到家,做夢能走千山萬水,醒來卻還在床上。難道作者認為這些是無所謂的?這我倒不贊同了。人做每一件事并不一定要充滿意義與價值,交談中能增長見識鍛煉口才,沒一定非要感動誰;走過的風景銘記于心,夢中何嘗不是給自己一個幻境去暢想?再往下讀,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給予的,非但不回報,卻常常加害于它,環境的污染,樹木的砍伐,這一切結果的背后,是我們自己啊。既然無時無刻不在索取享受,那么究竟為什么而活。用自己的全力去回報吧。樹為荒涼歲月撐起一片綠蔭,蠶用一生情絲結一枚繭,煤奮力燃燒自己,野花點綴一片燦爛。感恩和創造,才是我們人生的主題。別忘了我們是誰,和那顆有力跳動的熾熱心臟。篇八:讀《李漢榮散文集》有感一個長相粗獷的北方爺們兒,竟會寫出如此細膩的文字,他留心觀察身邊的每個微小事物,哪怕是路邊的一只螞蟻,又好像他時刻都在思考,思考著生命的意義,我們為什么活著……感恩,一個熟悉的詞匯,一個普通的的話題,小時候,爸爸媽媽就常教育我,要學會感恩,大家對你的好不能忘,以后也要對大家好。關于感恩的文章也看過不少,在作業中,也常寫到關于感恩的題,關于感恩的作文也寫過很多。在我的心中,感恩就是向對我好的人,幫助過我的人作出回報,要感恩親人,感恩朋友……但讀完李漢榮的這篇《感恩》,讓我對這個詞會了新的認識。其實生活的每一天都應該是我們感恩的日子,我們應該感恩的,不止是身邊的人,還應該向土地感恩,向河流感恩,向動物感恩。土地帶給了我們豐富的物質,食物,如此溫柔懇切地呵護我們成長,又細心謹慎地守護我們的健康。河流從遠古、從云霧深處一路走來,它摟抱著山脈、村莊和城市,摟抱著我們每一天的日子,我的生活離不開水,水同時也凈化著我們的心靈,有那么多的作家詩人歌頌它。動物豐富著地球上的生命,裝點著這個世界,給這世間帶來許多生靈,也為這世間默默奉獻,牛負著重軛耕犁了幾千年的歲月,奶牛把乳汁交給人類,交給嬰兒的奶瓶,羊用它的毛守護著我們的體溫……沒錯,我們應該向大自然感恩,向身邊的每一個細小的物質感恩,今天我們的生命如此精彩,都是因為它們的存在,有時感恩還能讓你覺得這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當嶄新的一天來臨,下床一只腳碰到地面時,說一句“謝謝”感謝自己健康并心情愉悅地迎接這一天,當拉開窗簾,一束陽光照進你的房間時,說一聲“謝謝”,感謝這陽光就向一種力量,充滿全身,當走出房間,看見餐桌上的早餐時說一聲“謝謝”,感謝你身邊那些愛你的。感激你現在所擁有的,當你開始想著生命中值得感恩的一切,你將會感到驚訝,能讓你感恩的事竟然多到數不完,你會發現這么多美好的事物都是屬于你的,少一點抱怨,多一些感恩,這個世界處處都是美好。2024-09-19
-
酈道元山水文學院專家風采|劉天德劉天德:筆名光磊,中共黨員,曾任界首市公安局機關黨委書記,現任局指揮中心臺長、局文聯主席,安徽省、公安部作協會員。先后在國家、省、市報刊雜志發表詩文200余篇,其中30余篇獲獎。先后入選《中國社會發展戰略研究文匯》《中國奇案紀實》《中華大地之光》《共和國之盾》《調查與研究》等刊物,出版長篇小說《愛情日記》《警徽閃爍》《高墻內的女人》,電視劇本《父愛》擬由公安部文化局出版,均獲國家著作權專利。父親的教誨劉天德我的父親劉高山,正直慈善、端莊大方、紳士風范…….父親幸福地度過了他89個生日,安然地離我們而去已有三年之余,但他那諄諄的教誨,始終影響我的終身,對我的事業、愛情、家庭就像一座光芒萬丈的燈塔和定海神針,指引我勇毅前行…….父親是祖父第四個兒子,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必然被拉國民黨的“壯丁”。但祖父不惜賣掉30多畝地,給保長送銀子,才保全下來父親沒被拉走。后來,他在私塾先生教育下走向成人。解放后,國家進行土地改革,祖父響應國家號召,將自己的土地全部捐獻國家,父親應考當地漁場當了會計。可祖父卻病倒了,不久就離開人世。父親在漁場會計崗位一干就是10多年,經人介紹與母親胡秀英相識、相愛、結婚。父親兄弟四人,均已成家,祖母在弟兄四人家輪著吃住,時間一個月,祖母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父親靠自己的工資維持我們家五口人的生活,也算得上豐衣足食。父母和祖母對我非常喜歡,好吃的都照顧我,長得很胖,姐姐抱不動,經常摔著,我一哭姐姐就挨母親打。后來我逐漸懂事了,父親就對我說:“你以后長大有出息了,別忘記你的姐姐,她照顧你的時候,沒少挨打。”這是父親第一次對我教誨,深知一個人要懂得親情,感恩他人。多少年來,我一直謹記父親的教導,盡力給姐姐家庭予以照顧。由于我聰明好學,從小學到初中成績都是班里前幾名,參加學校里知識競賽,并多次獲獎。父親怕影響我的學業,讓我轉到臨泉縣城中學上學。但由于沒有父親的約束,自我放縱,高考時以7分之差名落孫山。父親怕我氣壞身體,鼓勵我去參軍。在父親的支持下,我光榮地參軍了,第三年就以全團第三名的成績考入山東教師進修學院。三年大學生活,使我豐富了知識,增長了才干,畢業后便提拔為干部。當我穿著四個兜的軍官服回家探親,向父母報喜時。父親并沒有忘乎所以,而且一臉嚴肅的說道:“以后在部隊少說多干,伯樂會看上你的。”這是父親的第二次教誨,讓我低調做人。父親的第三次教誨,是我轉業到地方公安局工作,當了派出所長,第一次帶兒子一起回家看望他(平時都是我一人回家)。認為父親一定喜歡,而他卻沒有高興神情,卻教導我:“家庭有了事情多商量。”我當時就意會到,沒有帶他兒媳回來。因為兒媳為了我好好工作,又為了照顧兒子好好上學,提前辦理了病退休手續,為我們爺倆服務。加之又開一個煙酒店,很辛苦,沒有時間回來。父親看一家人僅回來二口,便不樂意。從今以后,我們全家三口一起歡聲笑語回去,父親的臉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隨著年齡增大,父親的身體越來越不好,后來患了腦血栓,癱瘓在床,一躺就是十多年。行政村的干部看他是一位老共產黨員,就給他辦理一個低保。他知道后生氣道:“現在黨的政策好了,我們村成為文明村,我是一名老共產黨員,吃什么低保呀?謝謝你們的關心,請把我這份低保退回去,給特別困難戶吧!”行政村干部在父親的再三拒絕下,將低保退了回去。“一個人要懂得親情,感恩他人”,“少言多干,伯樂會看上你的”,“家庭有了事情多商量”,“把低保留給特別困難戶”......父親雖離我們遠去,但他對我的教誨終身難一抹去,始終警醒著我,影響著我,啟迪著我,一直是我做人、做官、做事的準繩,永遠扎根在我心中很深、很深……2024-09-19
