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阜陽教師苑祝標散文集《潁水燭光》出版近日,安徽省阜陽市高級教師、南國文學社簽約作家苑祝標散文集《潁水燭光》,由中華書籍出版社出版。這是其近年來與文學結緣、勤于筆耕的一個喜人收獲。為喜迎二十大、同心向未來,慶祝新中國成立73周年,苑祝標在即將知天命之年,從近年來發表的散文、隨筆中整理出73篇文章,共19萬字,匯編而成《潁水燭光》一書。本書共分五輯,第一輯“煙火鄉愁”,共有14篇文章,主要涉及鄉情、鄉愁和愛情、親情等;第二輯“校園星光”,共有15篇文章,主要是歌頌教育系統的模范校長、優秀教師等;第三輯“詩意紅燭”,共有15篇文章,主要是作者對教育教學中的師生情誼,進行點點滴滴的回憶和記錄,充滿著詩情畫意;第四輯“風月流年”,共有16篇文章,主要是對自然風光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身邊經歷的人和事,進行描寫抒情,慨嘆時光易逝;第五輯“文海拾貝”,共有13篇文章,主要是記錄近兩年來與文學結緣、尋求心靈家園的一些往事和心得體會等。苑祝標,筆名溪水頑石、教書匠老苑,70后人,90年代中師生,高級教師,中共黨員,系安徽省優秀鄉村教師、鄉村首席教師,市優秀德育教師、宣傳工作先進個人,區骨干教師、優秀教師。現為中國散文學會、西部散文學會、安徽散文隨筆學會、神州文學學會、南國作家學會會員,青年文學家理事會理事,南國文學阜陽分社社長、簽約作家。其作品散見于《中國教師報》《西部散文選刊》《神州文學》《青年文學家》《黃河文藝》《安徽青年報》《安徽教育》《廣東文學》《阜陽日報》《中國作家網》等多家報刊平臺,偶有散文、詩歌、新聞等獲獎,作品入選若干文集。著有詩歌集《溪水·頑石》、散文集《潁水燭光》,個人公眾號“溪水紅燭”。苑祝標躬耕教園卅余載,無問西東兩袖風,育得桃李爭榮。憶往昔,三十多年前,追恩師之影,懷揣夢想入殿堂。十九齡為“孩子王”,實謂“教書匠”。本是一大國工匠,精雕細磨、精益求精,教學豈敢半點馬虎?愛生如子、以校為家,風雨兼程、雖苦猶榮,忙得不亦樂乎。然初心不改來時路,幾經嘔心瀝血,留守兒童見成長。現如今,鬢發雖如雪,廉頗尚未老。三十功名塵與土,扎根鄉村情未了。非典之年,獲評一級教師。時隔十五載,日積月累、好事多磨,高級職稱終通過。潛教書、靜育人,知敬畏、明警示,擔首席教師之使命,當鄉村麥田守望者。杏壇發余熱,桃李春意鬧,惟“四有”教師路漫長!苑祝標自14歲時始寫小詩,1991年讀師范時在《少年文史報》發表處女詩《溪水?頑石》。工作之余,時舞文弄墨,堅持撰寫新聞、通訊、詩歌、散文、隨筆以及教育教學論文等方面文章,偶發拙作千余篇。近年來,作者由以前撰寫新聞、通訊到轉由散文、詩歌等創作,先后在《西部散文選刊》《神州文學》《廣東文學》《安徽青年報》《阜陽日報》《潁州晚報》《中國作家網》等報刊平臺,發表400多篇(首)散文、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曾被西散南國文學平臺評為2021年第一季度散文類排行榜“十佳杰出創作者”,4次榮獲南國文學特殊貢獻者、優秀社長、詩刊優秀工作者、優秀作家等稱號,3次榮獲南國平臺主辦的“建黨100周年”和“走進西藏”征文等活動大賽獎項。“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近年來,苑祝標在文學創作中的成長經歷,得到了中國西部散文學會主席、《西部散文選刊》主編劉志成,中國作協會員、阜陽籍作家韓光,南國文學作家學會主席、總編盧小夫,《西散南國文學》《蘭娟雅苑》主編若蘭,《神州文學》主編李廷賀,《青年文學家》秘書長李曉玲,《生活短笛》主編張輝平,《潁州文學》主編肖龍,《書卷文苑》主編劉若華,《牧言詩歌》主編秉周,《阿拉善文學》主編駱駝先生,《金秋文學》主編王孝付等許多作家的熱情鼓勵和厚愛,得到了恩師宋萍、王偉、王傳勛等一些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得到了高級教師、校長程思國欣然為本書題寫書名,還有一些同事、同學、家人和未曾謀面的文友等眾親們的關注與關心,在此一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教學是主責,文學是副業。因日常工作忙碌,苑祝標深感這些文稿由于成稿時間不同,來不及字斟句酌,難免文筆稚嫩、語言粗淺,部分內容存在重復之嫌,敬請各位老師、文友批評指正!但這些文稿,卻都是其“我手寫我心,我心歌頌黨”的心靈流露和汗水付出,真實、樸實,正能量、接地氣,權作是給予作者年近半百、筆耕不輟的一個肯定和禮物吧。作 者 簡 介苑祝標,網名“溪水頑石”,鄉村教書匠,現為中國西部散文學會、安徽散文隨筆學會、神州文學學會、中華現代文學藝術促進會南國作家學會會員,西散南國文學社編委、阜陽分社社長,南國文學、神州文學簽約作家。作品散見于《中國教師報》《西部散文選刊》《神州文學》《黃河文藝》《安徽青年報》《廣東文學》《西散南國文學》等省內外多家紙媒和微刊上,有部分作品獲獎并被收錄到相關散文和詩集里。人生感悟:休閑時,寫寫詩,一字一句,都是真情;清醒時,喝喝酒,一杯一瓶,皆是珍品;糊涂時,睡一宿,一夢一魘,滿是寬容 。2024-09-19
-
