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法:一位非遺傳承人的家國情懷——記全國第十屆道德教育新聞人物王永法王永法,安陽市殷都區蔣村鎮石澗村人,王家捋面的第六代傳承人,全國五好家庭、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會會長、文峰區政協委員、安陽市文旅專家組特聘專家顧問……王永法經營的永超捋面面館,自開業以來,憑借筋道綿軟的口感引得一眾食客青睞,大家都評價說“吃出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王永法說,作為安陽捋面的非遺傳承人,面食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喜愛的主食,飽含著中華兒女對家的深情,自己一定要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傳承好。多年來,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做“放心面”,做“良心面”。正是因為兒時母親帶給他那段美好的記憶和對傳統手藝的執著堅守,作為捋面傳承人,王永法自從業以來,始終堅持純手工制作,始終用對一碗面的執著,讓捋面這種中國傳統美食從小作坊走向更廣闊的天地。不僅如此,他們還沿著捋面的生產鏈條,繼續挖掘這道美食的發展潛力。一方面,他們從源頭上進行質量把控,采取訂單式農業種植加工的方式,訂購生產捋面所需的無公害大蔥、優質小麥等食材,保障優質的供貨來源。另一方面,傳統捋面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是個技術活,對他們來說并不容易。為了攻克這個難題,他們前后花了近3年時間,最終在高校科研人員的幫助下建成了3條試驗性生產線。經過反復試錯,傳統技藝和現代科技相結合,手工捋面低溫冷藏得以實現,所需要的水和面粉比例精準配置,醒面、揉面、撈面等環節的時間精確到秒,成功保留了手工捋面的筋道口感。一碗捋面看似簡單,然而從面粉選擇,和面、捋面,配菜搭配都極其考究,健康且營養豐富。經過不懈努力,捋面被評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躋身省老字號產品行列,從地方小吃成為知名品牌,安陽捋面逐漸成為安陽傳統美食的一張名片。王永法作為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會會長,為推進安陽非遺傳承與發展,組織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前去馬氏莊園開展“世界非遺日”宣傳活動,有力的推廣了安陽非遺項目,也大力宣傳了安陽傳統技藝。安陽市深藍高中、安陽八中、安陽市實驗小學等學校還特邀王永法走進學校,給學生們上別開生面的“非遺課”。課堂上,王永法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語言繪聲繪色地講解了“非遺”到底是什么。非遺不僅是一種精神文化,它與民間工藝、美術等實踐活動之間存在著極為緊密的聯系,體現了普通老百姓的智慧結晶。“非遺”進課堂并不是一種單純的宣講,而是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在復雜操作與實踐之中,感受傳統技藝的精妙之處。促進鄉村振興,這碗面也在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在內黃縣石盤屯鄉,王永法幫助農民種植有機大蔥。五畝的蔥地里安裝了攝像頭,由文廣體旅局、安陽市委組織部、內黃縣委組織部、石盤屯鄉領導出席,與村干部簽訂了《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村集體經濟協議》。訂單農業保證產品質量,也帶動了更多農民增收致富。這次活動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又推進了非遺項目走進農村。不僅如此,他們還在生產基地傳授捋面制作技藝,讓更多人可以靠手藝吃飯。事實證明,小小一碗面不僅可以傳承歷史味道、展現美食文化,而且也能夠融入現代生活、體現當代價值。給予系統性保護的同時,進行創新性發展,才能激活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非遺、享受非遺、傳承非遺。“心善,心安”。心安者,無愧于已,心善者,無愧于世。這些年,王永法一邊用心在安陽非遺——“捋面”上狠下功夫,讓人們品嘗到美味可口的面食,一邊堅持用自己的善良點滴,不遺余力做慈善公益。走進永超捋面店內,一個透明的捐款箱格外醒目,這是他所開的每家面館里的“標配”。“店里每天都要捐出去2碗面錢,沒有落下過一天,即使今天不營業,明天也要補上。”在王永法看來,做慈善不在多少,而在于堅持,在于“潤物細無聲”。對于很多永超捋面的員工而言,在面館里做公益已成為一件尋常事,尋常到就像給客人上菜、倒茶一樣。許多員工和客人看到捐款箱后,總是不自覺地將身上的零錢塞進去,盡些綿薄之力。2020年,因為突發而來的疫情,王永法在鄭州的捋面館經營慘淡,背了200多萬元的銀行貸款,但他做公益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歇。王永法仍然頂著外債壓力,在安陽2021年洪災期間,再次拿出15萬元現金和3萬元的物資捐助75名受災困難學生家庭。王永法還心系教育,一直關心困難學生的受教育問題。從2016年開始,他每年出資3萬元,委托婦聯捐給困難學生,給予每人每年3000元的對口資助。他疫情三年期間他不僅積極向文峰區慈善總會捐款5000元,還第一時間為安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送去一批面條,堅持為文峰區5個小區的醫護人員免費送飯,還積極協調開展“托起明天的太陽——心理健康進校園”活動。支持教育、資助困難學生……近10年,王永法向社會公益事業及困難群體捐款超100萬元。從2017年至今,他堅持每天在學校門口護學,永超捋面的員工也自愿加入護學隊伍,成為學校門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行百里者半九十”,承擔社會責任,絕不能半途而廢,必須持續輸出。王永法表示,也期待更多的個人和企業以勵精圖治的使命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奮發有為的責任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熱心參與公益事業,切實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文化自信,非遺先行!未來,王永法要繼續帶領安陽市非遺傳承人把安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好、保護好、發展好。繼續投身公益事業,把愛進行到底,讓愛傳遞到更多地方。(中媒文化融媒體中心 馬憲鋼)2024-09-19
-
江北水城綠色新篇章:華越酵素種植大使李秀芳夫婦的領航之旅——訪山東省聊城市華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李秀芳夫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山東聊城,俗稱“江北水城,運河古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環保模范城、中國十佳美麗城市。近日,CCTV《放飛夢想》欄目總監、央大視界網總編林臏一行走進聊城市華越生態農莊,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飽滿的番茄、細長的黃瓜、圓溜溜的茄子、紅彤彤的草莓等,都在這片菜棚里找到了它們生長的天堂,瓜果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清新而宜人,令人忍不住想品嘗一番。李秀芳采取自然農耕,酵素種植,不打農藥,不上化肥,不打除草劑,堅持人工鋤草,不用激素,用原始老種子種植,用環保酵素做堆肥改良土壤、澆水、防蟲、噴頁面,用愛心、良心種植出綠色的健康蔬菜、糧食、瓜果、菊花茶等,為農業生產增添了一抹“綠色”。這里看不到化肥農藥的蹤跡,只有100多個大小不一的塑料桶。打開密封桶蓋,就能聞到一股微酸的清香味。那是李秀芳的“秘密武器”,里面裝的是各種不同功效的酵素。酵素的原材料都是生活中的瓜果皮、蔬菜葉,加上一定比例的糖通過發酵,化腐朽為神奇,變成了寶貝,不同的酵素制作需要不同的時長,有些只需要十幾天,有些則耗時數月,還有一些需要兩年以上。在等待的過程中,時間成為最神秘的幕后“操盤手”,在適當的溫度下,環保酵素、營養酵素、公菌酵素、母菌酵素、氨基酸酵素等各種功能酵素,還有大蒜酵素、辣椒酵素、韭菜酵素、蒲公英酵素……悄然生成。李秀芳帶領員工做酵素李秀芳正是靠著這些酵素,滿足農莊各種瓜果蔬菜開花結果,直至收獲前后的每個階段需求,“它們各有各的功效,在促進植物生長,抑制害蟲的同時還能改善土壤環境。環保酵素是一種自然農法,它是利用各種菜葉、果皮等廢棄垃圾經過生物發酵而成的一種多功能、綠色環保的有機營養,能夠代替化肥和農藥,不僅能促進蔬菜的良好生長,還能松土肥地、預防病蟲害,提高產量和質量,不管對作物還是對人,有百利而無一害。