-
酈道元山水文學院專家風采|林臏林 臏:筆名曉健、軒宇、醉雨石,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理會,現任中國現代文化網(報)執行總編、中媒文化藝術交流工作委員會主席、北京寫作學會文化藝術促進會執行主席、央代CGTW制播分離中心《放飛夢想》欄目總監、中大視界文化傳媒產業(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315消費文化網法治頻道總編。作品曾在《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團結報》《中國信息報》《西部時報》《科技信息報今日文教周刊》《河南日報》《中華視點》《河南法制報》及中央、省市媒體發表兩千余篇文章。先后榮獲“全國十大杰出青年”、“中國文化創新企業專家”等榮譽稱號。文化風采見真諦——記優秀的新聞工作者、青年作家、社會文化活動家——林臏文/石英一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青年作家、社會文化活動家——林臏,二十余年中,立足于中華大地古都之一的安陽,奔走于千里京廣線上,影響所及豫、魯、京、津、冀,熱心地傳播中華文化之精髓,堅持正確地輿論導向,恪守新聞職業道德,使《中國現代文化報》及其它相關的新聞媒體和文化平臺立足更加堅實,翅膀更加堅韌,更加接地氣,更為人民大眾尤其是青年一代喜聞樂見,發揮其正能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添光色。為此,林臏殫精竭慮,不辭勞苦,他以一個著名戲劇傳人之子的虔誠,以一位熱愛中華文化積極傳播者的情懷,以中國民主建國會一份子的責任,以有良知的新聞工作者的樂于擔當,以作為一位青年作家,尤其是報告文學采寫者的敏銳與進取精神,他在新聞建設、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上都取得了出色業績,受到了廣大同行的廣泛贊譽與各級領導的正面肯定,但他從不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反而更加謙誠,更加自律,更為腳踏實地的可貴態度而奔向新的目標;勵志奮發以回報社會對他的勉勵,以不負新時代對他的更大期望。他深知:事業是靠心力構建的;路標是因品格與正氣而為閃光;路邊的樹木是因奮進者的不懈精神而為之招手;天空是因大地之子的虔誠才樂于灑下甘露。正因如些,林臏才始終如一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揮手過去而面向未來!為此,他正在開拓新的精神天地——在原有基礎上分出部分心力加強文字鑠品的產品。他的散文如詩歌一開始就具有不俗的風姿;有正氣,有新意,有獨特感受,更重要的是有點精,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他的散文以寫人敘事為其所長,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志;他的詩歌亦多寫他最熟悉的人和事,卻又能很好地提煉出應有的詩意。如他的《父親走了》,其實也是由此及彼,由父親擴及到對大地深沉地愛,對人生、人情的無限摯誠與感恩情懷。這是至為珍貴的赤子之情;也是我們民族的豐厚精神財富。當然,報告文學仍是他寫作的利器,相信今后會寫得更加簡練、生動,在文學性等方面更上一層樓。應當認為,在生活積累方面,林臏還遠遠沒有挖掘出來,潛力還是很大的,今后還有進一步開發的天地。社會文化活動素來是他的強項,在新時代中社會和公眾都非常需要有心力者施展這方面的抱負——這是一種利國利民的福祉;對個人而言,也是一種值得稱羨的奉獻。林臏正當年富力強,仍然大有可為:新聞傳播,文學創作,文化活動,三位一體,既各可成家,又相輔相成,并行不悖,何樂而不為?最后,我以林臏寫別人出績的一篇報告文學中語結束此篇,其言曰:“鑒賞歷史瑰寶,品嘗精彩人生”。其實,在我們這個大進代中,一切過往的成就,都可稱為歷史的瑰寶,他們都為廣大奉獻者所創造,其中也包括勤者、信者、行者林臏本人。人生,不論過去和現在,都富含種種況味。只要積極的,均會被認為是精彩的;每一個止直誠實的奉獻者,都有資格細細品嘗。以上短文,是品評,也是期待!石英,乙亥年“谷雨”于安陽林臏:與責任偕行,我為安陽添光彩來源:大河網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是甲骨文的故鄉,文化底蘊深厚。我于2008年加入的中國民主建國會,是飛天文化教育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我是民建河南省委理論研究委員會第八、第九屆委員,安陽市北關區政協常委、民建安陽市委社情民意小組組長、中共安陽市委法律援助服務團秘書長。我的社會兼職也很多,是中華現代文學藝術促進會執行主席,北京寫作學會文化藝術促進會執行主席,中國現代文化報總編,中國現代文化報刊管理出版社副社長,中華書畫藝術品收藏鑒定評估委員會副會長,315消費文化網總編,CCTV我愛你中華網絡電視頻道《放飛夢想》欄目組總監。 我的故鄉是安陽。我工作的時間三分之一在安陽,三分之一在北京,另外的三分之一都在出差。我是做文化產業的,傳播中國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是我一直在做的工作。