許志新著的《縣級黨校自主選學與科研咨政探索實踐》一書出版近日,由中共河北省磁縣縣委黨校原常務副校長許志新著的《縣級黨校自主選學與科研咨政探索實踐》一書由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該書總結了河北省磁縣縣委黨校十多年來在創新干部培訓工作方面,大膽探索創建的全省首家“干部學習超市”,并通過不斷拓展、完善、提升,創辦了縣級黨校培訓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條干部自主選學新路子。與此同時,該縣黨校積極開展科研改革,注重縣級黨校科研的重點向社會調研轉變,并由黨校小科研向全縣干部大科研的轉變,創辦縣級干部學習論壇,搭建了廣大干部積極調研、思考、獻策的大平臺,科研咨政取得顯著成效,探索出一條縣級黨校科研咨政新模式。許志新同志從黨校工作崗位退下來后,多次場合被干部提起干部學習超市和干部學習論壇的創辦和受益,期盼怎樣用資料的形式留存下來。多種因素使許志新萌生了編寫出書的想法,把他十幾年來在黨校工作的有關情況進行系統整理,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總結成比較系統、有規律的文字,輯印成冊,一來使資料總結留存,二來便于借鑒和交流。該書著重就創建提升磁縣干部學習超市和搭建磁縣干部學習論壇大平臺兩項工作的創新、實踐方面,收錄了在探索過程中的一些領導講話、總結報告、媒體報道、調研報告、科研文章、活動快報、文件通知、學習體會等文章。該縣黨校十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工作探索和成效,是踐行黨校“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具體行動,是實踐黨校初心的成功范例。中共河北省委黨校原常務副校長劉忠昌在序言中指出:《縣級黨校自主選學與科研咨政探索實踐》一書,是許志新同志擔任磁縣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期間所做工作的真實記錄。通讀該書,不僅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磁縣黨校在探索干部自主選學與科研咨政工作的發展歷程與脈絡,而且對于如何辦好縣級黨校也有不少啟示。他也希望有更多的黨校工作者,能夠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研究黨校辦學規律,努力在新時代和新的起點上推進黨校事業實現新的發展,開創新的局面。作者簡介許志新,河北省邯鄲市磁縣人,生于1963年4月,1982年8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中央黨校本科畢業,高級政工師。1982年8月縣勞動人事局參加工作, 1985年12月調入縣政協工作,先后任縣政協副科長(副科級)、辦公室副主任(正科級)、綜合辦公室主任。2002年8月調任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黨總支書記,享受正處級待遇。多年來從事機關文字材料和宣傳報道工作,起草和撰寫的領導講話、調研報告、理論文章、經驗材料、新聞報道、評論等材料200多萬字。曾任磁縣政協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二屆政協委員,中共磁縣第九屆、第十屆縣委候補委員。許志新曾多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模范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還連續十多年被縣委、縣政府記“三等功”,2007年獲評邯鄲市委“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2008年、2009年連續兩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磁縣發展功勛銅獎”,2009年、2012年兩次被邯鄲市委、市政府記“二等功”。2024-09-19
-
【文化動態】廣東女作家李婷散文集《彭蠡流韻》出版中華現代文學藝術促進會南國作家學會理事、《中國現代文化報》編輯、廣東女作家李婷創作的散文集《彭蠡流韻》,日前由團結出版社出版,全國新華書店經銷。 《彭蠡流韻》共分為五輯,計23.7萬字。本書著重點落足于江西彭澤婆家,以委婉的筆調將千年古縣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在《彭澤散筆》《鄱陽風韻》中淋漓展現。喜歡走南闖北的她,飽覽大好河山,盡錄《尋古攬勝》。親情、友情是說不完道不盡的永恒話題,李婷的情感世界多在《血濃于水》《別樣風采》里纏綿繾綣。這是她繼散文集《圭江流韻》出版后的第二部著作,具有較強的可讀性,著名作家憨仲在其序言中對本書給予了高度評價。李婷,廣東省東莞市人,籍貫:廣西北流市。現為《中國現代文化報》編輯、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中華現代文學藝術促進會南國作家學會理事、東莞市作家協會會員、九江市作家協會會員、世界漢語文學作家協會會員、《東方散文》雜志編委兼總編助理、《海河文學》雜志副主編。先后在《西部散文選刊》《東方散文》《海河文學》《渤海風》《文學月報》《青年文學家》《西南作家》《西南文學》《東莞文藝》《旅游散文》《世界漢語文學》《臨沂日報》《淄博日報》等報刊發表作品二百余篇。曾在全國各種文學大賽中榮獲等級獎項20余次,其中,散文:《水般的母親》在首屆“海河杯”全國文學大賽中榮獲一等獎,《畹町感懷》榮獲全國第二屆酈道元山水文學大賽一等獎,《曲江洗禮》榮獲首屆“曲江海洋杯”全球華語散文大賽二等獎,散文集《圭江流韻》榮獲第二屆國際東方散文獎一等獎,2020年6月被“中華現代文學藝術促進會”“中國現代文化報刊管理出版社”“北京寫作學會文化藝術促進會”“315消費文化網文化頻道”聯合授予第二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榮譽稱號。2024-09-15
-