用酵素做底肥、澆地、噴灑李秀芳曾因身體有病,一年要躺半年床。她明白了:想要健康生活,就要生活健康的道理。李秀芳退休后本應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但因買不到兒時吃的食物味道,看到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種植的產物,致人類生物內分泌失衡,出現生育能力下降,心腦血管、糖尿病、高血壓、癌癥和許多不明原因的疾病發病率上升等現象,為了自己能吃上放心的食材,老百姓能吃上真正不上農藥、化肥、除草劑的蔬菜、糧食、瓜果,他們夫婦從2012年先是租賃4畝土地開始實驗種植蔬菜,因開始沒經驗,不用化肥的莊稼很難成才,但在他們的決心和努力下最終取得了成功。堅持人工鋤草、人工拔草2013年李秀芳了解到酵素農業作為一種微生物農業技術,來源于農耕文明,現代科技助力,是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的必經之路。她開始做環保酵素嘗試用于土地改良,經過去泰國、北京、上海、東營、煙臺、濟南、章丘、渭南、千島湖、吉林、福建、內蒙等多地的學習考察,舉辦酵素論談,請胡玉紅、康雪琴、左志、妙吉祥、王籍琨、高坤、李振基教授、鄭小龍、了過、王翠芝和酵道孝道專家譚導、張新帆、劉佳瑋等老師授課,加上多方面的總結實踐,種出來的黃瓜,茄子、葉菜確實吃到了小時候的味道。李秀芳到全國各地學習考察,舉辦酵素論談。2014年他們用酵素堆肥改良土地,并獲得意想不到的成果。種出來的蔬菜送給親戚朋友品嘗,沒想到,他們的蔬菜一下就獲得了青睞。親朋好友紛紛表示,這樣種出來的蔬菜看起來雖然沒有市場上的好看,但吃起來纖維細軟、生津回甘,口感很棒,眾人的肯定給了李秀芳莫大的信心。產品得到顧客的好評這一路走來也并非風平浪靜,2015年,由于地鄰打除草劑,李秀芳種植的紅小豆全部被熏死,棚內的黃瓜、豆角、西瓜、絲瓜等全部被熏死,西紅柿也被薰的奄奄一息,二十多天后才剛返青后,大批蟲子又來,西紅柿、茄子被蟲子鉆得滿目瘡痍,辣椒、冬瓜秧子也被蟲子吃的所剩無幾。面對突如其來的病蟲害時,他們也沒有動搖過,他們夫婦很堅決,堅決全部拔掉也不打藥。為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他們后又把大棚兩邊的莊稼地租下來做為隔離帶。他們還堅持人力鋤草,成本雖然大,但是這種方法對鋤草效果是最好的,保證了糧食的有機質量,這更堅定了他們自然農法生態種植的決心。在開種前,用環保酵素做堆肥發酵上到地里養地,用稀釋后的酵素水灌溉、葉面噴施,蔬菜旁放著24小時的音樂,科學的環境使得蔬菜長勢好,味道佳。目前基地用環保酵素種植有黃瓜、茄子、西紅柿、豆角、白菜、蘿卜、尖椒、芹菜、菠菜、香菜、油菜、草莓、西瓜、葡萄、杭白菊,藥菊及各種糧食小麥、玉米、黃豆、綠心大黑豆、小米等二十多個品種。華越農莊的小麥面粉,沒有去除麥胚芽、沒有任何添加,原味道、有營養。還有一系列優質產品諸如:面條、手工掛面、小麥面、黑小麥面、玉米面等。還有物理壓榨的香油,沒有添加劑、不含水分,常溫下三年也能保持原味道。用自種大豆、小麥通過發酵和兩年以上的日曬夜露做出的醬油,其味道讓人美到窒息。還有草莓醋,讓人垂涎欲滴。可以說華越農莊的產品,樣樣是精品、款款是精華!2016年,隨著親朋好友和顧客的需求量逐步增加,李秀芳夫婦又租賃了130畝土地,成立了聊城華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注冊了“疏歆園”商標。土壤、水質以及糧食蔬果經過檢測,392項檢測化驗結果合格,均未發現任何有害殘留。農莊里的草莓、黃瓜、西紅柿、豆角等三十多個產品,經權威機構檢測均曾獲得有機認證證書,在上海酵素博筧會上,獲得國內外愛好有機產業人士和消費者的贊譽。看到檢測結果的那一刻,李秀芳夫婦笑了,在他們看來,雖然不上農藥、化肥、除草劑,不用催紅劑、催熟劑等激素的蔬菜糧食瓜果產量低,生長周期長,種植成本高,但吃起來健康、放心,能吃到小時候的味道,為大家奉獻了綠色、健康、樸實無華的糧食和蔬果,菊花茶等,他們很是欣慰。如今,李秀芳不再滿足于做好自己的分內事,他常常前往山東、江蘇、杭州等地,向當地的農民朋友傳技授藝,打心底希望能夠把有機種植的經驗拓展到更多更遠的地方。他們還連續多年向聊城環衛工、孤寡老人、軍烈屬等贈送健康的糧食、蔬菜等,多次組織舉辦各種公益活動,推廣環保酵素,呼吁人民群眾變廢為寶,珍惜地球資源,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華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酵素種植各類產品合格的化驗報告華越生態農莊的產品除了有自己的專營店以外,還遠銷北京、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福建、吉林、上海、黑龍江等地。我們有幸見到了聊城市最大的購物中心百貨大樓金鼎購物超市負責人,他告訴我們:“自華越農莊的菜品在百大超市的貨架上亮相以來,它們就以獨特的口感、新鮮的質量和嚴格遵循的酵素種植標準,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真心喜愛和高度認可,成為超市的一大亮點。”說到未來的發展規劃,李秀芳高興的說:2023年11月份,我們農莊主辦了全國酵素農耕學習班,專門邀請專家來指導,教給我們如何利用酵素改良土壤,增加產量,明白種糧食、蔬菜、瓜果不僅要質量好,還要產量高,才能改變整個農業現狀。目前我們積累了十多年的酵素種植經驗,產品種類多、質量佳,今后將繼續致力于生態農業自然酵素種植,不斷提升種植技術,逐步形成種植標準化,初加工、精深加工、酵素有機肥、觀光采摘培訓推廣、連鎖銷售的產業鏈,并準備在基地成立講堂推廣環保酵素種植,建孝心村、夏令營,讓孩子們從小樹立愛國家、愛勞動的觀念,樹立尊老愛幼理念,推廣生態酵素種植理念,讓更多的人去種植健康的農產品,讓更多人吃到健康食品。舉辦活動推廣酵素種植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明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在山東聊城市委、市政府,東昌府區委、區政府、農業農村局,閆寺街道辦事處和老呂村等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李秀芳夫婦順應“大健康”時代人民群眾食品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在保障食物品種豐富與數量供給的基礎上,改善居民膳食結構與營養供給,推動民眾食品消費結構由吃得飽、吃得好,向吃得營養、吃得健康轉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食物多樣化、精細化、營養化、生態化的膳食新需求,他們一定能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文明的發展康莊大道。(中媒文化融媒體中心 馬憲鋼 史超君 桑星星)2024-09-19
-
第六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 張桂珍張桂珍,筆名泉香。中國石化作家協會會員,西部散文學會會員,東營市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詩詞學會會員,勝利詩詞學會會員。多次在《北方文學》《南方文學》《中國散文選刊》《西部散文選刊》《東方散文》《太陽河》《青海湖》《勝利詩詞》《黃河口詩刊》等報刊上發表作品。多次在全國散文大獎賽的評比中獲獎。散文《我的四個娘》榮獲勝利文藝獎一等獎和全國情感主題散文大賽一等獎。《我身邊的大國工匠》榮獲李清照文學獎之報告文學獎一等獎。出版個人文集《泉香心語》。與尚長文先生合著一部長篇報告文學《破譯》。《中國散文選刊》《西部散文選刊》《東方散文》的簽約作家。作品賞析在一個明媚的午后,我與勝利詩詞協會王會長、姜主任、卞主席等一行8人,來到東營黃帝內經酒旗艦店,商討勝利六十周年慶典事宜。只見一位身著黑色時尚女裝,齊耳短發,高鼻梁,大眼睛的女士從茶臺站起,面帶笑容,落落大方的與我們一一握手,請我們落座,并親自且熟練的為我們沖泡明前龍井。一縷茶香瞬間彌漫整個空間,讓人倍感愉悅。經過會長介紹,我才知道,她是東營黃帝內經酒的總代理,年輕的美女企業家夏總——夏偉女士。一時間,我被這個頭銜驚住了!這么年輕,這么漂亮,就是響當當的女企業家了?我再次把目光聚焦在這位美女身上,我從她的眼神里找到那種源于骨子里的清傲與成長過程中的智慧積淀折射出的修養華彩;我在她的笑容里看到新時代女性的獨立、勇敢、果斷的思想內涵,看到她生命深處綻放的時代光芒。我從她的談吐里感知到睿智的頭腦,冷靜的思維,決絕的判斷力,堅強的意志,雷霆萬鈞的管控力,海納百川的胸襟,還有女人特有的細膩觀察力,柔和的處世之道,換位思考的能力,良好的溝通技巧,有條不紊的行事風格,我被她深深的吸引了。我輕輕的站起,環顧四周,小店大約有 500 多平方米,不僅干凈整潔,還有一般酒店沒有的典雅與獨特。一進門便能一眼看到黃帝內經酒的百家姓系列,滿滿的一面墻上,陳列著不同姓氏的黃帝內經酒,顯得莊嚴大氣,品味高端,不同凡響。四周的亞克力櫥窗里也分別展示著黃帝內經酒的高端單品,比如 : 黃帝內經酒的恣逍遙 · 醉宋韻系列、醬香系列、濃香系列、喜酒系列等等。酒店的正北有一個三米長的高端原木大茶臺,茶臺兩側是精致的茶具和茶品展架,架上擺放著精美的茶具和各類精致茶品,以及夏總多年收藏的上品普洱和白茶。