安陽是殷商古都,殷墟已經被聯合國確認為文化遺產,列入相關名錄,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后期都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安陽市。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于世。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殷墟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1961年3月,國務院將殷墟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殷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在這一片土地上的安陽商城遺址卻倍受冷落,是我心中的痛。加入民建以后強烈的責任意識驅使我要為它做點什么。經過思索和其他會員溝通交流后,我們開始了廣泛深入的調研,多次奔走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 安陽商城遺址位于河南安陽市湯陰縣東30公里,今商城村西1公里處。北去1.5公里有湯河自西南經東北流過。文化考古工作者于1977年春、1984年夏兩次在安陽商城遺址進行了田野調查,鉆探面積3500平方米,綜合各種信息,經過研究得到如下結果: 安陽商城遺址文化層呈凸形,厚在1.20-3.10米之間,土為灰褐色,內含豐富。可見遺物有:陶片、蚌器、骨器殘骸及木炭、紅繞土塊等。陶片質地分泥質和泥質夾砂兩種,胎質較薄,火候高。紋飾以粗、細繩紋為主,素面次之。灰陶居多,黑陶、紅陶較少,能辯器形有鬲、盆、罐、繹、碗等,多屬商代遺物。由此推測這里同故城一樣,屬于商代重要城市之遺址。 由于技術各件及其它條件的限制,還不能對安陽商城遺址進行發掘、保護、開發、利用。但是,對安陽商城遺址的保護現狀卻令人堪憂。在鉆探范圍內,人們隨意進行耕作、取土、建設等生產生活,嚴重襲擾了相關遺址文化層。在相關鉆探范圍的周邊,我們既看不到提示牌,更別說警示標牌了。在周邊生產生活的群眾,對它的存在更是一問三不知,十分冷漠。從它的現狀可以看出,對安陽商城遺址的宣傳和保護嚴重缺失,應該引起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和行動。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強調堅定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與發展文化藝術事業,加快推進文化藝術產業全面協調發展。歷史悠久的文化遺址正是增強文化自信的載體,具有很強的不可再生性。不尊重它就是對歷史的藐視,對后代子孫的不負責,破壞它就是對中國文化的犯罪。目前,我對安陽商城遺址的相關調研還在進行中。 由于職業使然,我比較關注文化教育方面的事情。結合工作,通過調研,我先后撰寫了《弘揚優良傳統共創美好未來》、《加強農村文化建設 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關于 在學校建設甲骨文長廊的建議》等報告建議,呈送相關單位和部門,引起了相關領導的關注并得到了相關單位和部門的重視。 我不但關心安陽文化教育方面的事情,在強烈的責任意識的驅使下也關注其它領域的建設和發展,積極參加各類社會調研活動,發現問題,提出建議,為安陽的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為安陽的美好增添一絲光彩。在我的工作之余,經過考察調研,先后撰寫了《關于對我市燈塔路老城區實行更新改造緩解交通難的建議》、《關于加快洹河觀光帶開發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強對洗車行業規范管理的建議》、《關于打通安陽恒大綠洲門口綠化帶的建議》等建議百余件。 安陽市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前,在社會調研中,10多家響應政府號召生產空心磚的企業主和深受毀田燒磚之害的農民反映安陽市“禁實”“禁粘”工作反彈嚴重。 聽到反映后,我和其他會員立即到安陽縣和文峰區、龍安區調查。了解到,安陽市于2007年年未采取有力措施對全市的生產粘土實心磚的窯場進行了取締封停。但出于個人的利益,不少窯場主頂風違法復建窯場,更有甚者,拆小上大。也有的打著新型墻材旗號,新建更大型的粘土實心磚場。如,2017年投產的安陽縣西瓦店村磚廠和即將開業的安陽縣大寒村磚廠,采取遠離公路,隱藏的建設方法躲避檢查。由于這些封而復建和新建窯場大量需要黃土,迎合了許多求富致富心切的農民需要,造成毀田賣土、毀地挖坑現象越演越烈。在反彈比較嚴重的安陽縣,白天這些非法的粘土窯場源源不斷地往外拉紅磚,晚上拖拉機和三馬車忙忙碌碌地往窯場里送黃土。在安陽縣瓦店鄉周邊到處都有“史莊挖土機”攬活的噴涂廣告。眼瞅著大量的農田被毀,眼瞅著粘土窯場大把大把地撈錢而污染環境浪費能源、吞食土地,許多農民無比憤慨。他們迫切要求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切實加大治理力度,不折不扣地執行國家、省、市“禁粘”“禁實”的政策。堅持落實河南省粘土磚瓦窯場治理整頓工作會議精神,把“禁實”落到實處,把“禁粘”禁到位。懷著強烈地責任感,安陽市十屆政協五次會議上,呈交了《把我市“禁實”“禁粘”工作落實到實處的提案》。2008年5月,我,吳利民和段寶珊委員再次現場調研后,吳利民、段寶珊委員撰寫了《我市“禁實”“禁粘”工作反彈嚴重,毀田燒磚觸目驚心》的社情民意,引起河南省和安陽市領導的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我參予和獨自撰寫的提案300余件。