《心田留與子孫耕》是職工素質教育好“抓手”當代傳世家訓《心田留與子孫耕》,是一個年逾古稀老人,專門寫給自己孫子一個人讀的“私房話”,作品因其角度獨特、感情真摯、內容詳實、思想深邃、語言通俗、實用性強,得到社會廣泛關注,被譽為是“一部極具教育價值的當代家訓”,是“一個人從心靈里流淌出來的充滿鈣質和維生素的一種能養人的書,是一部人生教科書”。如今,網上搜索,可以看到許多讀者,寫了眾多讀后感言,對這部書給予很高評價。而且,還有一些單位,把這部書作為提升職工素質的特選讀本,被廣泛采用。如龍江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率先在龍江鎮青華社區、縣中醫院和縣作家協會,專門組織了《心田留與子孫耕》讀書報告會,還讓讀者都寫了讀后感。 《心田留與子孫耕》的確是一部閃爍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光芒的新作,作者用自己一生的經歷,結合自己對人生感悟,告誡自己的小孫子如何走上人生成功之路。作者以生動優美的語言,對古今中外至理名言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詮釋,對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作出了精辟的分析;并融入了現代科學創新理念。筆法由淺入深,哲理融會貫通,從怎樣培養定力、把握青春、如何刻苦學習、提升人格、提高素養以及結交朋友、婚姻、擇業等36個篇章,對子孫提出一系列處世的建議。出發點是寫給自己孫子的家訓,落腳點卻是關心整個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具有普世價值,所以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黑龍江省龍江縣委宣傳部退休的老部長趙鐵勝先生曾在《鶴城晚報》撰文寫到:“房國東同志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寫出最痛徹的人生體驗——《心田留與子孫耕》,用這部豐厚的精神財富養育連綿的子孫,實在是難能可貴。作者雖然是寫給自己孫孫‘一個人看的’家訓,但依我看,它有普遍的借鑒意義,它是部閃爍著核心價值觀光芒的新作,是關心下一代最現實的一部教科書。”《心田留與子孫耕》無疑就是一部把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生活細節、可以涵育人心的優秀作品,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注重家風建設,傳承、普及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具體“抓手”。(林臏)2024-09-15
-
著名作家陳瑞紅《漢之始祖劉邦》一書正式出版《漢之始祖劉邦》書籍 (記者 許順喜)近日,由我國著名作家、漢文化研究學者陳瑞紅編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的《漢之始祖劉邦》一書在京正式出版。此書共分4卷,210集,200多萬字,書中首次詳細講述了劉邦充滿傳奇的一生,也是陳瑞紅先生歷經28年的心血之作。 漢高祖劉邦是大漢帝國的開國皇帝,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他建立的大漢帝國對后世中國影響極大。如漢族、漢字、漢語、漢文化等這些稱謂都來源于大漢帝國。史學大師呂思勉先生稱劉邦為“漢之始祖”。英國史學大家湯因比先生說,東西方歷史上有兩位政治人物對后世影響最大,西方是羅馬帝國的凱撒大帝,東方是大漢帝國的劉邦大帝。本書根據劉邦生活的四個階段,共分為四卷,第一卷是俠客和亭長時期,第二卷是起義滅秦時期,第三卷是楚漢戰爭時期,第四卷是建國以后時期。 《漢之始祖劉邦》書籍包裝 從縱向來說,此書還原了劉邦從出生到去世這六七十年間的歷史,還原了戰國末期至秦末漢初近百年的歷史,還原了大漢帝國的建立史,還原了大漢民族的成長史,還原了那個令人無限向往的時代:那是一個永遠銘記在中華民族心中的時代;那是一個雄偉壯麗、充滿生機的時代;那是一個“撞千石之鐘,立萬石之鉅”開拓功業的時代! 從橫向說,此書不僅展現了劉邦波瀾壯闊的一生,也再現了那些與劉邦同時期的風云人物,如秦始皇、李斯、項羽、韓信等歷史人物。 司馬遷曾贊劉邦為圣人,是因為他親身感受到漢家的德威而發出的洪鐘大呂之聲!因此,本書還融匯了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的各種思想,可謂是包羅萬象。既有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哲學、法律、風俗人情,還有山川地理、飲食習慣、祭祀禮儀、醫學等等。 《漢之始祖劉邦》一書作者陳瑞紅 談及《漢之始祖劉邦》一書創作感想時,陳瑞紅說:“我在創作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普通讀者看到真實的歷史,看得明白,看得有趣,看后受益?要想讓普通的讀者看到真實的歷史,這就需要文史兼備,既要有深厚的史學功底,還要有出眾的文筆,這樣才能使讀者看后愛不釋手。另外,在創作中,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看看這個歷史人物是否具有尊重生命、尊重人性的人文觀念,我認為尊重生命才是最大的善。我們評價一個歷史人物,要站在尊重生命、尊重人性的角度。具體到劉邦、項羽、秦始皇這些人,評價他們對歷史是負資產還是正能量。