茶臺后面是一個皇帝內經酒的銷售分布地圖,地圖上方赫然寫著讓黃帝內經酒成為中國前三甲的金色字跡。從這個茶香繚繞的小天地里,我看出夏總不僅是喜歡品茶的人,還是一個極具品味、熱愛生活、懂得養生的人。從夏總面帶笑容為我們沏茶、倒茶的手法嫻熟程度來看,從夏總對各類茶品的了解程度來看,從夏總的端坐神態來看,她一定是學過茶藝之道,舉手投足之間,都透著優雅與嫻靜,自信與智慧。培根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而品茶就會使人淡泊寧靜且睿智清醒。我喜歡品茶的女人,雖然我對茶極端敏感,一小杯就足以讓我徹夜不眠。但這并不影響我對品茶人的偏愛,對茶藝的癡迷,對茶香的沉醉。如果有時間,我愿意坐在茶臺前,泡上一壺玫瑰香茶,或者桂花陳皮,聽著音樂,翻閱喜歡的書集,自斟自飲,享受難得的半日閑。亦或是約上三五好友,一起閑話桑麻,我為她們煮茶,她們津津有味的品嘗,自己僅僅聞香便也醉了!都說喜歡喝茶的女人,自律性強,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蕭伯納說過自我控制是強者的本能。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優秀,在夏總的身上我們不難找到答案。1974年出生的夏總,原來也是我們勝利供應處的職工。風華正茂的年紀,帶著沂蒙老區親人的囑托,帶著青春的憧憬,也帶著骨子里的那份倔強與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因她的努力好學,因她的真誠勤奮,工作干的有聲有色,生活也是愉悅愜意。這樣的日子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應該是可遇不可求的。可這一切,都讓夏總感覺平淡無奇,提不起興趣。她說:那時候心里特別矛盾,一方面勝利油田是國企單位,供應處又是人人羨慕的地方,自己的工作得心應手,與單位領導和同事的關系融洽,完全可以在這里生根發芽。可是,一成不變的工作程序,一眼望到頭的人生之路,怎么想都覺得不甘心。正趕上下海經商的浪潮此起彼伏,夏總的心也開始起伏不定。當她把自己下海經商的念頭與家人一說,不料都是一致的反對與阻撓。父母說她身在福中不知福,下海經商是容易的嗎?本錢呢?經驗呢?女孩子還是別冒險,在國企混日子就行了。愛人也不支持,覺得下海后顧不上家,影響他的工作,也影響孩子的學習。親戚朋友都勸她打消下海的念頭,老老實實的做個油田職工,不缺吃不缺穿的,旱澇保收,沒有風險,多好啊!那陣子,她經歷了有史以來最難的抉擇,有兩個聲音每天都在耳邊回蕩,一個是:你要追尋自己的內心,堅持走自己的路,勇敢的邁出第一步,開創屬于自己的未來。另一個聲音是:你還是聽人勸吃飽飯,萬一下海后摔的頭破血流,也難回到原單位,得不償失。這兩個聲音折磨她難以入睡。痛定思痛,她做出了大膽的決定,人生苦短,要走自己的路,哪怕風雨交加,哪怕千難萬險,也要勇敢的嘗試一次,不讓自己后悔終生。“下海,說的容易,做起來可真的太不容易了。”夏總說著說著,眼里泛起淚光。她說,開始沒有經驗,沒有資金,也沒有人脈,僅憑一腔熱血,就想做番事業,談何容易?她說剛從單位下來接觸社會,不懂得社會的復雜,不懂的經商需要人脈,也不懂得做生意需要智慧。心比天高,一心想開公司,做大做強,結果是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拼命努力,也一次次頭破血流。那時候說不后悔下海經商是假的,但已經別無選擇,只有咬牙堅持。后來經過高人指點,從門檻最低的餐飲業做起,一邊經營,積攢資金,積攢人脈;一邊參加培訓班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創新經營理念。走出去,開闊視野,開拓思路;請進來,指導實踐,提升素質。她記不得到底有多少個夜晚,一個人在燈下盤點那點兒來之不易的資金,也記不得有多少個凌晨4點就要起來采購,記不得多少節假日是在店里度過,更記不得親人的多少個生日都忘在腦后,顧不上家庭、老人和孩子,每天都像上緊發條的鬧鐘,一刻不停的運轉。每每想到這些,她都會很愧疚,心痛落淚。可讓她放棄,她又做不到,她是不服輸的人啊!蒼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低谷期,經歷一些摔打,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再學習,再提升,終于有了自己獨有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特色,慢慢的從普通的餐飲行業像會所形式的綜合業務轉變,經營的業務也由單獨的大眾餐飲,向飲食文化,傳統文化靠近,自身也從一個小老板的身份向經理人身份邁進。因為工作需要,她也常常喝點小酒,她發現有時喝了很多卻很清醒,第二天不頭疼,不頭暈,不影響工作。有時喝的不多,卻惡心嘔吐,頭暈頭疼,第二天還緩不過來勁。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參加朋友聚會時,朋友拿出的就是黃帝內經酒,朋友告訴她你放心的喝,保你第二天不會頭疼。朋友還講了“玉與酒兩不朽",都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而玉與酒最好的結合方式就是玉制酒器。玉制酒器在宋代頗為流行,成為了富貴人家的一種身份象征。這款酒就是融宋韻文化精髓于一身的黃帝內經酒的“ 恣逍遙 · 醉宋韻 ” 系列。朋友的這番介紹讓她眼前一亮,她仔細的觀察了酒瓶,的確與眾不同,玉質的瓷瓶,簡單大氣,晶瑩剔透,潤澤純凈,讓人愛不釋手。大家紛紛索要空瓶插花。這次聚會她故意多喝了一些,看看是不是真的不頭疼。結果,第二天非但沒有頭疼,還醒的非常早,一身輕松,沒有一絲疲倦。于是她對這款皇帝內經酒產生極大興趣。是因為它的酒質純良,還是酒瓶的設計精美,還是“恣逍遙·醉宋韻”品牌的文化氣息,她也說不清,就是從心底發出的喜愛,魂牽夢繞,揮之不去。她突然就有一種沖動,她要到皇帝內經酒廠去看看,她要好好了解一下這款酒的品質,包括它的文化內涵,她要讓油城人都能喝上一款好酒,避免假酒劣質酒傷身。于是,她踏上了杭州的路途,只身前往黃帝內經酒的總部 —— 浙江黃帝內經酒有限公司參觀考察。在總部考察的一周里,讓她大開眼界,不僅親眼看到皇帝內經酒的酒基來源于貴州茅臺鎮精選的醬香百年純釀和四川宜賓的濃香精品,并由四川著名調酒大師吳曉萍親自調制。她心想,難怪黃帝內經酒那么好喝,不上頭,不傷身,原來奧秘在這里啊!在考察酒質的同時,通過與總部高層的交流,她還了解到黃帝內經酒的文化內涵。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是《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而這三部大經,對應著的是天、地、人,承載著的是天、地、人的規律和哲學。《黃帝內經》是一本家喻戶曉的中華傳統經典,現在黃帝內經還是一瓶好酒,這瓶好酒給中國白酒行業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新氣象。黃帝內經酒品牌的出現,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一瓶好酒,還肩負著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責任。要釀出一瓶好酒,天、地、人缺一不可。天,指的是自然環境,溫度、濕度、風力等自然元素的完美配合;地,指的則是地理位置的選擇一定要適合釀酒;人,則是釀出一瓶好酒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環節,只有配合大師的手法,將天賜地養的自然環境完美融合,才能最終釀出好酒。黃帝內經酒品牌以酒為載體,傳遞養生文化和生活方式。黃帝內經酒無論從基酒選擇還是釀造方式、亦或是包裝設計,都傳遞出一種品質的魅力,是用時間鐫刻的誠意之作,黃帝內經酒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一流的產品與服務,為所有新零售商貿公司和創業者們搭建一個可持續盈利的事業平臺。黃帝內經酒以其命名,就注定要承擔起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的使命,以 " 酒 " 為媒,以匠心為槳,將中華民族的瑰寶傳承下去。黃帝內經酒的問世初衷,就是想給世人一款中正平和、剛柔并濟的好酒,引導消費者要"喝自己要喝的酒,做自己想做的事,成自己想成為的人”。如何做到這一點?這就要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答案。當她深入了解到黃帝內經酒的這些文化內涵后,她非常激動,內心騰起巨浪,她骨子里那種肖虎女性的剛強外表下藏著的細膩與柔情被點燃了,她發現了新大陸,找到了自己這么多年一直在苦苦尋找的契合點,找到了潛意識里屬于自己的文化氣場。想到這,她像出征的戰士一樣,立刻起身找到總部負責人,說明要代理黃帝內經酒的意圖。她說,是黃帝內經酒的文化和優良酒質打動了她,讓她覺得自己有責任傳播這樣的養生養心文化,有義務讓油城人民喝上好酒,有能力承擔這份文化傳承。總部負責人被她倔強的性格,執著的精神,擔當的勇氣,還有女性特有的魅力征服了,同意了她的代理要求。也許,她與黃帝內經酒有這緣分吧!從2019年起,她就開啟了經營黃帝內經酒的航程。