大多數的提案都得到了領導的關注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取得了很好效果。 在工作中,我努力當好黨的政策宣傳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員、化解矛盾調解員、依法行政公正執法的監督員,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凝聚人心的工作,切實維護好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經過數月努力,在有關單位和新聞媒體的共同關注,內黃縣某傷殘職工長期信訪得到初步解決,其子女重返課堂。安陽縣倫掌鄉眾樂村某傷殘村民低保和社會救助得以落實。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還利用自身優勢為中國民主建國會安陽市委的工作搖旗吶喊。我在《民訊》、《河南民建》等雜志,團結網、人民論壇、民建中央、河南省委網站、河南統戰部主管的中原之根、民建河南省委、安陽市統戰部微信平臺、《中國百姓文化網》、《中華文教網》、《中華現代文化網》、《中國現代文化報》、《科技信息報》、《河南經濟報》、《安陽日報》等新聞媒體共發表安陽民建新聞報道2300余篇。 我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學習中共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民建中央十一大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總布局。在民建河南省委和中共安陽市委的領導下,在中共安陽市委統戰部的幫助和指導下,圍繞中共安陽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與時俱進,加強自身建設,增強自我素質。發揮我與文化界經濟界聯系密切的優勢,切實履行參政議政的責任,與責任偕行,為推動安陽市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和政治文明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為河南爭光,為安陽添光彩。2024-09-19
-
酈道元山水文學院簽約作家|?雷大畢雷大畢,筆名雷恒潤,男,畬族,1962年10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人。現為福建省寧德市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寧德市文藝家協會會員、霞浦縣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鄉村人才庫終身作家、《東方散文》雜志社簽約作家、天津散文研究會會員、中國詩歌網認證詩人、青年文學家南國文學理事會理事、中國詞網認證詩人、多篇文章散落于《青年文學家》《中國鄉村》《東方散文》等紙刊及《天津散文微刊》《大雅散文》《中鄉美文化》《天府散文微刊》《西散南國文學》《中國詩歌網》《中國詞網》《雙馨文苑》等網絡平臺。多篇文章入選文集,獲獎若干。茶行賬房先生與“白牡丹”的情緣 文/雷大畢“帳”和“賬”是通假字,“賬”有“ 關于貨幣、貨物出入的記載”和“賬簿”的意思。賬房先生就是管理記錄賬簿的人,先生是尊稱,所以叫做“賬房先生”或“帳房先生”,也就是現在會計。古時,一個村莊里,能稱得上“賬房先生”,可謂“寥寥無幾”,而能當上負有盛名茶行的“賬房先生”,更是“萬綠叢中一點紅”。 ——題記 “陀嶺逶迤入空翔,北坡數座制茶房。黃鸝啁囀啟明報,清澗潺湲日落徜。晨興煮茶泉漱甑,夜來品酒醴香觴。此間無計撥珠舞,山野時光指上忙。”這是一首描寫頭陀嶺旁錢大王村“茶行賬房先生”的格律詩。而這位賬房先生就是遠近聞名的珠算能手念正溎。念正溎,字章甫,又名彰五,生于光緒丙戌年九月十九日(1886年),卒于共和辛卯年十一月初日戌時(1951年),享年65歲。他自幼聰明通詩文、精算術,更以珠算聞名閩東大地乃至浙南地區。1893年春節過后,7歲的念正溎,在父親護送下,到十多華里外的東街頭村田坪崗私塾學堂學習,師從清末書法家周成彥先生(別名:周邦芝,上海群治大學畢業)。他在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不僅能寫著一手好字,還與算盤結下不解之緣。俗話說“窮人孩子早當家”。從師兩年后,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父母無法讓他繼續學習,只好輟學在家,幫助父親看管線面店,由于父親一丁不識,店里的賬簿全由他掌管。這樣,正溎不僅成為村里年齡最小的“掌柜”,而且也是年齡最小的“賬房先生”。雖然他成為“掌柜”了,但學習的要務從沒落下,老師教的珠算的口訣,不僅能背得滾瓜爛熟,在空閑之余,要不練習寫字,要不練習撥打算盤。通過數載的苦練,練就了雙手執打算盤的技能。他熟練的指法宛如“指撥珠飛聲如琴”,且珠算的速度快而準,雙手能同時執打兩個算盤,能算出不同乘、除兩組數,被村人稱為奇才“珠算高手”。小小年齡,每當村里及鄰村的紅白事,都少不了請他去當“賬房先生”。然而念正溎出生地,是位于霞浦縣牙城鎮的東北部前樓村的錢大王自然村,村里居住四十多戶念氏族人。古時,一首古詩曰:“上抵云端攬月天,下瀕千丈瀨灘邊。時常野菜和根煮,旋飲青湯護胃眠。”寫出錢大王念氏先民生存環境惡劣和生活的艱辛。坊間流傳著“上頂天來下抵抗;嫁到錢嶺吃筍干”的俚語,更加真實地道出錢大王村的生存環境的險峻,以及適齡男青年找不到對象的難言之隱。窮則思變,念氏先民們,依托一條始建于秦漢時期的福溫古道(福建通向外省的四條古道之一),在村前穿過的優勢發展經濟。