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永勝晉商大院主題攝影作品展在京展出開幕式現場 7月25日,“晉商大院”走進北京攝影作品展在北京798藝術區朝鮮萬壽臺創作社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展出攝影家趙永勝拍攝的晉商大院主題攝影作品49幅。 中國攝影家協會原顧問、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名譽主席朱憲民出席開幕式并宣布展覽開幕。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委員朱洪宇,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主席徐波,北京新聞攝影學會會長胡金喜,山西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武普敖,北京五棵松攝影器材城董事長朱秀英等攝影界嘉賓,北京朝陽區文創園區副主任、798管委會書記王春清,朝鮮萬壽臺創作社美術館館長吉正太,山西省晉中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榮貴,晉中市政協二級巡視員、原秘書長邢俊杰,晉中市政府副秘書長劉曉紅,晉中市駐京聯絡處主任閆紀璋,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侯英等主辦方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本次展覽策展人、中國軍事博物館美術創作員,研究員邢俊勤主持。 開幕式上,王春清、劉曉紅分別致辭。趙永勝向萬壽臺美術館捐贈攝影作品。趙永勝向萬壽臺美術館捐贈攝影作品 趙永勝致感謝詞 晉商大院多興建于明清時期,是北方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以其精湛的木雕、磚雕、石雕工藝而聞名。這些大院不僅是晉商經濟實力的體現,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審美。它們宛如一個個獨立的藝術世界,見證了晉商的輝煌歷史,也是建筑藝術的瑰寶。“通過拍攝,使我充分感受到晉商的文化、晉商的精神,以及晉商的智慧。”趙永勝致感謝詞并分享拍攝感悟。展覽現場 山西籍攝影家趙永勝近三十年來,穿梭于晉商大院的各個角落,他用鏡頭捕捉著晉商大院春夏秋冬的變化,記錄下灰色磚瓦間的歷史痕跡,追尋著光影下的晉商足跡。通過他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平遙古城、榆次老城,以及喬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孔祥熙宅院等所承載晉商的豐富內涵,可以看到晉中這座城市獨有的豐富遺存。置身展廳,一幅幅大尺幅的攝影作品呈現在眼前,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晉商院落所承載的歷史與人文精神。展覽現場 展覽由北京朝陽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管理委員會、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晉中市政府駐京聯絡處主辦,朝鮮萬壽臺創作社美術館、晉中市陌上美術館、北京798邢俊勤工作室承辦,山西喬家大院旅游股份公司、山西弘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山西省晉中市趙永勝攝影工作室協辦。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7月31日。 部分展覽作品喬家大院 大紅燈籠高高掛 喬家大院 磚雕木雕王家大院 高門凝瑞曹家大院 三多堂 全貌常家大院 堡門雄師孔祥熙宅院 賞花亭雪景平遙古城 古城市樓平遙古城墻渠家大院 瓦楞王家大院 霞披南堡榆次老城 部分圖片由主辦方提供來源:中國文藝網2024-09-15
-
動物與相機獨處攝影師在離小動物們一步之遙的地方拍攝了這些動物與相機獨處的照片2024-09-15
-
“最美北京中軸線”攝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動啟動5月29日,“最美北京中軸線”攝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動在北京六必居博物館正式啟動。圖為活動現場。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展現首都北京的歷史風貌與現代魅力,同時助力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5月29日,由中華環保聯合會生態文化工作委員會、北京新聞攝影學會主辦的“最美北京中軸線”攝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動在北京六必居博物館正式啟動。 中軸線作為北京的脊梁,自元大都時期起便貫穿了城市的心臟地帶,連接了鐘鼓樓、天安門、故宮、景山、北海等無數知名的歷史文化地標。它不僅是北京城的地理中心,更是歷史文化的深厚積淀所在。 此次活動面向廣大攝影愛好者及專業攝影師征集以北京中軸線為主題的優秀攝影作品,旨在通過鏡頭捕捉北京中軸線的獨特韻味,展現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的活力氣息。活動不僅為攝影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更將進一步推動社會各界對北京中軸線文化價值的認知與關注,為北京申遺工作加油助力。 活動征集的作品將圍繞北京中軸線的各個節點進行創作,包括但不限于天安門、故宮、鼓樓、鐘樓等標志性建筑,以及中軸線兩側的歷史街區、胡同、公園等。攝影師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時間、不同光影條件下捕捉中軸線的美麗瞬間,人文特色,展現其獨特魅力。