所以,應以“尊重人性,尊重生命”作為創作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讀者見善思齊,增進修養,使讀者從書中汲取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安作璋先生和孟祥才先生認為,劉邦及其所建立的大漢王朝對中華民族、對全人類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一)從疆域上,奠定了 我們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最初規模;(二)漢王朝進一步改造和完善 了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和法律制度;(三)漢王朝繼承和完善的許多經濟制度,在后世也大體上延續下來;(四)高度發達的漢王朝對周邊的國家產生了深刻影響;(五)大漢文化兼容并蓄,渾厚博大,源遠流長; (六)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兩漢四百多年間,大漢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間也發生過一些戰爭,但主流是和平的經濟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種思想相互交融,泱泱大中華如何融入世界?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唯有堅持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研究劉邦和大漢王朝就是研究大漢文化,傳承大漢精神,就是講好中國故事,就是堅持文化自信。陳瑞紅先生在《漢之始祖劉邦》一書中,既有借鑒和運用了歷史經驗,還有站在了世界的角度來看漢文化。這對于研究、弘揚大漢文化,對于我們樹立大歷史觀、大文化觀、大政治觀、大文明觀、大發展觀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2024-09-15
-
一部書法創新寶典——讀《百體書法概述》X一部書法創新寶典——讀郭謙《中國百體書法概述》隨感 王 耀 東郭謙,著名的作家,書法家,筆名沙漠駱駝。他曾是人民日報《藝術》雜志的編輯,《作家報》副刊《藝術世界》主編.現為百體書法網總編、《作家報》副總編。近年來,他出版了不少圖書,他寫的《現代作家親緣錄》《走進文化名門》叢書、《影響中國的文化世家》等幾部書影響國內外,他還寫了一些文學,散文方面的專著。不久前,還在北京和海門舉辦過“當代文化學者郭謙書畫展”。我在北京期間,和他合作過多次文學藝術方面的活動,他對文化的執著追求是多側面、多角度的,令我十分敬佩,于是,我們結下了艱分難解的友誼。 (郭謙出版的12本圖書)最近,他寄給我一本新著《中國百體書法概論》,讓我十分吃驚。我知道他近幾年在書畫方面做出了新的創作與奉獻,特別在書法創作和理論上有不少獨特的建樹,這是文學藝術界少有的現象。當我細讀了這本《中國百體書法概論》之后,發現這本書對百體書法的探索與解秘性極強,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書中對我國歷史上的百種書體,從血緣與發展的關系方面,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與精彩的論述, 為當代書法的創新與發展,打開了一個無限璀璨的空間.這是一本書法愛好者深入學習和研究的知識寶典。我對中國的書法也曾有過多年的執著與愛好,在不少書體的創新上,也花費了不少心血,但往往很難打破習慣性的格局。所以,我認為要想使筆精入神,達到書法創作的極致,在不動聲色之中,能夠使筆法具有潛氣內轉,氣象雄渾,如秋空行云之勢,達到書法創作上的韻味無窮,就必須要勤學苦練,但我總感到氣力不足,有時甚至認為,眼前的美好與欠缺,就只差一步之遙了。但這次看了此書,我才發現自己在創作上,在書法理論的根基上,在通其意,明其理,悟其道上,還缺乏不少的知識性的功夫。 (郭謙行書作品)書法,實際是中華民族的文字學,它與中國的藝術美學是形神兼容的。特別是要研究今后要如何承傳我國古體書法的精粹,如何能在字體上觸摸出古人生命的脈搏,真是一種“易”中的不“易”。“變體”是中國人最美的靈思與技巧,中國書體是從象形上產生的,目前已呈現出了它的成熟與勃勃生機。如何能尋找出它內在的意蘊與情感,抓住它的時隱時現,似乎成了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千古之謎。要明白,中國變體書法在歷史上走了幾千年,今天人們還在不停地研究,仿作,就是為了挖掘它無窮的新知。實踐告訴我們,歷史上每一次的創新和飛躍,都必須要回到漢字的源頭上,從源頭找到它創新的靈感。這種回旋式的發現與創新,啟示著人們要守住源頭,抓牢經典,這才是獲取藝術生命新的生機,是點燃藝術創新火焰的最佳敏感點。書法是反映生命的一種藝術,表達美感的一種載體。要想寫出它的個性、特色,必須要到未知的領域尋找新奇,找到它內在的潛在原理。這本書的特色就在這里,此書從書法的溯源上寫起,然后重點寫了百種書體的開創史、演變史、發展史,特別對當代新書體的變革與創新上作了詳細地解秘。中國大量的漢字,書體是從象形,指事,形聲,會意上產生的。它的美與奇是經歷了圖畫、文字以及各種書體漫長歲月的磨礪而成熟的。它能吸引人去探索、研究、創新,并能夠指導書法藝術家打開新的視野,就是有了這種特殊的藝術結構和各種不同體的演變,通過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才顯示了它無盡的價值。此書從秦國“八體文”開篇,展示出的字與書體,均采用象形的、多變的形態,展現著人們的生活起居,行為舉止,包括大自然現象、花草樹木、蟲與鳥獸,傳達出了漢字的生命信息,造就出了中國書法的寶貴元素,顯示出了智慧魅力與藝術的超強魔力。 (郭謙大篆書法作品)我國書法書體的玄妙與精粹,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神奇現象。它用我們民族的形體,顯示出了先人的獨特創造和審美見解,看似是各種形體的符號,實際是中華民族心性的反映。每種藝術形式的出現,都是對人性的超越.書體的多變,產生出的神秘力量,更是妙不可言。今天我們站在它的肩上,登高望遠,會進入一種博大精深的神靈空間。多變的書體,有的像人,有的像鳥,有的像蟲,表面看起來是不動的,其實它內在具有神氣。有一種物體的飛升與動感,閃耀著不同的飛翔要素,不停的呼吸著,躍動著,對歷史進行著一種引領風騷的交流與呼喚。先人雖然把它刻在石塊上、符節上,卻象是一盞盞指引靈魂前行的小燈。所以,作為現代的一個書法家,要想寫出好的書法,必須要打開自己的眼睛,用獨特的眼力進入書體的深處,識別藝術的內在精粹。當你癡迷地進入一種新書體時,眼前會突然出現變幻莫測的景象。而高智商的發現,會賦予你手中筆墨出奇的技能和神力,還能讓你感受到各種書體的音樂韻律與變奏,線條與線條之間會進入一種遼闊的時空感。所以說,我們今天來認知這些多變的書體,就是認知這些藝術的空間性、藝術的科學性和時代性,它會告訴我們藝生道,道生美,從而會達到一種尋幽探勝的效果。古人說:字為心畫,就是說,心即是藝術的靈感、氣質、情操的發源地。書法就是這樣由外形轉為內心創造,再由內心創造出藝術的新、奇、異的道路。 (郭謙鳥書作品)這本書的奇特之處,還在于它能喚醒我們對藝術的視覺與敏感性。人生在天地之間,你抬頭看天,天象時刻在變,你再看地,層層色調起起伏伏;眼前的道路,斷而復連,窮盡了的地貌的曲線,有深塹、有奇觀,突兀著意想不到的奇山異水。有了天地之間這種陰陽莫測的變化,就產生了一個個精彩的鏡頭。此時,你再來看眼前的各種書體,寧靜的線條就會出現天地之靈氣,還會顫動起美妙的琴弦,撥動著你的心靈,展示出藝術的風度、威勢、高貴與美麗。這就是我們研究這些古體書體、現代書體的神秘力量。從現實的書法創新實踐看,有不少書法大家都具有這種風度,但也有不少書法家,視野受一些局限,字在天天寫,卻很難達到一種高度。從歷史的經驗角度看,任何書法家,只有打開自己的敏感區域,找到對某種藝術風格的焦點,才能提煉出比一般創作更加深刻的要素,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看來,作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要確定好自己的藝術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有比較才有鑒別,一個成熟的書法藝術家只有閱覽過各種各樣的書體,精讀細研,爛熟于心,書思才能紛踏而來,才能使手中的字體,向著自己藝術追求的深度和廣度發展。《中國百體書法概述》這本書,展示出了我們平常很難見到的新奇元素。書在中間部分,重點寫了五大書法體系的演變史,看了這些演變史,就會明白這么多的書體是如何夸張、新異、虛幻的。總之,它們是在不停地將結構脫離常規,不斷地創造它的奇趣。縱觀幾千年的文化史,留給我們的書體,不要認為它們是一成不變的。例如篆體,它起源于象形文、甲骨文、金文等多種文體,因此才形成了在我國五千多年歷史上,使用最長的,最為歷史認可的書體,實際它具有漢字母體的因素。有了這個篆體,才產生了大篆和小篆,逐步形成中國漢字書體上的各種書體。小篆與大篆相比,線條比較圓勻,字體是長方型的,于是才奠定了漢字的方塊基礎。從大篆變為小篆是中國文字史上的劃時代性的變革,有了它的變革才有隸體字的出現。隸書從篆體上刪繁就簡,去粗存精,是字形結構的一大飛躍。隸書較之篆書更有助于辨識和書寫,比小篆字形有了更顯著的變化。它很快在小篆的基礎上又創出了楷書,楷書始于漢末盛行于魏晉,這種字體更趨于簡便、易認、易寫,并且很快成了官方確認的字體。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漢代,在楷書的演變中它又孕育出了行書和草書,從此在中國的書法史上出現了光照千古的行草與大草,產生和出現了書圣王羲之、亞圣王獻之、書神顏真卿等一座座高峰。 (郭謙廋金體書法作品)我們必須明白中國書法藝術的成熟,有著幾個重要的發展創新時期:一是殷商至漢的萌發時期,二是晉與南北朝至隨唐的明朗時期。在這些時期我國書法分別進入一個又一個新的境界,同時涌現出王氏、衛氏、謝氏、庾氏書法大家族,出現了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等歷史上顯赫的大名家,正是這些名家及家族,開創了書法文化的意趣之道。這本《中國百體書法概述》告訴我們,作為一個藝術家如何進入一種神秘的藝術創新之路。那就是要真正地認知眼前的漢字,擁有一雙能認識世界的眼睛。一旦你懂得了文字是如何變化的,書體是如何演變的,那你就步入了藝術之門。譬如,漢字中有一個“找”字,“找”字就是對任何事物的探秘,如果在“找”字上方多加一個點,這個“找”字就變成了“我”。如果我們研究這本百體書法概論時,也同樣加上一個“我”字,既注入一種自我的意識,也就是在你書寫自己的字體時,有了個性的特色,也許你會在一瞬間超越自我,而成為一個書法新高峰。歷史的新書體不斷產生,走向繁榮,造就了中國書法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我國書法文化廣采博取,承上啟下,多體并存,顯示出其厚重悠遠、博大精深。 (郭謙蝴蝶體書法作品)這本《中國百體書法概述》的出版發行,是當下書法界的一件盛事,也為當代書法愛好者提供了一本難得的創作導書。我們可以在自己前行的基礎上,以此書為鑒賞,多融、協調、破殼,多煉提純,廣學博取,從而可以進一步打造出自身書法藝術的新與奇,開拓出一個嶄新階段,這才是走出固境轉入澄明之境之舉。我對此書的閱讀、探求,心中具有的,不僅僅是一種使命感,更重要的還出現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快樂感,。在此,除了敬佩作者淵博的學識之外,還要向作者付出的勞動表示感謝。一位書體大家說過:“明窗凈幾,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這種心態是對內心的一種開掘,一種使命的擔當。我相信只要書法同行們不停地提升自身的審美意向,遵循藝術的規律,果敢前行,氣質與快樂就會激勵我們創新不斷,成果不斷。我希望郭謙老友,同書界一起,再接再厲,高舉百體書法藝術大旗,“會當凌絕峰,一覽眾山小”.走向最高端的藝術巔峰!2019年10月2—16日草于濰坊2024-09-15