相傳吳越王錢镠、錢元瓘、錢弘佐三代人曾在錢大王屯兵,他們傳授村民種茶、植麻等技藝,地方經濟得到改善,村上相繼建起念氏水碓(水磨坊)、錢大王鋪、錢大王塘汛、錢大王寨、王頭陀關隘,集慶茶亭等,念氏先民們依托歷史文化遺跡,改善村莊環境,在村上也辦起幾十家大小商店,可謂“店鋪排排座”。通過數代先民的傳承與發展,樹立起了“念氏線面”“狀元紅”“大湖山清水綠”“錢大王白牡丹茶”“錢大王綠雪芽”等面、酒、茶知名品牌,也隨著驛道遠播四方。曾一度帶動整個村莊經濟的高速發展,促使錢大王成為遠近聞名富裕村莊之一,而十里八鄉的富家女子紛紛遠嫁到村里適齡郎。俗話說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每當人們在飯后茶與之閑談時,他們無不豎起拇指點贊“茶行賬房先生”念正溎,他們也找不出更加優美的詞匯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激,而用最樸實一句:“我們的算盤太!”(其意是:“算盤”指茶行賬房先生的代名詞,“太”指念正溎太公。)說起念正溎能成為“茶行賬房先生”,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1902年夏季的某一天,福鼎雙春隆茶行商賈吳世和(據《福鼎文史》載,吳世和1895——?字世和,福鼎人稱其為白琳亥。磻溪鎮黃岡蛤蟆座人,翠郊古民居的吳家與其同宗,其為大房,蛤蟆座也有一座和白琳鎮翠郊古民居相媲美的大房子,不幸于清末失火燒毀。1910年,吳世和來到白琳,從童工做起,在布店、藥店、當店、錢莊看店、記賬、進貨等。20世紀20年代創辦雙春隆茶行,從事茶葉生意。到1941年,雙春隆注冊資本金6000元,是全縣注冊資金最高的茶行。據考,吳世和還擁有另一家茶行——“第一春”,注冊資本金5000元,主體人與代表是吳安蘭。)暨福州華大聯號的茶商,隨帶一位賬房先生,從福州一路風塵仆仆趕回白琳,辦理一批白茶出口東南亞各國的相關事宜,由于時間緊迫,他們在福州還沒結完的賬目,隨身帶回老家。當他們來到錢大王村時,太陽已經西落了,肚子餓得“咕咕”直叫,本想在錢大王吃一碗線面就走。而正溎的父親看看天色已暗,卻熱情地挽留兩位客人,在他家過夜。而客人看看天色,已是“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況且,去白琳四十多華里的路程,得經過有“人禽”出沒的三十六彎的無人區,為了安全起見,他們只好在念正溎家里住上一宿。當晚,客人們吃完飯,馬不停蹄地拿出隨身帶的賬本,在大廳的桌子上,用算盤噼里啪啦核算著各分行進出賬目。到了下半夜,他們還沒算好,不知哪兒出了毛病,他們算了好幾回,始終沒算出結果……夜深人靜了,客商們撥打算盤的聲音,驚醒了在大廳旁邊房間里睡覺的正溎。正溎醒來后,也沒有入睡,他一直聽著客商撥打算盤時的撥珠聲,知道客人打錯一個珠子,于是,起來對兩位客商講:“我在房間里聽到,你們算盤撥錯的一個珠子啦!”客商半信半疑,他們按照正溎指出的地方,重新撥打算盤一次,果真地撥錯了,自此,再沒發生差錯,全部賬本核算完畢。第二天早上,兩位客商起床后,便對正溎的父親說:“你的孩子,是珠算神童!”并拿出一本賬本讓正溎核對一下正誤。正溎拿出自己平時練習的兩個算盤,用雙手撥打著,結果左右算盤數字一模一樣,客人看后,佩服得五體投地。吳商賈還要求正溎書寫“福鼎雙春隆茶行蔣陽分行”十一個字。正溎按客人的旨意,沒一會兒,以行草、小楷等不同字體,書寫客人所給的字。當客人接過正溎所寫的字時,看到那字跡飄逸,自由奔放,在體勢上又楷草相間,斜側變化稍多,筆畫上增加了一些附鉤和牽絲;在布局上部分結構平整的楷書和部分縱橫變化的草書,二者交錯在一起,看起來有緊有松,有正有斜,參差錯落……客人看后,連連拍手稱絕!但讓正溎和他父親沒想到,這是一場臨時應聘的“面試”。“面試”結束后,吳世和征得正溎父親同意,特聘正溎為“福鼎雙春隆茶行蔣陽分行”掌管賬房之職。時年,正溎才十六歲,從此,他與茶葉攀上了緣。為了茶行之公務,他時常隨同茶商,奔波于閩、浙茶行之間,廣結了人緣,更有機會接觸到清末民初福鼎縣白琳36家負有盛名的茶行商賈,他從這些商賈中學到“創立品牌、誠信經商和氣待人、樂施好善”等經商之道。“身在曹營心在漢”。念正溎雖在福鼎雙春隆茶行蔣陽茶行任賬房先生之際,但他永遠不滿足于現狀。他人在茶行,心研茶技。在管好茶行賬目,處理茶行業務之余,潛心學習種茶,鉆研制茶方法。一心想把茶行“創立品牌、誠信經商”之理念帶回家鄉,利用家鄉茶的資源,注冊自己的品牌。誰也沒想到,在清末民初時期,享譽海內外的福建名茶“白牡丹”,就出自這位“茶行賬房先生”念正溎之手。他時常回到家鄉發動族人,收購毛茶,在王頭陀嶺旁,開山種植茶葉優良品種“小白毛”數十畝,以及傳授制茶工藝,利用“小白毛”制作了“白牡丹”。它的特點是茶葉綠色中夾帶著銀白色毫心,外形似牡丹花朵,開水沖泡后葉底呈現出綠葉托著嫩芽,如牡丹花蓓蕾綻放,得名白牡丹。白牡丹是用小白毛的短小芽葉新梢的一芽一、二葉制成的。其香氣清新脫俗,杯中湯色淡黃,口感鮮爽,是白茶中的佳品。念正溎還就地取材,選用產自錢大王的土茶制作了“錢大王綠雪芽”,它“形美、色翠、香高、味醇”四大特色。為了推廣品牌,他在福溫驛道沿線醒目的巖石上書寫自己擬的廣告詞:“喝茶要喝綠雪芽,送禮的送白牡丹”。在茶亭里,親自為客商免費沖泡“白牡丹”和“綠雪芽”,一些達官貴人,便把“白牡丹”或“綠雪芽”作為禮品贈送……通過的不斷努力,他自創的兩個品牌的茶葉,以其上等的品質,獲得茶商和茶友高度認可。“白牡丹”“綠雪芽”兩個品牌的茶葉,經福鼎白琳茶行運往福州、泉州等港口,銷往世界各地,曾一度成為白琳茶行的熱銷茶品之一,深受海內外客商之青睞。隨著時間的推移,茶行賬房先生與“白牡丹”的情緣,成為霞浦牙城錢大王村,在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史上一段厚重的佳話。2024-09-19
-