主辦方將邀請業界專家,對征集作品進行嚴格篩選,最終入選的優秀作品將在金秋時節的9月和10月份,在北京地鐵8號線中軸線沿線站點進行展出,此次展覽將辦成一次城市流動的展線,讓46公里的8號線成為北京乃至全國最長的攝影長廊。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蘭紅光在致辭中表示:“通過這次攝影征集活動,我們不僅能夠展示中軸路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美景,更能深入挖掘和傳達沿線居民的生活故事。這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對現代生活的真實記錄。” 5月29日,“最美北京中軸線”攝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動在北京六必居博物館正式啟動。圖為活動現場。 主辦方表示,此次活動旨在通過攝影這一藝術形式,進一步推廣和傳播北京中軸線的文化價值,提升公眾對北京申遺工作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同時,也希望通過這一活動,推動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保護北京中軸線的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為打造美麗中國的首都貢獻力量。 此次活動得到了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愛心支持,北京地下鐵道通成廣告股份有限公司屆時將給予公益展示。 附:最美北京中軸線攝影征集活動征稿啟事最美北京中軸線攝影征集活動征稿啟事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75年來首都北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北京中軸線”被確定為中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為了展現北京中軸線的獨特魅力,傳承歷史文化,特舉辦“最美北京中軸線”攝影征集活動。現將有關事項作如下說明: 一、活動背景 北京中軸線,這條穿越了北京城心臟地帶的古老軸線,見證了北京的歷史變遷,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它不僅是北京城市規劃的核心,更是中華文明的象征。為了更好地記錄和展示這條歷史軸線上的美麗瞬間,舉辦此次攝影征集活動,希望通過攝影師的鏡頭,讓更多人感受到北京中軸線的魅力。 二、活動主題 以“最美北京中軸線”為主題,通過攝影作品展示北京中軸線的自然風光、歷史建筑、人文景觀等,體現北京城市的獨特韻味和歷史文化底蘊。 三、征稿對象 廣大攝影愛好者、專業攝影師、市民群眾等均可參加。 四、征稿時間 即日起至2024年8月15日。 五、展出時間 2024年9月至10月 六、展出地點 北京地鐵8號線沿線 七、活動組織 (一)主辦單位:中華環保聯合會生態文化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攝影攝影學會 (二)承辦單位: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地下鐵道通成廣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張張麗攝影俱樂部 (三)協辦單位:北京地鐵8號線沿線站點 八、活動形式 本活動將遴選出150幅優秀作品,在北京地鐵8號線的永定門外站、珠市口站、前門站、王府井站、中國美術館站、南鑼鼓巷站、鼓樓大街站、北土城站、奧林匹克公園站等站點的站臺燈箱、連廊電子屏等展示,以期通過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圖片呈現,多視角、多維度地展現北京中軸線的震撼視覺效果和中華文化煥發的時代魅力,助力北京中軸線的申辦,為共和國成立75周年營造良好氛圍。 九、作品要求 1. 作品必須以北京中軸線為拍攝主題,包括但不限于天安門、故宮、天壇、鼓樓、鐘樓等歷史建筑及其周邊景觀。 2. 作品要求原創,投稿者需對作品擁有完整的著作權,并保證作品不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權益。 3、可使用軟件在不改變作品原貌的情況下作必要的后期處理,但不得對原始影像進行刪改、添加、合成等技術調整。 4. 作品格式為JPG或PNG,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文件大小不小于10MB。 5. 每位作者投稿數量不超過十張,每幅作品要有不少于100字的簡要說明。 6. 投稿作品須注明作品名稱、作者姓名、聯系電話、拍攝地點等信息。 十、投稿方式 請將作品發送至郵箱:bjxwsyxh2023@163.com,聯系人:夏秀卿;電話:13651144753;郵件主題請注明“最美北京中軸線攝影征集活動投稿”。 十一、遴選與獎勵 1. 活動將邀請專業評委對投稿作品進行遴選,最終選出150幅優秀作品。 2. 入選作品將有機會在北京地鐵8號線的主要站點展出,并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宣傳推廣。 3. 遴選出的150幅優秀作品將獲得相應證書和獎勵 十二、注意事項 1. 投稿作品一經投稿,即視為同意本活動相關規定。 2. 活動主辦方對投稿作品享有使用權,用于展覽、宣傳、出版等非商業用途,不再另付稿酬。 3.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十三、額外活動 為了增加活動的互動性和參與度,組委會將在征稿期間擇機舉辦現場拍攝、攝影交流等活動,歡迎廣大攝影工作者、愛好者積極參與,共同記錄和傳承北京中軸線的美麗風光! “最美北京中軸線”攝影征集活動組委會 2024年5月29日 來源:中國文藝網2024-09-15
-