起初由于資金不足,她只好找合伙人一起做,從不足200平的小店做起,到300平的二店,到現在的500多平的三店,一步步成長起來。期間正趕上三年新冠疫情,多少酒店關門停業,多少企業入不敷出,她也是快扛不住了。她想,難道我真的就一事無成嗎?難道創業就這么難嗎?難道我與黃帝內經酒的緣分就這么淺嗎?思來想去,她決心堅持下去,她看好黃帝內經酒的文化,看好這款酒的品質,相信,疫情終會過去,春天一定會到來。“松花釀酒,春水煎茶”,中國人的飯桌上總少不了這兩件東西,尤其是前者。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沉淀,酒已經成為了中國人日常社交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好酒不怕巷子深,相信這么好的酒,又有這么好的文化深意,一定會有喜愛小酌一杯的文化人懂它愛它離不開它的!只要堅持下去,只要讓人們品嘗到它的酒質,只要宣傳好它的文化內涵,就一定會有回頭客!果然,疫情過后,在她精心的運作下,以茶香給人心靜之美,以酒品給人精神之暢,以真誠給人修為之心,以善愛給人愉悅之情,她的事業迎來可喜的業績,年銷量突破500萬。事業有了轉機,生活也越來越好,親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家人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她也該放松心情,盡情享受生活了。可是,她似乎放松不下來,總覺得還有什么心結沒有解開,還有什么心愿沒有完成。又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結識了原油田黨校副校長、勝利詩詞學會會長王曉義先生,交談中說起今年正是勝利油田成立60周年。她突然感覺有一束光在眼前照亮,她作為曾經的勝利油田的職工,在勝利油田成立六十周年之際,自己該怎樣為油田盡一份力?經過與王曉義會長的密切磋商,經過王曉義會長的智慧點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黃帝內經酒與勝利六十周年緊密融合的方案,那就是要為勝利油田六十周年做一個品牌紀念酒,讓勝利油田六十年的艱難創業史,走進千家萬戶。讓勝利人喝上這款酒,就能想起開天辟地的創業豪情!勝利人喝勝利酒,別有一潘滋味在心頭!這款酒就叫“勝利60”吧!有了這樣的思路,夏總突然感到躊躇滿志,意氣風發,多年來壓在心底的勝利情結,終于解開了!她第一時間與總部聯系,匯報她的創新思路和實施方案,同時也邀請總部來油田考察。考察中他們了解到勝利油田在東營的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到勝利人的情懷與擔當,了解到勝利人還沒有一款勝利品牌酒。總部看到了勝利人的豪情壯志,看到勝利文化的內在動力,于是同意以“勝利60”作為黃帝內經酒的新品牌,新系列推出去。經過長達9個月的漫長等待,一款為勝利人小批量特調的十年基酒20年老酒的綿香濃郁、絲滑順口的高端坤沙品質酒誕生了!這款酒的誕生,是夏總的勝利情懷的體現,是王曉義會長智慧格局的展現,也是勝利人六十年的召喚。6月10日,這款為勝利人專屬定制的勝利油田成立六十周年紀念酒,終于千里迢迢,從浙江總部到達東營,到達勝利。夏總手捧“勝利60”酒,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看著大半年來日思夜想的“勝利60”酒,撫摸著“勝利60”字樣,眼淚奪眶而出,就像十月懷胎的嬰兒呱呱墜地一樣,讓人驚喜,讓人激動,讓你感慨!她第一時間電話王會長,請他帶領朋友們來品嘗咱們勝利人專屬的“勝利60”酒。我有幸受邀跟隨會長前來品嘗。當我第一眼看到這精美的包裝,金色的“勝利60”字樣,也是一股熱流遍布全身,眼眶也不由自主的濕潤了。這款酒包裝十分精美,黑色的酒盒,象征著滾滾的石油,金色的字跡,象征著石油人閃光的奉獻精神。柔和的潤白色玉質酒瓶,表達著健康美好的寓意。最重要的是醒目的“勝利60”四個金色大字,會讓所有的勝利人心生無限感慨,無限憧憬,無限眷戀!為了更好的紀念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舉行了一個小型的開酒儀式,王東老師主持開酒儀式的流程,王會長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夏總和王會長一起在大家的歡呼聲里打開 “ 勝利 60” 酒的瓶蓋,霎時間,一股濃濃的酒香噴薄而出,不知是酒香熏醉了我的眼,還是 “ 勝利 ” 二字醉了我的心,一時之間,我有點不知所措。大家都想湊過去好好聞聞,會長卻示意大家坐下,他起身親自拿著 “ 勝利 60” 酒,給每個人斟滿一小杯。這個舉動出乎大家意料,從沒有見過會長親自為大家斟酒,或許是這款酒里有著會長的智慧和心血,或許也是勝利的情懷讓會長如此激動吧!大家都情不自禁的端起酒杯,貪婪的嗅聞,醇厚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引得我也顧不上女子的矜持,破戒小酌了兩小杯。一口下去,從喉嚨開始倒回鼻腔,乍一開始的辛辣慢慢的化成綿柔的熱流,又從咽喉延展,到胸腔,到腹部,再慢慢散去,還真有茅臺的味道呢!大家不約而同的喊出:好酒,真是好酒!這時,我發現夏總的眼睛紅紅的,分明是淚水盈滿了眼眶,大家都讓她說兩句,夏總便用紙巾拭去淚水,站起來激動的說:這些天,我一直沒睡好,心里惦記著這款酒啊!今天看到它從包裝,到酒質都這么完美,我的心終于落了地!我感謝大家對我一直以來的支持,特別感謝會長給這款酒命名“勝利60”,讓這款黃帝內經酒與“勝利”真正牽了手。沒有會長的出謀劃策,就沒有了這款酒的存在,此時此刻,我特別感謝會長,感謝會長讓我的勝利情結完成!以后我去看望油田老師傅老領導們心里有了底氣,相信他們一定會喜歡這款勝利人自己的品牌酒。我油田的朋友們來了,用勝利品牌酒招待勝利人,朋友們也一定會格外高興的!這就是我眼里的美女企業家,她在陽光下燦爛,哪怕有一個人欣賞,也要活出最美的樣子。她在風雨中奔跑,寧愿跑起來被拌倒無數次,也不愿規規矩矩走完一輩子,就算跌倒也要豪邁的笑。她在淚水中成長,再多的困難,再大的阻力,也要堅強面對,絕不后退。她在拼搏中前行,自己選擇的路,自己就要努力拼搏,永不言敗。她有著女人的似水柔情,閑暇的時光,她也會穿上自己最喜愛的服裝,扮上靚妝,展示自己的茶藝,眼里滿是幸福的味道。她也有著男人的堅強果斷,在大是大非面前,在重要抉擇面前,她都會勇立潮頭,不屈不撓!這正是 “ 香肩敢挑萬鈞擔,運籌帷幄勝須眉 ” 啊!2024-09-19
-
情系民生的擔當楷模——記全國第十屆道德教育新聞人物 張國民(央大視界網河南王家清、王飛)在河南省安陽縣廣袤無垠的土地上,有一個名叫蔡太保的村落。曾經,這里問題叢生、積弊重重;而今,卻展現出蓬勃的生機與無限的活力。這翻天覆地的變化背后,離不開一位靈魂人物的不懈努力與無私奉獻,他就是安陽縣辛村鎮蔡太保村黨支部書記——張國民。張國民,出生于 1968 年 12 月 13 日,作為一名光榮的中共黨員,自 2015 年 6 月 2 日到蔡太保村委會工作的那一刻起,他便毅然決然地扛起了引領這個村莊走向繁榮昌盛、富強興旺的艱巨使命。初到蔡太保村時,面臨的局勢堪稱嚴峻。村委班子組織紀律松弛渙散,村容村貌邋遢凌亂、不堪入目,群眾信訪案件此起彼伏,各項工作在全鎮的排名均處于末位。然而,面對如此錯綜復雜、棘手難辦的局面,張國民毫無懼色,更未選擇退縮逃避,而是勇往直前、迎難而上。為有力推動干部作風的根本性轉變,張國民首先從制度層面發力。他嚴抓考勤制度,明確要求村兩委班子成員每日堅持辦公簽到,并將其與獎懲機制緊密掛鉤。他率先垂范,每天早上 7:50 及下午 1:30 便準時抵達村室,清掃衛生后即刻投入工作。干部若遲到一次,罰款 10 元,而這些罰款則用于村中的公益性開支。同時,村委會精心制定了嚴謹的“三會一課”制度。村黨支部持之以恒地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黨支部委員會和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組織黨員深入學習黨章黨規,著重突出政治學習與教育,強化黨性鍛煉。針對黨員的思想與工作實際狀況,精準確定“三會一課”的主題和具體形式,形式豐富多樣、氛圍莊嚴肅穆,堅決杜絕表面化、形式化、娛樂化以及庸俗化的傾向。對于那些無正當理由長期不參加“三會一課”的黨員,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督促其改正錯誤。村兩委始終堅持周一集中辦公,周二至周四輪流值班,時常組織黨員干部踴躍建言獻策,為村里的工作提供切實可行的合理化建議。針對村里的相關事務,諸如一事一議、道路建設、電代煤氣代煤改造、路燈維護、扶貧、低保、美麗鄉村建設等,群策群力、出謀劃策。在張國民的引領之下,眾人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在整治村容村貌方面,張國民可謂是不遺余力、全力以赴。村里組建起了專業的干部與保潔員隊伍,統一著裝,配備齊全打掃工具,每日精心清理村內尤其是主路的垃圾,建設規范的垃圾定點存放點,并做到教育、監督、治理三路并進、協同發力。道路硬化工作成績斐然、成效卓著。成功打通并硬化了村莊附近的三條道路。2020年,通過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又修筑了3800米道路,還不辭辛勞地遠赴京津等外地,尋求在外成功人士的慷慨捐助13萬元,用于硬化村中4000多米路邊。