酈道元山水文學院簽約作家|陳寶璐陳寶璐,筆名亮劍,漢族,山西晉城人,高級政工師。退役軍人,現為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中國現代作家協會理事,《青年作家》雜志理事會理事,中國散文網作和散文悅讀微刊專欄作家,山西晉城市建筑行業企業管理專家。散文作品先后在《山西日報》《西部散文選刊(原創版)》《太行日報》《長治日報》《太行文學》《鳳臺文學》《黃河文學》《三角洲》《青年文學家》《晉城建筑業》《西部散文選刊》,西散原創初語閱、詩文音樂社、紅果頭條、太行子、夢之路聯盟、中國詩歌文學精品、沁水文學、品味園、散文悅讀、花開心靈驛站、東方云文學、華豫文苑、今日頭條、北京頭條、等報刊微刊平臺發表。有作品入選《鴻烈精品散文集》《文采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卷》,作品《春雨飄窗唯美如詩》獲第七屆中華中外詩歌散文聯賽一等獎。作品《漸遠的秋唯美著生命的等待》獲第八屆“相約北京”全國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作品《盛夏蟬鳴,撩起我內心的漣漪》獲得2021年“三亞杯”全國文學大賽金獎。作品《三月的轉角,春色醉染了時光》獲得2022年第九屆“相約北京”全國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作品《回眸春已成暖》獲得2023年全國酈道元山水文學大賽一等獎。在第五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評選中授予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稱號。仲夏聽雨,慢品余生文/陳寶璐時令已至仲夏,小滿節氣已過去數日,本已進入炎夏了,然而雨天連綿,溫度不達20度。家鄉晉城仲夏的雨攜來了清爽,營造了浪漫,氤氳著含香歲月。數日大雨小雨敲著窗欞,敲著窗外的綠葉紅花,敲著行人的雨傘,敲著枝頭的黃杏,敲著無邊金色的麥田,敲著迷蒙的遠山……仲夏的雨夜,城市的燈火與窗外的雨聲交織成一片,總是讓人在感受一份特別的溫柔。佇立在窗前,凝望窗外迷霧般的水簾和滴答的雨聲,清風拂來,水波不興,仿佛進入美妙的世外桃源,那是既有詩的澎湃,也有永恒的遐想的時空,精神飄逸,靈魂出巧。傾聽著仲夏夜雨,如聆聽美妙天籟之音,令人回味,使人陶醉,余音繞梁,經久不絕……“一襲煙雨,滿城風絮。” 雨,顆顆晶瑩,串串成簾,飄飄如煙,朦朧了視野,浸濕了萬物,洗滌了心靈。紛飛的細雨,似乎在輕輕訴說著什么。那些嫩綠的樹葉,在雨水的滋潤下變得更加清新可愛,那些花兒,也在雨中舒展著身姿,展現出最美的一面。在這夏雨天氣里,我喜歡聽雨,喜歡一個人在雨中走走,喜歡被雨水沖洗過的潔凈。雨滴洗去內心繁雜和塵埃,隨著雨滴的消失,身心最為放松,什么也不去想,沒有了人情世故,沒有了世俗壓力,此情此景,幽靜清新,看風景聽雨聲,自己陪同自己,舒心自在,愜意徜徉,找到了一個與世無爭的地方,神仙光景,何樂不為。聽雨,看雨,感受雨,也是慢慢地細心感受我們的生活,感受微妙的世界和獨一無二的自己,聽雨聲淅瀝,感受微風拂面。雨滴聲聲,很容易回憶和想念,很容易讓人用最真實的思想,細數走過的路……記得小的時候,一個人蹲在屋檐下,細聽雨聲,細數雨滴,雨滴落在門前的小灘積水里,瞬間泛起一個個泡泡,如夢如幻,其樂無窮,水面掠過一只紅蜻蜓,幾只小燕水邊銜泥巴,如詩如畫,美輪美奐。那時候,雖然過著的是窮日子,可也無憂無慮,現在回想起來,已是回不去的童年,思不盡的懷念。漸行漸遠的,不是老家,而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是兒時的小伙伴,是陪我們長大的親人,是曾經滿是煙火氣息的村莊,記憶里依稀放學回家泥濘的小路,和青石陡坡,走過我整個童年的春夏秋冬。人生過半,知來處,明去處。一生榮華,不如半山聽雨,有人等煙雨,有人怪雨急,有人在等傘,有人等雨停,雨不會一直下,但一直會有雨落。有喜歡聽雨的,有喜歡看雨的,還有喜歡小雨里漫步的,也有沒傘淋雨的,生活就是這樣,求你想求的,找你想找的。聽雨,是一種情感的宣泄;看雨,是一種心靈的解壓。幽境惹了驟雨,翠綠惹了相思,治愈了人心。仲夏的雨,是那么的柔,那么的輕,帶著一絲同樣柔柔的清馨,牽動著我的思緒。伴著一場細雨,涼涼的,酥酥的滴入內心深處。飄飄灑灑的雨絲宛如輕捷柔軟的玉指,彈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曲子,每個音符都帶著夢幻的色彩。我喜歡雨,聽著雨聲享受著那獨特的心境,那是一種愜意的感覺。有人說,不懂雨的人,是沒有味道的人,那么不喜歡雨的人就是不行風情的人。其實,人們愛上的也不是雨,而是看著雨滴滑落的瞬間,將心事一點點融入雨中,融入的也許是一點開心,一點傷感,又或許是一些想念和一些無法對別人訴說的故事。每每下雨的時候,如果我們都能靜下心來,在空靈世界里,安靜地聽著,看著,雨聲有它的自然節奏,就能讓我們釋放清空,釋然暢達。以前不甚明了,很多人喜歡凝望下雨的窗外,如今才明白,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向,皆是過往。人生需要一些時刻,讓自己慢下來,讓心靜下來,聽聽雨落的聲音。冬看雪景,夏聽雨,春聞花香,秋食果。佳美人間好景色,卻白雄心暮年頭。告訴自己,生活,有張有馳,有快有慢,用心安逸放空,修煉自己,動靜結合,提升更有價值的自己。生活很好,慢慢品味我們自己的一生,余生很貴,切莫浪費。生活一半是煙火,一半是清歡;幸福一半是爭取,一半是隨緣;人生一半是清醒,一半點釋然。昨天的太陽,曬不干今天的衣裳;明天的雨,淋不濕今天的自己。人活著別想的太多,別讓昨天的包袱,影響了今天的征程,該忘的忘,該放的放,讓心歸零,微笑前行。雨夜,大地被潤濕,一切都變得格外柔和和安祥,路燈下的人影,飄逸在雨幕之中,仿佛在拍攝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雨夜中的花朵,嬌嫩而肥美,閃耀著自然之美,它們吮吸著仲夏的雨滴的養分和愛,成長為一朵無與倫比的花朵,向人們展示了夜色中最美的一面。看著窗外燈光下的瀝瀝雨絲的優雅風景,漸虛隱實,方才明白蘇軾的那句話:人生如逆浪,我亦是行人,但愿初相見,不負有心人……2024-09-19