第七屆“徐肖冰杯”中國紀實攝影展、第五屆“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在浙江桐鄉開幕6月8日上午,由中國攝影家協會、浙江省桐鄉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攝協紀實攝影委員會、中國攝影報社、桐鄉市委宣傳部、桐鄉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承辦,浙江省攝影家協會協辦的第七屆“徐肖冰杯”中國紀實攝影展,在浙江桐鄉開幕。由浙江傳媒學院與中國攝影報社和桐鄉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五屆“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同期開展。 觀展照片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出席并宣布展覽開幕。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九屆副主席陳小波,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居楊,浙江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趙曉剛,浙江傳媒學院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張雷,中國攝影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中國攝影報社社長梁克偉 ,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原主任劉宇,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專委會工作處處長李文敏,浙江省攝影家協會主席王小川,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李潔軍,山東省攝影家協會主席范長國,中國新聞社攝影部主任毛建軍,浙江省攝影家協會秘書長沈峰,嘉興市文聯副主席、黨組成員沈漢,桐鄉市委書記于會游,桐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君,桐鄉市政協副主席陳炳榮及市屬有關領導,浙江傳媒學院有關領導,來自全國各地的業內知名專家、學者、攝影家代表,入展作者代表,5家傳媒學院大學生聚焦桐鄉攝影英雄會及“徐肖冰杯”青年工作坊學員等出席了展覽開幕式。 合影照片 居楊致辭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拍下開國大典經典瞬間的著名女攝影家、徐肖冰夫人侯波誕辰100周年。新時代新征程賦予了攝影人新的使命,我們要堅定藝術理想,賡續紅色傳統,為人民抒寫,為時代立傳;要堅持用心用情用功,堅持守正創新,培根鑄魂,以新質生產力開創中國攝影事業發展新局面,為高質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攝影力量。 王小川表示,浙江是中國攝影大家徐肖冰的故鄉,也是中國紀實攝影創作的高地。近年來,浙江攝影家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守初心,勇毅前行,創作了一批又一批精品力作,奉獻人民,并在全國攝影藝術展、全國農民攝影展等大展中不斷與觀眾見面,為勇立潮頭的浙江貢獻了紀實攝影力量。 吳君介紹,“徐肖冰杯”已成功舉辦6屆,成果十分豐碩,使“風雅桐鄉”文化辨識度更加彰顯,期待著以攝影為橋梁,邀請更多的攝影人用鏡頭記錄桐鄉最真實、最生動、最感人的瞬間,推動中國紀實攝影事業繁榮發展。 張雷介紹,“徐肖冰杯”大學生攝影雙年展已經走過了十年歷程,見證了攝影藝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見證了一批又一批攝影人才的崛起。本屆攝影展將再一次有力推進中國攝影教育的進步與發展,在徐肖冰、侯波榜樣精神的感召和引領下,會有更多大學生通過雙年展增強創新思維和社會責任感,用作品表達自我,記錄生活,反映我們偉大的時代。 每兩年一屆的“徐肖冰杯”中國紀實攝影展,是中國攝協主辦的首個以著名攝影家名字命名的攝影品牌展覽。入展作品均為20-30幅照片組成的深度紀實攝影專題,自第六屆起增設紀錄片項目,以適應媒體融合時代攝影事業發展需要。影像關注社會,藝術傳達思想,展覽堅持“循學術原則,重專業品質”,以“在路上”為主題,通過持續堅守、不斷創新,已成為業界備受關注的重要攝影學術品牌。“徐肖冰杯”中國紀實攝影展創辦14年來,評選出的百余件深度紀實攝影專題作品和紀錄片,已成為中國發展變化的見證、人民接力奮斗的寫照,成為中國攝影人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的優秀現實主義攝影成果。 本屆“徐肖冰杯”中國紀實攝影展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均創歷史新高,投稿作者1800余人,投稿作品2400余件,照片總幅數超過6萬,紀錄片質量和數量明顯提升,投稿作者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來自美國、英國等國投送的稿件。入展的10件深度攝影專題和4部紀錄片,作為新時代中國紀實攝影的優秀樣本,從多個維度展示了紀實攝影面對新技術新媒介新傳播的創新創造可能,以專業水準見證著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查看入展作品http://dz.cppfoto.com/XXB/Show_XXB2023.aspx) 作為面向在校大學生群體的攝影展覽展示和學術交流平臺,“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創辦至今已走過十年,培養和發現了一大批攝影乃至新聞傳播、藝術創作等方面的人才。 第五屆“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評出的20件作品展示著青年學子對于現實的深度關注,基于藝術的創想構建,面向商業的創意表達,媒介融合的不凡實力。紀錄類影像的觀照現實意味進一步延展,關涉面更接近生活本質與時代特質。實驗類影像更多體現出數字化生存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的影像創想構建。主題迥異的五部紀錄片有對個體生活的全景式記錄,有對學校日常的體驗式觀照,有對時代與命運的深入思考,也有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的感喟,從不同角度于平凡中展現自我,與社會同頻共振。(查看入展作品http://dz.cppfoto.com/xxb/show_xxbs2022.aspx?activity=672) 展覽同期,還舉辦了第四屆“徐肖冰杯”青年攝影工作坊,以及五大傳媒學院學生聚焦桐鄉攝影英雄會等配套活動,以攝影的名義向老一輩革命攝影家致敬,為新時代的建設發展培養人才。 觀展現場 據悉,展覽在浙江省桐鄉市博物館(徐肖冰侯波紀念館)展出,自即日起展至8月8日。來源:中國攝影報2024-09-15