村外道路包括一中旁新增路燈20多盞,投資總8萬余元,將三個自然村的沿路沿街墻壁全部采用晨陽水漆粉刷得煥然一新。村級文化廣場的建設更是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村兩委克服重重資金困難,投入2 萬6千元修建村級文化廣場,成功爭取上級資金23萬建成文化大舞臺 1個,硬化地面 2000 平方米,粉刷廣場墻壁150平方米,安裝健身器材10件,購置晚上群眾跳健身舞所需的投影器1臺,音響設備1套,組建了32人參與的蔡太保村戰鼓隊1支。如今,這里已然成為村民們休閑娛樂的絕佳勝地,大家在此跳舞健身、暢所欲言、交流情感,呈現出一派和諧美滿、其樂融融的新農村繁榮景象。在精準扶貧領域,張國民始終秉持“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工作理念,全心全意地為村民服務。他以身作則,深入村民的實際生活,全面洞悉村民的迫切需求,切實為貧困戶解決了諸多實事難事。經過持之以恒的努力,現有的14戶精準扶貧戶中,除一戶正常死亡外,其余13戶27人已全部穩定脫貧,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張國民積極主動爭取上級資金,為村中千斤糧項目修建田間道路 2000 多米,新打30眼機井,并為5口老井配備完善的設施。在駐村書記郭義德和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與共同努力下,他成功爭取資金投資13萬元興建的面之緣石磨面粉廠,于7月 15 日正式開工生產。該面粉廠精選優質小麥,采用傳統工藝精心碾制而成,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產品,深受周邊群眾的青睞與喜愛,產品已遠銷河南各地市。不僅如此,張國民還大力開展孝善系列活動。他身先士卒,帶頭組織全體村干部為貧困戶李錄堂、許麥風捐款,經常為貧困老人晾曬被子、整理房間。每逢重陽節,他組織老人一同享用愛心餃子,并發放福利。他帶領村民建立了村級孝善基金,共有13戶貧困戶參與,每年每戶200元。他還精心組織重陽節尊老敬老系列活動,組織晚輩現場為老人長輩洗腳,利用太保會、重陽節等節日評選慈善之家、尊老敬老好兒媳、尊老敬老好少年等,并進行隆重表彰,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張國民的辛勤耕耘與無私付出得到了應有的回報。擔任支部書記以來,他本人多次榮獲安陽縣優秀黨員先進戶、安陽縣首屆文明家庭、安陽縣優秀支部書記等眾多殊榮,多項工作得到了市、縣、鎮領導的高度贊譽與好評。在他的卓越引領下,蔡太保村正在逐步蛻變為一個干凈整潔、文明和諧、生活美滿、令人心馳神往的美麗村莊。張國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和神圣使命,他是蔡太保村的無上驕傲,更是廣大基層干部學習效仿的杰出榜樣。堅信在他的帶領下,蔡太保村的未來必將更加燦爛輝煌!2024-09-19
-
民建會員勝桂紅:殷商文化的傳承者與奉獻者“我愛殷墟,我愛殷商文化。我愿意把家里的寶貝介紹給更多的人。”這是《人民政協報》(2024年08月22日第1 版)刊發《打造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一文中,民建安陽市委會委員、安陽市政協委員勝桂紅說的一句話。勝桂紅,民建安陽市委會委員、市政協委員、殷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和流行病副主任醫師。多年來,勝桂紅在疾控戰線上沖鋒在前,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7?19” 抗洪搶險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應急防疫工作中都留下了忙碌的身影。工作之余,她還是一位熱忱的殷商文化志愿講解員。“在殷墟新館大邑商講解一場一般需要3個多小時,既鍛煉了身體,又傳播了殷商文化,還結識了全國各地的好朋友,一舉多得,累并快樂著。看到一個個游客滿足的眼神,聽到他們一聲聲的贊美,感到他們對我講解的認可,真的是成就感滿滿。一個人只有懂得奉獻,才會有回報,才會有快樂!幫助他人被他人認可是一種幸福!”勝桂紅說。自 2013 年起,勝桂紅擔任殷墟博物苑志愿講解員已有十余年。在此期間,她進行了300余場志愿講解,服務游客 2000 余人,多次榮獲景區優秀志愿者稱號。作為民建會員和政協委員,勝桂紅積極為傳承殷商文明獻策獻力。她在安陽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上提出《關于加快把安陽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提案。她深知殷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價值,以講解助力文化地標建設。談起當志愿者的初衷,勝桂紅說,現代漢字是甲骨文的傳承和延續,體現出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燦爛文明,那么志愿者隊伍無疑是在詮釋一種繼承精神,更是承擔安陽人應該承擔的責任!我愛殷墟,我愛殷商文化。我愿把家里的寶貝宣傳介紹給更多的人,與人分享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勝桂紅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民建會員、政協委員的擔當和文化傳播者的執著。她表示要繼續解讀好文物承載的文化基因,讓大家更好地觸摸過往、感知歷史,為推動中華文明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貢獻力量。(民建安陽市委會 林臏 史超君 攝影:彭捷)2024-09-19
-
王永法:一位非遺傳承人的家國情懷——記全國第十屆道德教育新聞人物王永法王永法,安陽市殷都區蔣村鎮石澗村人,王家捋面的第六代傳承人,全國五好家庭、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會會長、文峰區政協委員、安陽市文旅專家組特聘專家顧問……王永法經營的永超捋面面館,自開業以來,憑借筋道綿軟的口感引得一眾食客青睞,大家都評價說“吃出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王永法說,作為安陽捋面的非遺傳承人,面食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喜愛的主食,飽含著中華兒女對家的深情,自己一定要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傳承好。多年來,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做“放心面”,做“良心面”。正是因為兒時母親帶給他那段美好的記憶和對傳統手藝的執著堅守,作為捋面傳承人,王永法自從業以來,始終堅持純手工制作,始終用對一碗面的執著,讓捋面這種中國傳統美食從小作坊走向更廣闊的天地。不僅如此,他們還沿著捋面的生產鏈條,繼續挖掘這道美食的發展潛力。一方面,他們從源頭上進行質量把控,采取訂單式農業種植加工的方式,訂購生產捋面所需的無公害大蔥、優質小麥等食材,保障優質的供貨來源。另一方面,傳統捋面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是個技術活,對他們來說并不容易。為了攻克這個難題,他們前后花了近3年時間,最終在高校科研人員的幫助下建成了3條試驗性生產線。經過反復試錯,傳統技藝和現代科技相結合,手工捋面低溫冷藏得以實現,所需要的水和面粉比例精準配置,醒面、揉面、撈面等環節的時間精確到秒,成功保留了手工捋面的筋道口感。一碗捋面看似簡單,然而從面粉選擇,和面、捋面,配菜搭配都極其考究,健康且營養豐富。經過不懈努力,捋面被評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躋身省老字號產品行列,從地方小吃成為知名品牌,安陽捋面逐漸成為安陽傳統美食的一張名片。王永法作為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會會長,為推進安陽非遺傳承與發展,組織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前去馬氏莊園開展“世界非遺日”宣傳活動,有力的推廣了安陽非遺項目,也大力宣傳了安陽傳統技藝。安陽市深藍高中、安陽八中、安陽市實驗小學等學校還特邀王永法走進學校,給學生們上別開生面的“非遺課”。課堂上,王永法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語言繪聲繪色地講解了“非遺”到底是什么。非遺不僅是一種精神文化,它與民間工藝、美術等實踐活動之間存在著極為緊密的聯系,體現了普通老百姓的智慧結晶。“非遺”進課堂并不是一種單純的宣講,而是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在復雜操作與實踐之中,感受傳統技藝的精妙之處。促進鄉村振興,這碗面也在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在內黃縣石盤屯鄉,王永法幫助農民種植有機大蔥。