-
酈道元山水文學院簽約作家|劉運德劉運德,中共黨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管理系畢業,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原副政委(已退休),安徽省作協會員,《青年文學家》南國文學社理事。先后有500余篇文章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安徽日報》和《人民公安》《啄木鳥》《中國火炬》《東海民兵》《警探》《青年文學家》《中國當代散文精選》《安徽文學》《勃海風》《文學縱橫》《文學月報》《中華風》《世界漢語文學雜志》等發表,多篇文章在國家、省、市等各項比賽中獲得大獎。出版《劍與盾》《警魂》《忠誠》三部選集,第四部散文集《椰風》正在編印中。“鴛鴦老人”劉運德 “鴛鴦老人”張文化(左)和李秀芝(右)在南國威尼斯城散步 陽春三月,百花盛開。海口市南國威尼斯城內,麗日高照,暖意融融。由于全國放寬了新冠肺炎病毒防控措施,來自大陸內地的“候鳥”們驟然增多。在小羅馬廣場的人行道上,每天下午都有一對耄耋夫婦,手推“鴛鴦車”、戴著“鴛鴦表”、掛著“鴛鴦杯”緩緩散步,接著做套保健操,然后又用健身器材鍛煉,直至汗水津津,神清氣爽方休,令在場的人一致稱贊他們是一對名副其實的“鴛鴦老人”。 張文化和李秀芝出生于上世紀三十年代末,安徽省界首市同鄉鄰村人。六十年代,兩人在阜陽師專和幼師上學,街頭巧遇,彼此心心相印,情深似海,經歷風霜雪雨考驗,于1961年農歷“七夕”佳節,結為伉儷。 婚后的夫妻倆像鴛鴦一樣恩愛,鳳協鸞和,比翼雙飛,成就斐然。張文化曾被提拔為小學校長、中學教務主任。李秀芝也被任命為公社婦女主任、市計生委業務科長。兩雙兒女全部大學畢業,出類拔萃;6個孫輩有5位在國外深造,其中4位讀研。他們家連續兩屆被評為“安徽省五好家庭”。 1961年七夕前,張文化(左)與李秀芝(右)結婚合影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夫妻二人退休,全力支持二子張輝下海創業,每年編印、發行大中專教材500余套,為國家教育改革和推進現代化建設奉獻余熱。2010年,二子全家搬遷加拿大,利用平臺向世界傳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夫妻倆因年大體弱,留在國內頤養天年,每年寒暑往來于海南、北京等地,過著鴛鴦般的候鳥生活。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兩位老人注重養生保健。前些年,社會上流行鋼化玻璃水杯,大兒子張偉為他們倆人各購買一個使用,兩人愛不釋手,隨身相伴,戲稱是對“鴛鴦杯”。 兒女們看到父母具有“鴛鴦情結”,在添置其他用品時,都留意成雙成對。在海口市生活期間,張輝給兩人買了兩輛國外生產的男、女式折疊自行車,輕盈別致,美觀漂亮。不論是上街購物還是去公園、海灘游玩,兩人都如影隨形,雙棲雙飛,譽為“鴛鴦車”。后來,二子從溫哥華回京,給二老買了一對遮陽帽,布面輕薄,素雅大方,每次夫妻出游,必戴“鴛鴦帽”遮陽伴行,無限暇意。 兩個女兒也為父母著想,購買了一對民間刺繡的“鴛鴦枕”:正面大紅布底,用五色絨線刺繡兩只鴛鴦,齊頭并進,輕波蕩漾;上方留白處繡有“鴛鴦戲水”四個黃色大字;枕內裝有決明子和蕎麥殼,做工精巧,枕上舒適、解乏、催眠,真正享受了“鴛鴦情懷”。 2011年七夕節,是張文化和李秀芝金婚紀念日,四個兒女兌錢為在北京的父母購買一對“西鐵城”牌“鴛鴦手表”,男款大方氣派,女款玲瓏秀氣,倆人每天堅持戴在手腕上,充分體現了晚年的幸福指數。 2021年七夕節,張文化(右)和李秀芝(左)在海口紀念“鉆石婚姻”時的留影 長年的辛苦勞累,李秀芝雙腿膝關節受損,右腿做了換膝蓋手術。張輝從加拿大寄來一輛三輪手推車,輕便、堅固,配有皮兜,即能減輕雙腿著力的疼痛,又可以裝載物品,很受母親喜愛,譽名“寶馬”。張文化受職業病影響,近年腰間盤突出,壓迫腰部向前彎曲。張偉主動出錢從網上購買了一輛四輪手推車,上有皮座,下有布兜,推著走路即可挺身,又能載物,累了還可以坐上休息,父親甚是喜歡,譽名“奔馳”。更可喜的是夫妻倆可以同時推車散步,購買物品,形影不離,被贊為一對新的“鴛鴦車”。 2021年七夕期間,兩位老人在海南迎來了“鉆石婚姻”紀念日,他們沒有沉醉在卿卿我我的甜蜜享樂之中,“老驥伏櫪,壯心不已”。連續三年,以家庭生活為背景,以兩人的恩愛、奮斗經歷為素材,共同撰寫了14萬余字的紀實文學《芳菲之家》,字里行間浸透了夫妻倆的智慧、知識、心血和汗水,描繪了感人的婚姻、家庭、事業和晚年,凝聚著濃濃的愛情、親情、鄉情和友情,展示了人生的理想、情懷、擔當和作為,詮釋了對親人、黨、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在該書首發儀式上,界首市廣大讀者稱贊是一部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弘揚新時代家國情懷的好書。其通訊報道全國關注量達100余萬人,點贊率在10萬人以上,被河南省人民出版社選編全國發行。最近,由張文化撰寫、李秀芝審稿的第二部作品《李北詩詞賞析》面世,在安徽省界首市和江蘇省鎮江市等地引起轟動,深為兩人的敬業精神和詩詞專業知識所佩服。其第三部作品《攬勝游記》正在編纂中,被譽為一對老年多產“鴛鴦作家”。 張文化、李秀芝兩人“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精神情操,使其煥發了青春,增添了康壽,是新時代老年人生活的榜樣。我忽然想起一位筆名“太陽”的詩人贊美“鴛鴦戲水愛情紅,一世成雙長相融”的詩句,深感就是他們兩人“鴛鴦老人”真實生活的寫照。 二位“鴛鴦老人”近年的著作《芳菲之家》和《李北詩詞賞析》2024-09-19
-