-
葉錦添:攝影是攝影師與世界之間的彼此凝望、彼此回應攝影是攝影師與世界之間的彼此凝望、彼此回應——專訪藝術家葉錦添 葉錦添有多重身份,影視與舞臺美術指導、服裝造型設計師、視覺藝術家等等,《橘子紅了》《大明宮詞》《夜宴》《風聲》《一九四二》《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等一系列鼎鼎大名的影視劇美術與服裝造型都出自他之手,更憑借《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他涉獵眾多藝術領域,攝影也是其一,貫穿其藝術生涯。“在我的生活中,攝影師角色的占比至少是百分之四五十,幾乎是比例最大的。通過攝影,我得以關注當下的世界,并從世界攫取能量,進而深刻地影響其他方面的藝術創作。” 日前,其最新攝影隨筆集《凝望:我的攝影與人生》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分為美人、櫥窗、眾生、異境四個篇章,收錄跨度近四十年的百余幅攝影作品,展示了其作為攝影家的存在與多姿多彩的人生。近日,葉錦添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圍繞新書講述了攝影背后的故事,并深度解讀其攝影作品與攝影理念。在葉錦添看來,攝影并不是一種創作,而是一種洞見,一種神圣的窺探,攝影不是單方面的,而是攝影師與世界之間的彼此凝望、彼此回應、彼此交流。 “我其實很早就很希望以一個攝影家的身份來跟觀眾見面” 中國藝術報:您是攝影科班出身,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高級攝影專業,藝術之路可以說是從攝影開始的,與攝影結緣得益于哥哥送您的第一部相機。在攝影之前您的繪畫也很出色,當時為什么選擇走上攝影之路而不是美術之路? 葉錦添:早期喜歡攝影還是跟我哥哥有點關系的。我很小的時候,就跟著他畫連環圖。再后來他很快有了自己的影樓,開始攝影師的工作,我們覺得他很酷,可以義無反顧地找尋自己的路,所以很想像他一樣。那時候他借相機給我用,我就開始拍。校園時代的我一直困在自我空間里,與我渴望親近的世界產生距離,我急切地想打破它,攝影給我了一張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站在旁邊觀察的門票,可以窺視我感興趣的人們是怎么在那個地方生活與發光,于是漸漸開始產生了對攝影的興趣。 中國藝術報: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您拍攝的攝影作品應該不計其數了,什么樣的人或場景可以進入您的攝影視野?《凝望》攝影集中的作品是以什么標準選入的?出版這部攝影集的初衷是什么? 葉錦添:和我從事的工作相關,因為要奔走于各個片場,有時候是專門去拍,有些是在街上拿著相機走,就好像獵人一樣,看到覺得有趣的人或事物馬上取景拍下來。就這本書來說,挑照片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你看到很多很好的照片,同一個場景的其實有很多張,像王祖賢、周迅好幾張都很好,我們一定要挑出一張來,這是最難的。因為我很想把我的照片選擇到一個系統里面,希望能讓讀者看到一個攝影師的模樣,最后其實還是出現了幾個系統。 我之前還有一本旅行攝影集《流白》出版,收錄了非常多的照片,我其實很早就很希望以一個攝影家的身份來跟觀眾見面,但后來太忙了,嘗試了好多種其他藝術種類。我的其他書里也經常有攝影作品出現,看到的人覺得我攝影還不錯,但我覺得我在觀眾心目中還沒有變成一個攝影家,所以開始整理這本書,讓觀眾看到我純攝影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有一個獨立的攝影家的品質在這本書里邊。 《凝望:我的攝影與人生》 葉錦添/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24年3月出版 “我是真實的瘋狂信仰者,攝影不應該拍人人每天都在看的東西” 中國藝術報:您說您的哥哥拍攝的人很“美”,而您拍出來很“丑”,拍攝時希望能抓到讓您震撼的感覺。您還曾說一直在攝影里追求真實,隱藏在拍攝對象背后的才是您真正想要的。何為真實?真實為什么不能是“美”的?您通過攝影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么? 葉錦添:其實我這樣說是反諷。因為很多人拍照都會把自己美化,尤其現在連手機拍照都在美化,我感覺這樣的照片沒有辦法提供真實的震撼力。你看我拍的照片,都不是拍攝對象準備好以后給我拍的,也都不是在他(拍攝對象)的常態下拍的,他的情緒有種內在的不確定性,甚至有一點超現實的維度,是平常不會看到的他的那一面。像《周公子》周迅這張不可能再重復了,《桂綸鎂》這種可能走得更遠,真是獨一無二的。 我是真實的瘋狂信仰者。比如《靈在》這張照片,荒野里,一只狗望著一個廢棄的舊沙發。畫面看起來有點超現實,但是它又是真實的。它不是那么簡單的一只狗跟一個舊沙發,狗跟沙發會引起我們想到很深沉的人的存在的關系,比如沙發是不是小狗的主人用過的,小狗是不是看到它的主人正坐在沙發上,沙發代表著什么,狗是什么身份,等等,照片會讓人產生很多聯想,瞬間它就超脫了眼前的兩個事物,亦真亦幻。你看《冥海》這一張,好像有一個古怪的動物漂浮在海面上,后面還有船。但其實它是一個廢棄的碼頭,只是在我的照片里面把它拍成了一個海怪。所以可以這樣說,拍攝的時候,我賦予了這個地方另外一個想象力,另外一種質感。 中國藝術報:這確實需要很強的想象力。書中第一部分《美人》篇展示了很多人像,提到要拍攝出內在靈魂的樣子。像您剛剛提到的《周公子》《桂綸鎂》,拍出了和大眾認知中不太一樣的兩位女演員。