-
喜迎國慶新書付梓 結繩記事不忘初心——《歷史不會忽略的足跡》一書出版側記近日,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原文化館長梁志成編撰的《歷史不會忽略的足跡》一書出版,該書反映河南省安陽市決定調整城市區劃后,原鐵西區由籌備到成立這十年歷史的紀事文學作品《歷史不會忽略的足跡》出版,填補了我市相關歷史的空白,作者也以此書獻禮國慶七十周年。《歷史不會忽略的足跡》一書,主要內容是安陽市決定調整城市區劃后,自1972年成立鐵西區籌備小組,到1981年建立鐵西區人民政府期間的紀事, 此書比較全面地記載了籌備初期的種種辛勞,以及作者的一些親身經歷,具有極強的歷史性、針對性和生動性,具有文獻價值。 作者梁志成:河南省安陽市原西郊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曾任鐵西區籌備期間電工隊長、區機關第一屆電工、鐵西區廣播放大站組長、鐵西區影劇院機房組長兼業務經理、區宣傳部電影隊隊長、組長、鐵西區影劇院機房組長兼業務經理、區宣傳部電影隊隊長、區電教講師、安陽市家電培訓中心學校講師、電器助理工程師、影視技師、中國電子學會會員、市重點項目評標專家庫專家。安陽市科普協會啟明星報記者、市《易經》電視劇編委業務經理、曾任兩屆區政協委員、殷都區文化旅游局法制辦主任、辦公室副主任、市場演出辦主任、區文化館館長。多次獲國家文化部、農業部、林業部、廣播電影電視部、國家科委、科協及省、市、區的表彰。區文廣新和旅游局殷文旅【2011】1號文件:關于推薦區管優秀人才意見的報告中顯示:梁志成為落實文化部的通知精神,在資金不足,人員不夠,物資短缺的情況下,借錢、借物、借人、借情組建了圖書室、電子閱覽室、文化創作室、培訓會議室、歌舞演練室、檔案室、棋類室,群眾文化娛樂廳、非遺展覽廳、數字放映廳,區文化館被文化部評為國家“三級文化館”,是我市四區中唯一的國家三級文化館。區委書記親手為他佩戴勛章,頒發證書,并獎勵100元獎金,并在光榮榜通報表彰。2024-09-15
-
【書訊】飛遠小小說集《寸草心》出版知名作家、湖北省作協會員、咸陽文學院理事飛遠的小小說集《寸草心》,收入了65篇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小小說。包涵有同桌的你、完璧歸趙、善意謊言、山重水復、酒紅皮靴、華麗轉身、心花怒放、生如夏花等多方面的主題內容。本書是作者近幾年寫的婚姻與愛情、校園與職場、社會與家庭、孩童與動物等題材的小小說。全書65個短故事,65個人生細節和典型場景,也是65個人間悲喜劇,有機地形成一幅現代版的市井生活長卷,幾乎包羅了各層面人物生活所有現實和未來以及不可預知的各種可能性。本書描寫和詮釋了愛情婚姻中的忠誠與背叛,工作事業中的成功與困惑,人間萬象的美好與丑惡;作者筆下一幅幅畫卷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數家珍,給讀者以最寬闊的視野與最溫暖的慰藉;嚴肅與搞笑紛呈,善意和諷刺同在。這部書中突出正能量,貼近新生活,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現實意義,符合閱讀需要,與時代要求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飛遠小小說集《寸草心》定價58元。 欲購的朋友加蔡主任的微信lg6543222購買。飛遠老師簽名,一律快遞發出,快遞費雜志社承擔。文化自信從讀寫開始 楊曉敏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推廣升級,現代信息技術已充斥各行各業。微博、微信、微小說、微電影,各類“微”產品,以網絡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光盤閱讀的形式,進入大眾視野,但這種碎片化、快餐式的電子閱讀,僅僅可以作為傳統閱讀的一種有效補充與輔助,卻不能完全代替傳統閱讀。我國經濟建設的騰飛,帶動并刺激著文化事業的極大進步,而文化軟實力的增長,又為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著強勢的智力資本的支持。正是這種強有力的智力資本支持,慢慢建立起我們的民族文化自信。學習的基本途徑就是閱讀。一個人的閱讀力量,決定個人學習的力量、思考的力量、實踐的力量;所有人的閱讀力量,決定一個民族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創新的力量。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之夢,要靠全國人民共同來締造實現。提高全民素質,提升全民文化自信,繁榮民族文化,從閱讀開始。為了提高全民素質,建設書香社會,政府正采取一系列有效舉措,營造閱讀環境,倡導全民閱讀。譬如開展讀書日、讀書月活動,一些省市地區通過整合全民閱讀資源,打造了一批有廣泛影響力的全民閱讀“書香”品牌,還有些地區成立“農家書屋”,送書下鄉,讓書香墨香飄進尋常百姓家。