酈道元山水文學院簽約作家|?劉遠翔劉遠翔,筆名飛遠。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榮獲“和平崛起”全國詩文大賽小說銅獎,湖北省云舟專題二等獎,第四屆湖北省高校圖書館“館員風采”大賽“征文”比賽個人一等獎等。作品散見《微型小說選刊》《小說林》《四川人文》《青年文學家》《大渡河》等。有作品譯介國外。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天津散文研究會會員,中華精短文學學會湖北省優秀會員及湖北分會副會長,甘肅隴東黃土地文學社名譽主席,《青年文學家》雜志理事。《精短小說》《渤海風》《東方散文》《文學百花苑》雜志簽約作家。出版小小說集《寸草心》。碎碎平安酒摔出醇香來文/飛遠 “biang”的一聲,不摔白不摔。只聽見女兒邊說邊把一個陶瓷酒碗很干脆地摔到了酒桌旁的地上。一瞬之間,黃色光亮又粗糙的碗就四分五裂了,我這時才會過神來。我們落坐的包房里面,每一桌酒席正在上演叮叮當當、噼噼啪啪的摔碗聲音,聽說摔得越碎,彩頭越好;邊摔碗大家還在說“歲歲平安”,祈求平平安安。”原來這里是“巴人堂”,我進得門來之前給它拍過照。現在給其尊容對上號,回顧一下它的前世今生。地處恩施女兒城的“巴人堂”是個什么意思呢?歷史悠久的土家族人口眾多,在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約有835萬多人,在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排名第七位。土家人是由遠古時期的巴人演變而來的,所以說土家族是巴人的后裔。“巴人堂”相當于土家人的“祖堂”,游客們來參觀或者到“巴人堂”來吃美食相當于到巴人的祖堂旅游尋根。摔碗酒是恩施土家族的風俗。摔碗酒將土家兒女的熱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恩施,摔碗酒也叫“biang當酒”。摔碗酒源于土家族,起源于周朝,并且與土家族的英雄先人“巴蔓子”有關。相傳,當年巴蔓子將軍因國內有難,去楚國搬救兵,楚國要求巴國給三座城池。楚兵解救巴國后,當楚使前來索要三座城池時,在酒桌上,巴蔓子將軍舉起酒碗對楚使說:“許諾,乃大丈夫之言,然,巴國疆土不可分,臣豈能私下割城,吾寧可一死,以謝食言之罪。”言閉,便一口氣喝下碗中酒,并將酒碗重重的摔碎,然后,自刎身亡。巴蔓子將軍重了信譽,保了國土,這種大義之人,天下少見。后人為紀念他,喝干碗中酒后,摔下酒碗,學他的舍生取義,決絕篤誠。后來便有了喝完酒摔碗壯行的習俗。酒后將陶瓷碗摔碎意喻“碎碎(歲歲)平安”。巴人堂在女兒城正門水車噴泉處,裝潢古色古香,布置極具土家人歷史特點和風俗民情。堂中大紅燈籠高高掛,光彩照人; 酒席設宴是特色的矮桌矮椅,酒菜佳肴醇香四溢。此時,巴人堂里,穿著民族服裝的土家妹兒男兒朝每桌走來。幺妹是一道移動的風景,八幅羅裙,燦爛水靈,鈴兒細碎,俏麗風情。幺妹秀手捧著釉口陶瓷酒碗,紅唇飛出好聽迷人的山歌。青年男子頭包青絲帕,無領滾邊右衽開襟衣點綴花紋,繡工精彩艷麗。男子有骨感的手舉起兩尺多長壺嘴的酒壺,汩汩酒香漸漸充滿瓷碗。如今的摔碗酒,更是一種對于情誼的表達,游客雙手捧碗,以示尊敬,一飲而下,以示誠意,它更多的是代表人們祈求生活幸福平安的愿望。等到你喝的盡興時,土家妹子唱歌助興,原汁原味的山歌,配上這古樸的酒碗,盡情地領略恩施土家女兒城的熱情。在巴人堂,一桌子人圍坐在這餐桌之前,品嘗著美味佳肴。每個客人的席位上都安排放好了一個土碗,斟滿酒,大家一飲而盡,隨即就是一串噼里啪啦的摔碗聲,此起彼伏。一股股酒香飄逸開來,直沖你的鼻翼,彌漫整個廳堂。這熟悉的香味自然而然讓我聯想起那年春節家宴。我的小姨把一盅酒送到我的嘴邊,讓我嘗一嘗。我深吸鼻翼,呡了一口,一股濃郁的酒香隨即順著喉嚨侵入肺中,只覺一縷清涼,一絲甜意,帶著青草的芬芳在胸中鼓蕩。后來,在一次筆會的宴席中。文友們推杯換盞,互表敬意,我忽然找到了同樣的感覺,不禁喝了好幾盅。細品方知其微黃透明、醬香突出、醇厚豐滿、細膩體凈、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巴人堂的師傅介紹說,據說壺中之酒是醬香型的酒,有優雅細膩的醬香,略有焦香和糊香,柔雅協調的酯香……它的制作工藝極為復雜。以當地的優質糯高粱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大曲,一年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不辣……密封貯存。 這種貴州醬香型白酒就是——貴州習酒。原來我前兩次喝的和此次前來巴人堂的摔碗酒都是這醇香的貴州習酒啊!貴州習酒這老牌的醬香酒,用大腕來喝給人一種豪爽大氣的感覺,在這種環境下,有一種摔碗后馬上竄出千軍萬馬的感覺。這酒在恩施地區得到廣泛流傳。門樓挺大的巴人堂,有極具特色的設計。正中間還有一個舞臺,屆時會有民族歌舞表演,一邊觀看演出一邊喝酒摔碗吃飯。伴著習酒非常濃郁的醬香味,焦糊香和糧香,香氣和諧,入口柔和,酒體清澄,回味微甜,這款酒充滿茅系醬香風格,十分爽心合意 在同價位醬香酒中最受恩施人民的喜愛。巴人堂游客中有去過貴州的朋友可看到,貴州習酒鎮有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北部的赤河流域中下游具備豐饒的水土,空氣流動平穩緩和,氣溫十分濕潤溫和,正是釀酒的絕佳場所,而且可感受到其悠久的釀酒文化歷史,獲得國際上的一致認可和贊譽。巴人堂的游客有全國各地的朋友,他們不難知道,貴州習酒走過了全國20多個省份,累計捐款達到了1個多億,幫助多達2萬民學子成功去往理想的大學,盡情展現自我、提升能力并且實現自己的理想。巴人堂的游客朋友也會宣傳貴州習酒堅持發展公益事業的事跡,對他們特別推出的“習酒·我的大學”逐夢獎學金活動尤加贊賞,他們助力廣大學子順利奔向詩與遠方的道路。那一個個被貴州習酒幫助過的學子,大多都在新的大學生活里不斷提升自我,讓自己就如同酒一般,越來越“醇香”。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