為什么會拍這種偶然性的帶有陌生感的瞬間? 葉錦添:其實也不是偶然性的,拍之前我會和她們溝通。“葉錦添+桂綸鎂”,你說我可以做出什么東西來?我也可以拍一張很漂亮的照片,也可以拍一張很特別的照片,但我就想拍一張可能大家都沒有想到過的。 那時候我已經拍過一些不太常態的照片,拍桂綸鎂這次是為雜志拍的,我們拍到她淚流滿面。她很美,我就把她的頭發弄得很卷,設計了爆炸頭,穿一個古裝,效果就有一點不太常態。后來讓她做各種動作,她很放松。我就說,哎,你可不可以哭呀,她就突然間哭了起來,我覺得這樣更美,就一直拍。有一張是閃光燈打過來,剛好做成這樣眼睛半睜半閉的效果。那次拍出來很多照片真的很美,但那種美可能還是一個常規范圍內的,沒有看到她的精神性。而這張不太講究她是什么樣子,眼睛半開半閉,手把嘴捂住,透露的信息量就會很大。大家都知道她是很美的,所以不用拍太多,她還沒有拍過這種不那么美的,當然她也很接受。 比如《周公子》,這個就很“周迅”,你想想她就是這樣的,精靈古怪的,當然現在已經成熟了。我跟她合作很多次,對她比較熟了。其實這種拍攝是對象本身很有趣,如果是木頭人,你跟她再熟也沒用。人跟人的精神世界是有參差的,尤其是攝影師跟被拍者,有時候連續拍十年都很有趣,因為她一直都有東西、有不同的感覺提供給你,她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這樣的。 中國藝術報:《櫥窗》篇展示了即興捕捉的城市街頭風景,提到櫥窗更像一個靈魂展示自我的地方。為什么喜歡拍櫥窗? 葉錦添:其實櫥窗不僅僅是物理上的櫥窗,它是通過一個框去看世界。櫥窗的意思是裝,把一個東西裝到一個地方里面去,像一個印章。比如《巴黎女人》,這張給我的印象最深,為什么呢?畫面里是一個物理上的櫥窗,它是一個藥房,卻放著一個模特,我覺得很奇怪,就把藥店的那部分裁掉了,拍攝了模特和街道之間的關系。 櫥窗有些是精心設計的,很漂亮,像第五大道那種,但是有些櫥窗是一些雜亂的垃圾堆,店里沒有營業,或者還在營業但是亂擺,很多店都是這樣。我拍了很多照片帶有這種零落感,這種零落感我覺得很真實,代表了那個主人已經不太計較要怎么弄。以前或許弄一個背景,打扮得很漂亮,現在他已經不計較了,松散了,松散的時候我反而看到他正常的狀態。就像我剛才講的,你(拍攝對象)對著我笑,什么都是完美的,拍出來不完美的地方我再幫你修圖,這不是我喜歡的,我更喜歡真。 中國藝術報:《眾生》篇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您拍明星,也拍普通民眾,切入人間真相,比如孟加拉國貧民窟的小孩、修船廠的童工、香港馬路邊上的女工等,這些照片非常真實,同時又有畫外之音。這些現實主義攝影或者說紀實攝影對您來說意味著什么? 葉錦添:真實的是比較接近攝影本義的,攝影的功能是記錄當時的感覺。你看《門前鐘聲》《站在角落的男人》這些照片,我覺得比紀實攝影已經又深了很多,它有情緒,有對世界的包容力,有人文情懷,有文學感在里面,幾乎可以就此寫一篇文章談孟加拉女人跟男人的關系。我覺得“眾生”更接近我的攝影理念,希望更多地呈現人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段時間,攝影到達了高峰,因為看到的東西是非常震撼、非常殘酷的,那一瞬間你會感受到很大的沖擊力。所以攝影見證了一些真正發生在地球其他地方的事情,發揮了最大的影響力,現在可能已經沒有辦法跟那個時候比了。現在看視頻,比如房子倒下來,可能已經沒有特別的感覺,因為電影等很多其他東西會影響你,導致你對真實越來越沒有感覺。而且現在也缺少那樣勇敢的記錄者。面對現實世界,如果要篤定地用鏡頭去記錄,這是需要一些英雄主義情結的,攝影師必須沖在最前面。 中國藝術報:您剛說您喜歡零落感,這更突出地體現在書中《異境》部分,很多作品主角是廢棄之物,為什么您會特別注意去發現這些常人不會看到的地方,不被關注的角落是否存在著另一個更真實的世界? 葉錦添:這些是攝影應該做的事情,攝影不應該跟著大眾去拍一些人人每天都在看的東西。人家看到你拍的真的東西會有所感受,如果看到你拍的說我羨慕你,你那么漂亮,臉上連一點塵埃都沒有,攝影給世界一個這樣的東西,這有什么意義?比如《殘色》這張,拍的這株甘藍雖然很漂亮,也很殘敗,可以看出它有經歷、有時間。我在拍攝時,常常會看到不同維度的世界,其實很多人都會看到,只不過他講不出是什么,攝影其實是拍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驚詫瞬間。 攝影是一場現實與真相之間的時間旅行 中國藝術報:時間和空間一直是您關注的焦點,之前您談到在您的觀念里時空不是線性的,而是點狀結構的,真正的世界就好像天上萬千顆星星同時存在。談一談您怎么看待攝影作品中的時間和空間關系。 葉錦添:攝影的時間跟空間一般來講就是一個具體的點,即時間是幾點、在哪里拍的這個照片。很多照片可能沒有名字,但一定要有這個信息。但在我的理論里,時間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復雜的網絡,時間是究竟在發生什么事情。這句話不是說物理上發生什么事情,重要的是精神上發生了什么事情,是整個世界是如何變化形成現在的樣子的。我的時間是運動性的,是有內容的,是多維的、無孔不入的。攝影不只是記錄物理時間的部分,更是通過人類的心理時間完成的,它記錄的不只是片刻的時間,更記錄時間的深度,由此攝影變成了一條穿透時間的通道,猶如一場現實與真相之間的時間旅行。 空間又分空間與無空間,無空間就是一個在心里面的空間。像我拍的那些照片,明明是一個廢墟,為什么把它拍成了一個海岸?因為我心里面感覺到這是海岸,我把我心里想的拍出來,照片里就會提供這樣的影像。很多攝影師都有屬于他個人的作品,其實都有他的“臉”疊印在照片中,你沒辦法講清楚,他就是會在那一刻那一角度去拍,那就是他的特色。比如森山大道的作品,一看那就應該是他的照片,你會從中看到他的“臉”。 中國藝術報:我想找一幅照片請您來解讀其中的時間和空間,比如這幅《垃圾廣場》,拍攝于孟加拉國,人們的生活被垃圾包圍,照片里一大片垃圾,人群在上方三分之一處并不完整。 葉錦添:這張照片里空間的意味很多,就是人究竟為什么會活在這樣一個空間,而且很多小孩子也這樣生活。在我看來,攝影非常需要直接表現現實主義的內容,讓更多人知道當下真實世界正在發生什么,去思考更多深刻的問題。現在每天廣告都講理想世界,究竟理想世界在哪里?如果看到這張照片,就會明白世界其實是多種多樣的,有很理想的,也有很不理想的。小孩子跟垃圾場不應該出現在一起。