五畝的蔥地里安裝了攝像頭,由文廣體旅局、安陽市委組織部、內黃縣委組織部、石盤屯鄉領導出席,與村干部簽訂了《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村集體經濟協議》。訂單農業保證產品質量,也帶動了更多農民增收致富。這次活動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又推進了非遺項目走進農村。不僅如此,他們還在生產基地傳授捋面制作技藝,讓更多人可以靠手藝吃飯。事實證明,小小一碗面不僅可以傳承歷史味道、展現美食文化,而且也能夠融入現代生活、體現當代價值。給予系統性保護的同時,進行創新性發展,才能激活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非遺、享受非遺、傳承非遺。“心善,心安”。心安者,無愧于已,心善者,無愧于世。這些年,王永法一邊用心在安陽非遺——“捋面”上狠下功夫,讓人們品嘗到美味可口的面食,一邊堅持用自己的善良點滴,不遺余力做慈善公益。走進永超捋面店內,一個透明的捐款箱格外醒目,這是他所開的每家面館里的“標配”。“店里每天都要捐出去2碗面錢,沒有落下過一天,即使今天不營業,明天也要補上。”在王永法看來,做慈善不在多少,而在于堅持,在于“潤物細無聲”。對于很多永超捋面的員工而言,在面館里做公益已成為一件尋常事,尋常到就像給客人上菜、倒茶一樣。許多員工和客人看到捐款箱后,總是不自覺地將身上的零錢塞進去,盡些綿薄之力。2020年,因為突發而來的疫情,王永法在鄭州的捋面館經營慘淡,背了200多萬元的銀行貸款,但他做公益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歇。王永法仍然頂著外債壓力,在安陽2021年洪災期間,再次拿出15萬元現金和3萬元的物資捐助75名受災困難學生家庭。王永法還心系教育,一直關心困難學生的受教育問題。從2016年開始,他每年出資3萬元,委托婦聯捐給困難學生,給予每人每年3000元的對口資助。他疫情三年期間他不僅積極向文峰區慈善總會捐款5000元,還第一時間為安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送去一批面條,堅持為文峰區5個小區的醫護人員免費送飯,還積極協調開展“托起明天的太陽——心理健康進校園”活動。支持教育、資助困難學生……近10年,王永法向社會公益事業及困難群體捐款超100萬元。從2017年至今,他堅持每天在學校門口護學,永超捋面的員工也自愿加入護學隊伍,成為學校門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行百里者半九十”,承擔社會責任,絕不能半途而廢,必須持續輸出。王永法表示,也期待更多的個人和企業以勵精圖治的使命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奮發有為的責任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熱心參與公益事業,切實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文化自信,非遺先行!未來,王永法要繼續帶領安陽市非遺傳承人把安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好、保護好、發展好。繼續投身公益事業,把愛進行到底,讓愛傳遞到更多地方。(中媒文化融媒體中心 馬憲鋼)2024-09-19
-
情系民生的擔當楷模——記全國第十屆道德教育新聞人物 張國民(央大視界網河南王家清、王飛)在河南省安陽縣廣袤無垠的土地上,有一個名叫蔡太保的村落。曾經,這里問題叢生、積弊重重;而今,卻展現出蓬勃的生機與無限的活力。這翻天覆地的變化背后,離不開一位靈魂人物的不懈努力與無私奉獻,他就是安陽縣辛村鎮蔡太保村黨支部書記——張國民。張國民,出生于 1968 年 12 月 13 日,作為一名光榮的中共黨員,自 2015 年 6 月 2 日到蔡太保村委會工作的那一刻起,他便毅然決然地扛起了引領這個村莊走向繁榮昌盛、富強興旺的艱巨使命。初到蔡太保村時,面臨的局勢堪稱嚴峻。村委班子組織紀律松弛渙散,村容村貌邋遢凌亂、不堪入目,群眾信訪案件此起彼伏,各項工作在全鎮的排名均處于末位。然而,面對如此錯綜復雜、棘手難辦的局面,張國民毫無懼色,更未選擇退縮逃避,而是勇往直前、迎難而上。為有力推動干部作風的根本性轉變,張國民首先從制度層面發力。他嚴抓考勤制度,明確要求村兩委班子成員每日堅持辦公簽到,并將其與獎懲機制緊密掛鉤。他率先垂范,每天早上 7:50 及下午 1:30 便準時抵達村室,清掃衛生后即刻投入工作。干部若遲到一次,罰款 10 元,而這些罰款則用于村中的公益性開支。同時,村委會精心制定了嚴謹的“三會一課”制度。村黨支部持之以恒地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黨支部委員會和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組織黨員深入學習黨章黨規,著重突出政治學習與教育,強化黨性鍛煉。針對黨員的思想與工作實際狀況,精準確定“三會一課”的主題和具體形式,形式豐富多樣、氛圍莊嚴肅穆,堅決杜絕表面化、形式化、娛樂化以及庸俗化的傾向。對于那些無正當理由長期不參加“三會一課”的黨員,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督促其改正錯誤。村兩委始終堅持周一集中辦公,周二至周四輪流值班,時常組織黨員干部踴躍建言獻策,為村里的工作提供切實可行的合理化建議。針對村里的相關事務,諸如一事一議、道路建設、電代煤氣代煤改造、路燈維護、扶貧、低保、美麗鄉村建設等,群策群力、出謀劃策。在張國民的引領之下,眾人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在整治村容村貌方面,張國民可謂是不遺余力、全力以赴。村里組建起了專業的干部與保潔員隊伍,統一著裝,配備齊全打掃工具,每日精心清理村內尤其是主路的垃圾,建設規范的垃圾定點存放點,并做到教育、監督、治理三路并進、協同發力。道路硬化工作成績斐然、成效卓著。成功打通并硬化了村莊附近的三條道路。2020年,通過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又修筑了3800米道路,還不辭辛勞地遠赴京津等外地,尋求在外成功人士的慷慨捐助13萬元,用于硬化村中4000多米路邊。村外道路包括一中旁新增路燈20多盞,投資總8萬余元,將三個自然村的沿路沿街墻壁全部采用晨陽水漆粉刷得煥然一新。村級文化廣場的建設更是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村兩委克服重重資金困難,投入2 萬6千元修建村級文化廣場,成功爭取上級資金23萬建成文化大舞臺 1個,硬化地面 2000 平方米,粉刷廣場墻壁150平方米,安裝健身器材10件,購置晚上群眾跳健身舞所需的投影器1臺,音響設備1套,組建了32人參與的蔡太保村戰鼓隊1支。如今,這里已然成為村民們休閑娛樂的絕佳勝地,大家在此跳舞健身、暢所欲言、交流情感,呈現出一派和諧美滿、其樂融融的新農村繁榮景象。在精準扶貧領域,張國民始終秉持“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工作理念,全心全意地為村民服務。他以身作則,深入村民的實際生活,全面洞悉村民的迫切需求,切實為貧困戶解決了諸多實事難事。經過持之以恒的努力,現有的14戶精準扶貧戶中,除一戶正常死亡外,其余13戶27人已全部穩定脫貧,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張國民積極主動爭取上級資金,為村中千斤糧項目修建田間道路 2000 多米,新打30眼機井,并為5口老井配備完善的設施。在駐村書記郭義德和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與共同努力下,他成功爭取資金投資13萬元興建的面之緣石磨面粉廠,于7月 15 日正式開工生產。該面粉廠精選優質小麥,采用傳統工藝精心碾制而成,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產品,深受周邊群眾的青睞與喜愛,產品已遠銷河南各地市。不僅如此,張國民還大力開展孝善系列活動。他身先士卒,帶頭組織全體村干部為貧困戶李錄堂、許麥風捐款,經常為貧困老人晾曬被子、整理房間。每逢重陽節,他組織老人一同享用愛心餃子,并發放福利。他帶領村民建立了村級孝善基金,共有13戶貧困戶參與,每年每戶200元。他還精心組織重陽節尊老敬老系列活動,組織晚輩現場為老人長輩洗腳,利用太保會、重陽節等節日評選慈善之家、尊老敬老好兒媳、尊老敬老好少年等,并進行隆重表彰,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張國民的辛勤耕耘與無私付出得到了應有的回報。擔任支部書記以來,他本人多次榮獲安陽縣優秀黨員先進戶、安陽縣首屆文明家庭、安陽縣優秀支部書記等眾多殊榮,多項工作得到了市、縣、鎮領導的高度贊譽與好評。在他的卓越引領下,蔡太保村正在逐步蛻變為一個干凈整潔、文明和諧、生活美滿、令人心馳神往的美麗村莊。張國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和神圣使命,他是蔡太保村的無上驕傲,更是廣大基層干部學習效仿的杰出榜樣。堅信在他的帶領下,蔡太保村的未來必將更加燦爛輝煌!2024-09-19