作為近三十年才成長起來的一種新文體,小小說的質樸與單純,簡潔與明朗,加上理性思維與藝術趣味的有機融合及其本色和感知得到、觸摸得著的親和力,散發出讓青少年產生濃郁興趣的魅力。小小說是一種新文體的再造,那些優秀的小小說作品,是智慧的濃縮和凝聚,是一種技巧的提煉和展開,小小說是訓練作家的最好學校。小小說貼近生活,緊扣時代脈搏。大千世界,瞬息萬變,小小說能以藝術的形式,不斷迅速地反映生活熱點,傳導社會信息,是開啟社會生活的一扇窗口。小小說可以培養青少年的想象力,讓他們展開飛翔的翅膀。近些年來,大量小小說編入高考作文,入選各類優秀閱讀叢書,正為越來越多的年輕讀者所喜愛,顯示出它強大而茁壯的生命力。北京辰麥通太圖書有限公司提供的《全民微閱讀系列》圖書,至今已編輯策劃200多冊。它以全力助推全民閱讀為宗旨,以務實求精的編選作風,為讀者精心遴選了大批風格各異的小小說佳作,引領讀者步入美好的閱讀叢林。北京辰麥通太圖書有限公司有著具有超前市場運作意識的優秀團隊,在圖書出版過程中,不但追求內容的豐富多彩,在裝幀設計方面,也力求超凡脫俗。在眾多中國夢新時代文學叢書系列中,它像一朵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奇葩,正逐步形成自己恒久的品牌和名牌效應,為提升全民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磚加瓦。楊曉敏,河南省獲嘉縣人,生于1956年11月。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小小說學會會長。曾任《小小說選刊》《百花園》主編20余年,編刊千余期,著述七部、編纂圖書近400卷。責任飛遠臨近中午,家住校園的嚴局長接到家中老人突發疾病的消息,她心急如焚,立即上路,等了半個多小時也沒攔到出租車。眼前景象讓她聯想到一句諺語:蜻蜓盤旋半空中,不過三日雨濛濛。果不其然,天空烏云密布,豆大的雨點紛紛揚揚灑落下來,匆忙之中沒有帶傘的她,倍感憂心忡忡,極為不快。忽然,從她身后伸出一把紅紅的傘來。它宛如碩大一朵盛開的紅牡丹,一下把她的心照得通紅透亮。一只機靈可愛眼睛晶瑩閃亮的黑燕子蹦跳地停歇在她的身旁——一個清純的身材纖巧的女孩。女孩喊,阿姨,我給您打傘。阿姨和女孩開始對話:你是這個大學的學生吧?是啊,我叫秀妮,我是社會科學系的應屆畢業生,準備考公務員。你趕緊去吧,不能耽誤你啊!阿姨,我建議您叫一輛滴滴出行出租車吧。滴滴出行是什么?我沒有呀,也不會用啊。我幫你從網上下載一個,請把您手機給我用一下。你還沒吃飯吧,左轉直走拐彎處有一個食堂。沒事,您趕緊搭上車重要。我下載好了,叫了去醫院的出租車,就等司機師傅接單啦。去吃飯吧,妮。考試不能遲到。我要幫你接聽師傅接單電話,再等等。接下來的事情我自己來做吧,你趕緊吃飯去,別餓著,一會兒賣完了。我不餓阿姨。聽,師傅接單來電話啦,他說路上堵車還要等一會才能到這里。哎呀!秀妮,你一定不用再管我啦。你看,陣雨也過去了,你把傘收好。吃完飯去好好考。不行哪阿姨,車沒來我放心不下,看您坐上車我再走。嚴局長真是好感動啊!她拗不過這個純真善良的大學生妮子。她和妮加了微信好友。車終于來了,妮子微笑著招手和車里的阿姨道別。……下午面試,先抽簽。時間到了,考生中缺秀妮,考官嚴局長請假晚點到。正好剩下秀妮的一個簽,是最后一個答題。當秀妮趕到時,她仍保持鎮靜地輕輕敲門,謙卑地鞠躬問好。她前面嚴考官已經和其他三個考官一起端端正正坐在席位上,她左邊坐著兩個記錄員,右邊也坐著兩個人,整個考場就像一個包圍圈,緊緊地包圍著她。她很驚訝,沒想到阿姨就是考官。秀妮只有十五分鐘的答題時間。她看了一下試卷,總共三道題目。其中有一道題目是:談一談你對精準扶貧工作的見解。秀妮看完題目之后,馬上聯想到考上公務員的師哥師姐們的經驗之談:你是個農村妮子,要主動請纓,一腿勤,每周五天蹲在村子里;二嘴勤,每天向局長匯報進展;三手勤,每周寫書面材料呈給局長;四送勤,每周回來給主要領導捎上綠色養生土特產。秀妮邊想邊等考官提問,感覺等了好久。不行不行,秀妮想,自己千萬不能這樣回答。她想起了她山區的家鄉,孩子們從小翻山越嶺打著火把去上學,老百姓中流傳“要致富先修路”;她想起大學一年級假期隨BY志愿服務隊去大山深處的希望小學支教,一個也叫妮子的女孩夢想就是用家養雞蛋換錢,買把花雨傘去上學;她想到國家領導人給BY志愿服務隊回信中提出的,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的殷切希望……想著想著,她覺得是不是超過時間了?她急忙舉手說:“我審完題目了,可以回答問題了。”考官說:“請開始你的回答!”秀妮的回答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由表及里、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小到大。宣布面試成績時,秀妮意外得了第一名。她儼如一個公務員充滿自信,心懷壯志。可是,秀妮沒有想到,她竟然接到不知名的人的電話,明確告知已經走關系了。愿意拿重金讓她放棄錄取資格……秀妮想到了阿姨,和她在微信上陳述了情況。嚴局長以自己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責任心直接干預了此事。她指示:秀妮同學公務員考試答題,思維清晰、觀點正確、言語精煉,成績突出;尤其她是從貧困地區考出、我國名牌大學培養出來是有責任心、有擔當的優秀青年。公務員崗位上需要這樣德才兼備、樂于奉獻的畢業生……半年后,秀妮被錄取了,她走進了縣扶貧辦。2024-09-15
-