時間和空間本身是有一種力量的,這種敘述性的照片,我用了很多藝術的構思、美術的品位去確定它的構圖,比如這片垃圾場的上方是一些很爛的房子,我就不拍它了,我只拍到人群這兒,從照片里你只看到人和無盡的垃圾。照片的時空很清楚,但它其實不只是孟加拉的,而可能是很多地方的,它影射的不只是單一的某一個地方、某一個時間,它影射整個人類的狀況。它的價值就在于提醒了我們在很美好的地方之外還有很多殘酷之處。 中國藝術報:您一直倡導新東方主義,重新以東方人的角度去觀看世界,產生不一樣的文化價值。這在影視和舞臺藝術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攝影中怎么更好地突出新東方主義理念? 葉錦添:剛剛我講攝影的時間和空間其實還是屬于我認為的東方看時間的方法。在西方,會很辛苦搞一個時鐘出來,確定一個標準,用一秒一秒或五厘米五厘米這樣確切的數字去丈量世界。在中國不是這樣,講的是整個空間,我們不像西方一定要用物理上站得住腳的標準去描述一個東西,而是形而上地去看待它。形而上有什么不同呢?它會抵消很多物理上的限制,不會去講某個具體的事物。中國藝術也因此不同,比如很多山水畫畫的是心中的山,而不會把西方物理上的那座山畫出來。攝影也是這樣,西方是講求聚焦的,要把焦點拍得很清楚,你看我的照片很多都避開了焦點,我會把鏡頭慢慢拉開,畫面里就會看到其他東西。這在我的很多電影作品里也有體現,本身是一種形而上的處理方法。 世界上各種事物都有“眼睛”,它會給你眼神的回應 中國藝術報:這本書為什么取名《凝望》,“凝望”有哪些特別的內涵? 葉錦添:第一個原因是我的好多照片都講到眼神,你能從中看到很多“眼睛”也在看著你。另外一個是因為我自己對攝影的看法,每個攝影師都是有凝望的,都是用心在他看見的東西上,他是有選擇的,有感應他才拍,他的拍攝對象也會回應他。世界上各種事物都有“眼睛”,攝影師看這個世界,它們也在看著攝影師,看著我們。當你拍攝時,中間會有一個世界萬物接受你的訴求的過程,“我現在要拍攝你了,可不可以”,“好”,它有個方法卡住你的相機,比如忽然間有只狗經過,停下讓你拍照,它讓你拍了,就是它給你的回應。攝影不是個人的行為,攝影是一個交接的行為,這不是你單方向的,你的拍攝對象會有眼神的回應。比如《蟲鳴》這張很明顯,看這張照片,你會感覺聽到有蟲在叫,它是有聲音的照片,有好多個眼睛跟你回應。這張《消失的佛像》,你會覺得有一個東西在看著你,你也看著它。所以凝望的涵義也很深,它是攝影師跟照片的關系,跟對象的關系。照片之所以變得有價值,是攝影師跟世界做了一次通靈,忽然間溝通了一下,才創作出來的。而其他人是看不見這個影像的,怎么拍都拍不到的,因為它沒有給他Pass(通行證)。 中國藝術報:拍攝時您跟世界之間彼此回應,當時會想到什么? 葉錦添:沒有,全都是直覺的,到某個點那就沒法想,想那就拍不出來了。就像煮飯一樣,你看那些好的廚師,也不知道是怎么煮的豆芽的熟度剛剛好,他是怎么做出決定的,一定是那個豆芽給了他機會,豆芽回應了他。這種默契就是他們真正的藝術的技巧。有一些作品很生硬,就是因為他沒有處理好和拍攝對象之間的關系。 中國藝術報:像您剛剛比喻,食材跟廚師之間互相呼應做成了一道美味,美味的最終意義還是要顧客、食客去把它吃掉,品嘗這個美味。您對您的攝影作品的觀眾有哪些期待呢? 葉錦添:因為審美各有不同的緣故,你不能以大眾的說法來決定自己的作品好不好,他們可能不知道你要表達什么,即便是相同藝術品位的人看,你都不能全部聽他的,因為他跟你是不一樣的,他的世界跟你的也不一樣。所以做藝術很難靠別人去確定自己作品的好壞,你要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藝術是很微妙的,你要非常強大,非常優越,非常快又非常慢,要熬得住。 我想用攝影來跟觀眾進行一些交流,嘗試能一點一點聊進去。因為電影更復雜,牽扯到很多外在的影響,而攝影比較簡單,就是我跟相機而已,談到最后我可以把所有的原理講清楚。我也希望觀眾可以去放開一點去看這本攝影集,對我的作品能多接受一點、多明白一點,我覺得如果讀者看得懂的話,對他們是有幫助的。來源:中國藝術報2024-09-15
-
河北有多美——“大好河山”美麗河北攝影展開幕6月28日,河北有多美——“大好河山”美麗河北攝影展在石家莊美術館開幕。 本次展覽作品從8300多件攝影作品和170多件視頻中遴選而出,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3大板塊展出。精選的300幅攝影作品通過美片大片、衛星影像、巨幅長卷、裸眼3D、裝置道具等多元呈現,從不同角度詮釋了“河北有多美”。 開幕式上,河北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史建偉表示,希望通過舉辦此次展覽,展示河北大地高山大河之壯美、文化積淀之深厚、建設發展之蓬勃,讓更多人了解河北、熱愛河北,為“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提供影像支撐。 河北省攝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汪素芳介紹了“大好河山”美麗河北主題攝影活動的開展情況及展覽籌備情況。 主題攝影活動自今年2月在張家口市大境門廣場啟動以來,河北省文聯、省攝協與各市縣文聯、攝協協調聯動,組織重點骨干作者深入全省各地近300個點位持續開展創作,推出了一大批優秀攝影作品。衡水市攝協主席康同躍、承德市攝協主席于磊、容城縣攝協主席薛志勇代表全省攝影家發言。 本次展覽由河北省委宣傳部、中國藝術報社指導,河北省文聯、省攝協主辦,河北各市文聯、各市攝協、石家莊美術館、河北省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數據與應用中心協辦。展覽期間同時開展了研討交流和各種分享活動。為配合本次展覽,河北省文聯、省攝協同步推出了大型畫冊《河北有多美——“大好河山”美麗河北攝影集》。來源:中國藝術報2024-09-15
-