-
民建會員勝桂紅:殷商文化的傳承者與奉獻者“我愛殷墟,我愛殷商文化。我愿意把家里的寶貝介紹給更多的人。”這是《人民政協報》(2024年08月22日第1 版)刊發《打造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一文中,民建安陽市委會委員、安陽市政協委員勝桂紅說的一句話。勝桂紅,民建安陽市委會委員、市政協委員、殷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和流行病副主任醫師。多年來,勝桂紅在疾控戰線上沖鋒在前,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7?19” 抗洪搶險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應急防疫工作中都留下了忙碌的身影。工作之余,她還是一位熱忱的殷商文化志愿講解員。“在殷墟新館大邑商講解一場一般需要3個多小時,既鍛煉了身體,又傳播了殷商文化,還結識了全國各地的好朋友,一舉多得,累并快樂著。看到一個個游客滿足的眼神,聽到他們一聲聲的贊美,感到他們對我講解的認可,真的是成就感滿滿。一個人只有懂得奉獻,才會有回報,才會有快樂!幫助他人被他人認可是一種幸福!”勝桂紅說。自 2013 年起,勝桂紅擔任殷墟博物苑志愿講解員已有十余年。在此期間,她進行了300余場志愿講解,服務游客 2000 余人,多次榮獲景區優秀志愿者稱號。作為民建會員和政協委員,勝桂紅積極為傳承殷商文明獻策獻力。她在安陽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上提出《關于加快把安陽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提案。她深知殷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價值,以講解助力文化地標建設。談起當志愿者的初衷,勝桂紅說,現代漢字是甲骨文的傳承和延續,體現出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燦爛文明,那么志愿者隊伍無疑是在詮釋一種繼承精神,更是承擔安陽人應該承擔的責任!我愛殷墟,我愛殷商文化。我愿把家里的寶貝宣傳介紹給更多的人,與人分享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勝桂紅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民建會員、政協委員的擔當和文化傳播者的執著。她表示要繼續解讀好文物承載的文化基因,讓大家更好地觸摸過往、感知歷史,為推動中華文明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貢獻力量。(民建安陽市委會 林臏 史超君 攝影:彭捷)2024-09-19
-
【中大視界】全國第十屆道德教育新聞人物——劉海濤當好群眾“貼心人” 發出履職“好聲音”——記安陽市人大代表劉海濤“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把簡單的事做得不簡單,緊跟政策,勤奮實干,奉獻社會,這樣才能當好人大代表。”劉海濤任河南省安陽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文峰區第十六屆人大代表以來,通過履職學習,感受到了人大代表的榮譽和使命,開創性的開展工作。劉海濤,男,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安陽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安陽市人大預算委員會委員、安陽市第九屆文峰區政協委員、中國注冊會計師、高級會計師、河南四方集團事務所第六屆、第七屆董事長、第八屆監事長。一、嚴于律己,做好本職工作劉海濤自2000年1月從事注冊會計師業務20年來,完成各項業務上千項。作為項目負責人受托對安陽市貞元、超越等非法集資案件進行了專項審計,多次參加市紀委監委審計工作。同時,作為安陽四方酒店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河南蝶湖酒店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法人為安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劉海濤在深入財務審計實踐操作的同時,注重理論研究。2004年8月,參與編寫《企業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一書;2019年7月,獨著《經濟案件鑒定中審計案例解析》一書,由法律出版社出版;2019年11月,參與調研《國有資產管理與監督》課題。劉海濤同志在市人大代表任職期間,提交了多份優秀議案。其中,《關于加強對國有獨資及控股、參股企業和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利潤上交監管的建議》《關于啟動仲裁體制機制改革,發展仲裁事業,持續優化我市營商環境的建議》分別被列為2019、2021年度人大重點建議。二、聯系選民,積極建言獻策作為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劉海濤深深地認識到手中的權利是人民群眾賦予的,人大代表要為群眾做工作,要認真傾聽群眾的聲音,要比群眾想得更深、看得更遠。許多老舊小區在小區建設時未將電動車輛的集中充電列入住宅小區的建設規劃當中,造成電動車輛亂停亂放,私拉電線充電,影響居民居住環境,火災事故頻發且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劉海濤代表在接待選民中了解這一情況后,及時走訪調查,針對性提出“關于加快推進文峰區充電換電設施建設的建議”,真正起到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履職好了人民代表為人民的職責。三、樂于奉獻,懷揣大美愛心作為人大代表,他積極參加光華路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組織的各項活動,時時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參加了“金秋助學”救助貧困大學生等活動。疫情期間,劉海濤和喆啡酒店萬達碧桂園店員工向安陽市公安局文峰分局捐贈口罩、酒精、方便面等價值5500元的抗疫物資與生活用品,并向一直工作在抗疫一線的公安干警表示由衷的感謝。劉海濤和尚客優酒店萬達義烏店員工向安陽市文峰區光華路街道辦事處捐贈口罩、隔離面罩、消毒等價值5000元的醫用抗疫物資與生活用品。在這場疫情防控的艱苦戰役中,劉海濤和他的團隊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公安干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戰疫時刻,劉海濤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踐行著人大代表的初心與使命,用自己的方式支持抗疫,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作為人大代表聯絡站通訊員,在河南省人大代表聯絡站平臺發布30篇新聞報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人大代表在依法履職,為民服務方面的事跡風采。四、努力學習,提高履職能力作為一名人大代表,肩負廣大群眾的利益和重任,劉海濤深刻認識到要充分履行職能,沒有深厚的知識儲備是寸步難行的。他積極參加街道人大工委組織的代表培訓學習,掌握人大的議事規則和工作程序。還注重自學,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特別是學好憲法、地方組織法、范文參考網代表法。通過學習,對如何審議各項工作報告、提出代表議案和建議、參加閉會期間的活動等代表履職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有了系統的了解,為履行好代表職責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五、強化責任,履行代表職責為履行好代表職責,劉海濤主動聯系選區單位和選區群眾,積極參加市、區、街道組織的各項活動和會議。他在聯絡站向所在單位選民代表述職時,將代表建議承辦單位請到現場與選民現場互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市區人代會議期間,與其他代表聯合提出的議案5件。閉會期間,積極參加區人大組織的人大代表異地視察活動,堅守進取之“心”,提升技能為民生。2023年聯合其他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文峰區充電換電設施建設的建議”被評為優秀議案建議。人大代表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劉海濤從未忘記自己所擔負的責任與使命,用自己的行動展現了一名人大代表“用心做事,忠實履職”的風采。(中媒文化融媒體中心)2024-09-19