《中國百體書法概述》展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2014年10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了重要的講話。他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文藝工作者要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文化學者郭謙先生是一位富有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感的作家、藝術家,自從認真學習了習主席文藝工作座談會的講話后,他更加精心地創作文史圖書和書畫。尤其在書法上,他不僅撰寫了大批體現中華文化精神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的散文詩歌作品,進行了大量的百體書法(包括歷史上優秀的詩文和自己詩文的)單幅作品創作,讓優秀的思想與藝術觀賞相統一。每年還要花費半年多時間精益求精地創作出一個由幾十種或上百種書體組成的書法長卷。如18體《孔子名言》、26體《詩音墨語》、36體《古篆新韻》、125體《百體千字文》等書法長卷。這些長卷舉世無雙,堪稱國寶。 五年來,他閱讀了大批書法理論和書法史著作,從新的視角審視書法史。他找到了書法史上的空白,書體分類史至今無人涉獵。于是,花費了兩年時間撰寫《中國百體書法概述》一書。 他研究發現:楷隸行草篆五大書法已經形成完備的五大書法體系。如楷書書系包含歐顏柳趙四體、廋金體等10種書體,篆書書系包含龍書、鳥書、蟲書、魚書、梅花篆等40多種書體,行書、隸書、草書都各有10多種歷史上認可的書體。加上一百多年來,因考古發現而產生的甲骨文、金文、漢簡、楚簡、中山王篆等書體,因非遺文化挖掘而產生的水書、女書等書體就高達百種書體。 在新著《中國百體書法概述》第二章中,他首次提出“五大書法體系”或簡稱“五大書系”。在第三章中,他又首次系統分析、總結一百多年來成千上百新書體探索者的足跡和現狀,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現當代書法家立言樹碑,目的是促使更多的書家在書法藝術上大膽探索和創新。 他認為中國書法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包含了許多精彩的藝術基因和藝術創作形式,是各族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不斷創新、添補而共同創造的結晶。因此,首次系統闡述了東巴文、水書(民族書法)的發展史,以喚起更多的人去從事保護和搶救非遺文化遺產。 在大量的文獻史料研究中,他整理出三百多種書體名稱,兩百多種書體的圖例。根據書法的書寫性、藝術性、科學性,他有舍棄、有保留地選擇了其中一百種書體確定為“新百體書法”,構成了圖文并茂的第四章。 與郭謙先生接觸十年中,我覺得他的書法史著作成功出版靠的是一種認真踏實的探究精神,一種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靠的是一種生逢盛世、把握歷史機遇不斷進行創造的思想境界,一種努力為書法事業繁榮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貢獻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他的書法史著作無愧于我們這個時代,從新的廣角與視角,一方面啟迪當代書家正確對待歷史上書體的傳承,即傳承有序、代有傳人、代代相傳、 流傳不絕。另一方面,也告訴了當代書家,活在當下,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脫穎而出,讓中國國粹——中華書法保持長青常綠,永遠鮮活,富有生氣與魅力。他的《中國百體書法概述》既是一本填補書法史空白的書,又是一本豐富世界文化寶庫而為中國文化爭得更大榮譽的書,也是一本值得大中學校美術系學生必讀的教科書,一本專業書法家必備的參考書,一本書法愛好者必須收藏的寶書。(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中國公益在線副總編杜海義)2024-09-15
-
著名作家王興舟散文集《耕雨堂脞談》出版近日,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作家王興舟所著《耕雨堂脞談》作品集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耕雨堂脞談》書名取自王興舟的書齋名耕雨堂,該書記錄了百余篇作者在繁忙工作之余,利用碎片化時間在日歷上將每日的所思、所想、所得記錄下來的一種文體探索。將突然的小念頭、瞬間的小火花、快樂的小確幸、剎那的頓悟、立地的佛思、閑讀的偶得、欲語的片言等,用最短的文字寫出盡可能多的思想。在《安陽日報》以專欄形式連載了兩年多,受到讀者高度評價,現應讀者要求,重新整理成冊。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還有一項文體創意,即文章擱筆后,常常作一半文半白的簡短補綴,或十余個字,或幾十個字,既交代了寫作背景,又袒露了寫作心情。《耕雨堂脞談》設計新穎、款式大氣、裝飾高雅,特別讓人醒目的是,書名由著名書法家、中書協篆書委員會副主任劉顏濤題寫,著名散文隨筆作家、文化學者何頻和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安陽師范學院教授姬學友分別作序。作者東坡石,原名王興舟,詩人、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散文詩學會理事、安陽師范學院文學院客座教授。已出版有詩集《月舟集》,散文集《貯云集》《那時花開》《太行風土小記》《夢里有幾朵花兒在開》等專著。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