墨界——陳征風光攝影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開幕式現場 7月14日,攝影家陳征的風光攝影作品《墨界》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匯集了陳征近十五年創作的60余幅以黑白寫意手法描繪大自然風光的作品,展現其對風光攝影的思考與實踐。這些作品憑借獨特的視角和精湛的技藝,生動記錄了世界各地自然景觀,作品中的山川河流、云霧樹石,既蘊含著中國古代文人的趣味和胸襟,又不失當代山水攝影的情懷和意蘊。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潘義奎,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李樹峰,中國攝影家協會原顧問朱憲民,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九屆副主席柳軍,本次展覽藝術顧問、新繹美術館館長張子康,本次展覽策展人、大理國際影會藝術總監鮑利輝,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名譽主席任國恩,副主席范小強、朱洪宇,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主席徐波,中國攝影收藏學會主席蔡元等出席開幕式。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潘義奎致辭 潘義奎在致辭中表示,《墨界》不僅是一次視覺藝術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探索和藝術實踐。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和深邃的文化內涵,展現了陳征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精神的現代詮釋和創新,體現了陳征在藝術創作上的廣闊視野和深刻洞察,呈現了陳征對中國傳統美學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以及在藝術創作上的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策展人、大理國際影會藝術總監鮑利輝致辭 鮑利輝在致辭中提到,陳征是大理國際影會推出的優秀攝影師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內涵和獨特的藝術視角,捕捉了自然風光的精粹,將攝影藝術的無限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墨界》是陳征對攝影藝術的一次深刻探索和創新實踐,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領略到攝影藝術的獨特魅力,感受到攝影藝術與自然風光的和諧共鳴。陳征致感謝詞 陳征在致謝時分享了創作理念和思路,他說:“通過黑白的演繹,將自然世界的復雜和多樣化化為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畫面,展現出更加深沉、悠遠、富有張力及印象主義的影像。摒棄色彩的繽紛,選擇用黑白的光影,探索寫意和印象派藝術的可能性,賦予表現力的攝影風格是向當代藝術發展的暗示”。《墨界》陳征黑白風光攝影作品新書發布 《墨界》陳征黑白風光攝影作品新書同期發布。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墨界》序言作者林路,中國攝影出版社總編助理徐靜為新書揭幕。展覽現場展覽現場 展覽由段岳衡、鮑利輝精心策展。展覽現場采用開放式的空間設計,巧妙的布局讓展覽的觀看更具靈活性。專業的燈光布置、精致的輸出制作,營造沉浸式的觀看體驗。《墨界》攝影展不僅是攝影家個人作品的呈現,更是以其深邃和簡約的美感,展現攝影的經典魅力。這些影像在黑與白之間的對比中,構成了一場絢麗的視覺交響,簡潔而深刻地表達出自然之美,簡單樸素卻又蘊含著無窮的意境。正如序言中所說,《墨界》的主題是人和自然的關系,陳征表現出了天人合一的態度和觀點,且選擇了中國古代文人“墨分五色”的修辭手法。“氣韻生動”所營造出的曼妙意境,足以邀請觀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研討會現場 開幕式結束后,“從陳征作品看中國當代山水攝影”主題研討會舉辦。與會嘉賓認為,陳征的作品在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墨界》攝影展由大理州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大理國際影會主辦,深圳星圖影像文化有限公司承辦。據悉,本次展覽將展出至7月26日。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2024-09-15
-
從小孔成像到攝影精品 跨越2400年 120個名額等你來拿厚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碰撞無限可能的青春影像第六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在墨子故里滕州啟動 2400年前,墨子最早提出光沿直線傳播, 發現了“小孔成像”原理,被稱為“攝影光學之父”。 2400年后,第六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落戶墨子故里——山東滕州,向墨子致敬,厚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以青春影像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啟動儀式現場 8月6日,由中國攝協、山東省文聯、棗莊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第六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在滕州市博物館啟動。