-
河南安陽退役軍人李文龍:擦亮軍人底色 心有情懷勇擔當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鏗鏘有力的軍人作風,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讓熟知退役軍人李文龍的人深有同感:他有擦亮軍人底色的情懷和擔當,也有艱難創業之路的挑戰和無畏。初見他時,略帶微笑的面龐充滿著自信,剛健的發型彰顯著軍人的干練,不管面對怎樣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李文龍始終能化險為夷、激流勇進,一直拼搏在創業的路上。幾經風雪,他創業艱辛勇于擔當1992年,懷揣著從小就有的從軍夢,李文龍來到南京軍區某部隊服役。4年的軍旅生涯,練就出踏實肯干、吃苦耐勞、果敢堅韌、永不服輸的倔勁和鐵一樣的意志。退伍返鄉后,當別的戰友還在四處觀望、思緒迷茫時,李文龍放下背包,就踏入酒廠的大門,因為這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原本以為可以好好施展“拳腳”、大干一番事業,可既無專業知識、也無創業經歷,他被現實當頭一擊。1997年,白酒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但作為本地生產的洹河玉液酒,銷售市場不僅萎縮,而且產品質量不穩定、品種單一。同時,因為內部管理問題,品牌效應一直處于下風,“洹河玉液”的名氣在安陽一直未被認可。心急如焚的李文龍沉下心來,他始終覺得,“產品質量”不穩定是一個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所在。可對于釀酒這樣的技術性問題,李文龍徘徊在十字路口:世人皆知釀酒苦,自己能否經受住?李文龍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心中埋下夢想的種子,付諸行動才能夠實現。他起早貪黑鉆研、琢磨發酵流程,不辭勞累學習、請教釀酒技術,因為他知道,想要用糧食釀出一滴滴醇香美酒,打造安陽本地白酒的品牌,必須先把工藝手法解決。于是,2008年夏天,他拿出僅有的退伍安家費專門前往五糧液生產基地—長江邊上的“中國酒都”四川宜賓學習。那些天,他吃住在廠房,從入池到出池全程搜集整理各種數據。白天將出窖酒糟攤開鋪平,視情況打潤糧水,再把所需糧食倒入母糟中,拌好糧后收堆,拿起大鐵鏟來回翻堆,再用手抓酒糟,既看濕度,還要判斷出酒量的多少。汗水浸濕了衣服,他就光著膀子記錄著每個步驟細節;晚上,顧不上渾身酸痛,回想著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的配方比例,再對著記錄的文字進行整理匯總,保證釀酒的工藝手法正統。就這樣,他天天“醉生夢死”,連睡覺都在夢里練手法、記流程。三個多月的“閉關修煉”,讓他的體格又瘦了一圈,但欣慰的是能感受到自己一顆質樸、專注的釀酒匠心已然形成。瞄準靶心,他志在路上敢于擔當在李文龍看來,釀酒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需要用心感受每一個細節,用心品味每一滴酒香,如此才能釀造出真正的好酒,能夠感受酒的魅力和酒文化的厚重。此刻,信心十足的他開始了下個計劃:實操+營銷。因為僅有理論是“紙上談兵”,必須根據原料配比、產地、氣溫的變化和現場的實際情況來調整釀酒的工藝和參數,才會有獨特口味的安陽白酒。說干就干,他將自己的構想匯報后,建池選料,融匯五谷精華,開始在車間里“淬煉”。從理論到實操,再將太行山脈地下深井礦泉水匯兌其中進行試驗,酒香總是不盡人意,經過反復的實驗和思考,調整原料比例,降低入池溫度,適當延長發酵時間,最終成功釀造出了新品白酒,并得到市場好評。無論失敗多少次,他都不氣餒,每次累得虛脫時,聞到酒香的逐步醇正,他又鼓足干勁。數十天后,他把“雙輪發酵、分層蒸餾、量質摘酒、分壇窖儲”四個環節進行分級管理,層層臻選,體現精釀理念,成就了濃香型“洹河玉液”白酒,使延續千年的安陽酒業達到新高度。面對公司當時現狀,李文龍萌生了一個更大的想法:競爭領導職位,轉換經營思路。當他向家人提出來時,卻遭到強烈反對。因為公司不僅沒有盈利,還欠著外債,擔心年輕氣盛的他會“栽跟頭”。有著一股倔勁的李文龍堅持自己的打算,最終說服了家人,將四處籌集來的第一筆啟動資金30多萬投入到酒廠—開辟了他的人生“新戰場”。2010年他主動請纓,年僅33歲就出任啤酒廠黨委書記和豫北釀酒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看似順風順水,管理著幾十號人,又有一定的釀酒技術,只是讓李文龍焦頭爛額的大問題也隨之而來,那就是白酒的銷路、人員的管理。想著窖香濃郁、香味諧調、綿甜爽口、尾凈余長,回味經久不息的白酒,在安陽還沒有立足之地,李文龍徹夜難眠:難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想著怎樣才能打開銷路,將產品暢銷到市場,他每天不停地搬酒、拉酒,穿梭在各個市場、超市、餐館。談起銷售時的經歷,李文龍眼眶有些濕潤:膽子大、臉皮厚、人勤快、看老板臉色。為了和餐館建立良好關系,他每次到店里先擦桌子、洗盤子,被人攆出來就再進去幫忙。連續多日的無償服務,店老板被他的真誠所打動,開始接納他的酒。夜市上,他通過一瓶一瓶地送、一杯一杯地讓人品嘗,終究以品質的上乘、周到的服務和勤勞的付出,公司慢慢打開了銷路,李文龍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同時,他內抓質量和管理,外抓銷售經營,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經把“洹河玉液”打造成了安陽當地知名品牌,作為安陽的特產,曾一度成為政府、職能部門的招商、文旅招待專用酒,使公司邁入了跨躍式發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擦亮底色,他樂善好施甘于擔當退役不退志,永葆兵本色。這些年,李文龍在經營好公司的同時,始終心系國家、心系社會、心系群眾,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始終牢記一名退役軍人的責任和擔當。三年疫情,公司不得不歇業停工。為解決個別員工的家庭生活困難,李文龍自掏腰包,拿出近5萬元,發給公司的貧困人員及其他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都能安全度過難關。同時,他捐款捐物,為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提供價值2萬余元的物資。2021年安陽百年不遇的“7.19”抗洪救災,他多次為社區、企業和困難群眾捐錢捐物資;社區的老舊小區、家屬院改造,他又多次出款購買建筑材料、安裝路燈、維修整改線路,新建下水道、垃圾池,硬化路面;每年積極參加“99公益日活動”捐款,曾多次受到區政府的表彰;自費組織人員做粥,免費提供給環衛工人等。2023年冬季,天氣特別寒冷,和朋友一塊兒喝茶時,他聽說一個住著幾十位老人的小區不通暖氣。坐立不安的他通過打聽,又經過進一步的了解,自己出資數千元為社區購買新軍大衣捐贈給老人。2024年,北關區宣傳部在“光輝里”商場開業活動時,李文龍個人向組委會捐款近萬元,并免費為其提供白酒。李文龍就是這樣,寧可自己生活樸素一點,節衣縮食一些,也要有一顆熱心于公益事業的心,甘于奉獻,不圖回報。截止目前,李文龍捐助資金累計已達50余萬元,不僅是安陽市北關區人大代表、積極參政議政,同時還擔任著安陽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促進會副會長、安陽市工商聯合會執委、安陽市酒業協會副會長、安陽市學雷鋒縱隊政委等10多個社會組織的領導職位。李文龍常說,沒有什么路比從軍的路更能磨練人的意志,沒什么學校比軍隊這所大學更能培養人。堅韌的性格和軍人的氣質,這是部隊賦予他寶貴的人生財富。他深知人生的價值,不是以他創造出多少價值的商品來衡量,而是以他對社會付出的多少來衡量的!他總是用實際行動默默地詮釋著一位退役軍人的社會責任感和赤子之情。軍裝雖脫,正義猶存;一朝從軍,終身姓軍。4年青春獻軍營,收獲滿滿正能量,軍人的正義、正氣和鋼鐵般的意志,早已融入他的血液里。中流擊水,奮楫者進。從當兵到現在,軍人精神的塑造、崗位轉換的鍛煉、人生職場的升華,讓李文龍在今天搏擊商海中更多了一份勇毅和自信。“一片甲骨驚天下,一壺洹酒飄四方。”如今,李文龍有著更為遠大的抱負:在這座七朝古都的洹水河畔,打造融合文旅的豫北地區最大白酒生產基地,將“高品質、精工藝、重誠信、優服務”的經營理念和半軍事化管理模式深耕公司,注重科技創新,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打造精品產品,把占地30余畝、員工50余人的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相信帶著退役軍人的使命與情懷,李文龍一定能在精華薈萃、凝聚安陽酒業品牌——“洹河玉液”瓊漿的新時代大潮中,闖出新天地,寫就人生和事業的新篇章。(中國雷鋒報 楊 荔)來源:產經科技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