中國攝協副主席、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福建省攝協主席潘朝陽,中國攝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陳瑾,山東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于惠東,山東省攝協主席范長國,棗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韓驚濤,棗莊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景龍,棗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夏敏高,滕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康鳳霞,北京攝影函授學院院長、中國攝協青年攝影委員會秘書長張希紅,滕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開峰,滕州市政協黨組成員張子玉,滕州微山湖綜合旅游區黨工委書記、微山湖濕地管委會主任宋捷,滕州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趙曰祥等出席啟動儀式。領導和嘉賓共同啟動第六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 張雙雙 攝 第六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以“青春無界 影像無邊”為主題,設立紀實類、創意類、風景類、青年生活方式類、“中華善城 現代滕州”特設主題等五個單元,面向所有具有中國國籍、年齡在14-44周歲,即198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之間出生的攝影師、攝影愛好者征集攝影作品(單幅、組照不限)和短視頻作品(時長限5分鐘以內,主創人員不得超過4人)。其中,青年生活方式類主要征集以客觀方式記錄和表現青年人職場、旅行、社交、時尚、國風國潮等生活百面的影像。“中華善城 現代滕州”特設主題聚焦“中華善城 現代滕州”和“墨子魯班故里 濕地紅荷之都”城市品牌,征集反映滕州產業發展、城市建設、鄉村振興、自然風光、人文風情、時尚生活等內容的影像作品。參與者可通過中國攝協征稿平臺、圖蟲App、500px攝影社區等進行投稿,截稿日期為2024年12月31日。 陳瑾表示,第六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來到滕州,是攝影藝術的逐本溯源,是青春影像與中華文明的美麗碰撞,既能弘揚墨子在光學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和歷史貢獻,也能進一步拓展全國青年攝影大展的文化內涵。期待廣大青年拿起手中的相機,用青年的視角去發現、去記錄、去表達,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 于惠東表示,本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將會進一步激勵青年攝影人,始終充滿蓬勃的朝氣和創新的銳氣,勇于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敢于面對科技賦能藝術創作新挑戰,不斷探索影像新的表現形式、創作手法、傳播方式,不斷開創攝影藝術發展的新局面、新境界。 棗莊市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秀美的自然風光、蓬勃發展的產業經濟,構成了一幅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自然生態與現代都市和諧共榮的美麗圖景,為攝影藝術提供了獨特視角和生動素材。韓驚濤希望借助此次全國青年攝影大展,進一步加強墨子光學思想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的宣傳研究闡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厚植攝影藝術繁榮發展的土壤,努力打造攝影文化交流傳播新高地。 第五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入選作者袁寒松表示,廣大青年攝影人將以本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為契機,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關注時代主題和人民需求,探索創新多元的影像語言,融合應用前沿科技,以滕州城市之小孔,呈現中華盛世之萬象,期待青春力量書寫出更絢麗的時代華章。 全國青年攝影大展是中國攝協凝聚青年攝影人才、推動青年攝影工作的品牌活動,以青春、多元、創新為理念,致力于培養、推介才華橫溢、多元開放、獨立創新的青年攝影人,展現并推動他們的藝術創造與原創精神,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五屆,累計吸引近6萬名青年攝影人熱情參與,為中國攝影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從2011年首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亮相,到導師制培訓深度指導創作項目,從征稿分類不斷靈活開放引領攝影創作方向,到青年攝影論壇激情奔放碰撞出青春和夢想,全國青年攝影大展見證、助力眾多攝影人不斷成長,走向成熟。 本屆大展由中國攝協青年攝影委員會、北京攝影函授學院、山東省攝協、棗莊市文聯、滕州市委宣傳部、滕州微山湖濕地管委會承辦,滕州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微山湖濕地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第六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啟動儀式與會領導和嘉賓合影 張雙雙 攝來源:中國文藝網2024-09-15
-
李廣慶攝影作品欣賞作者簡介:李廣慶,中華現代文學藝術促進會攝影家委員會顧問,香港攝影報特邀記者、中國攝影藝術家聯誼會會員,曾多次在報紙、網站等媒體發表作品三百余篇。奇鳥(一)奇鳥(二)2024-09-15
-
林臏攝影作品欣賞(太行山選登 一)林臏攝影作品欣賞(太行山選登 一)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