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乙积分榜最新比分排名,2024年足球赛程表,各国足球联赛,2028年欧洲杯,nba最新东西部排名,巴埃萨

歡迎訪問中國現代文化網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頻道

何頻|吉光片羽自可珍——讀王興舟小品文的感想

更新時間:2024-09-19 關注:59

吉光片羽自可珍

——讀王興舟小品文的感想


文/何頻

安陽是個古老而有生機的城市,早先殷墟鄴都,后來彰德洹上,這里以商代的甲骨文和新建的中國文字博物館為代表,一脈相連,擁有豐厚的人文歷史背景。而且,作為豫北重鎮,它的地理位置也很特別,太行山、紅旗渠、古黃河,表里山河,襟帶晉冀魯豫四省。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形成南北大動脈。這樣的地方,名人輩出和文化繁榮是題中之意。當地人為此而自豪,為了展示文化古城的現時魅力,《安陽日報》為王興舟特地辟出一個說文史、話風土、講道理的專欄“耕雨堂脞談”,畫龍點睛、別開生面。文章收束之際,王兄特地相告。作為好朋友,我幾乎每天都要通過朋友圈讀此妙文,延續不斷、如展手卷,由此獲得營養滋潤多多。我自告奮勇要說幾句贊揚和感謝的話。

所謂“脞談”是掉書袋,打掉這頂文縐縐的紗帽,直白地說,就是閑話與小品,加了隨想錄和雜感。

興舟兄在日常為政工作中攻堅克難,有體悟和覺悟而記錄之;業余時間披星戴月,三更燈火五更雞,讀書有得而記錄之;日常行走和出門旅行有所發現,隨手提煉記錄之;包括文友聚會及各色人等交談,獲得聞所未聞的知識與談資,事后整理分類而記錄之……這是中國文人士大夫的看家本領,是讀書人的傳統和基本功,所得所成文字不拘長短,統稱之為“筆記”可也。這一路一直都有,如山陰道上行,應接不暇。以近些年規模化整理出版的《全宋筆記》為例子,車載斗量堪稱。晚近也不遜色,如俞曲園的《春在堂隨筆》《茶香室叢抄》,鄧拓的《燕山夜話》,秦牧的《藝海拾貝》等,筆記文體是一汪活水,奔流不息且開放。但也不可輕看了此類文字,并非野狐禪和輕薄為文者,如阿狗阿貓都可以。有一道門檻,不低不高——多讀書飽讀書是起碼的,關鍵還要有眼光和識見,方可沙里披金。比如,刻下流行說鄉愁,取材于家鄉風物而寫作的文字多多,而鄉土的東西,要經過文人的吸納反哺,方可發酵成為文化。一味而說“鄉土的即世界的”,那是誤讀。

我很欽佩興舟的勤奮。勤奮與耐力有毅力,關乎信仰。在網絡和快餐文化成主流與時尚的背景下,他還堅持筆耕筆談、集腋成裘,如果沒有文化信仰和自信,不容易堅持下來。興舟是林州人氏,我們一道在林州洪谷山訪古,他告訴我,人工天河紅旗渠的決策,就是受到這條前人開山引水的古渠——明代的“謝公渠”的啟發,而興舟的父輩就是當年的修渠人,他也算是“渠二代”了。故而,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家鄉工作的興舟,繼承了父輩和前人的精神,也是個文化愚公。

興舟為文駁雜而精道,得益于他的語言功夫好。寫散文不是作傳奇,特別是小品文,味同嚼蠟不行,肯定沒有市場,平鋪直敘,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也不行。“脞談”并非無病呻吟之語,不能局限于邯鄲學步的水準。正因為不是虛構作品,所以講究作者的閱歷豐富,凡傳世之作,舉例《酉陽雜俎》《閱微草堂筆記》,諸如此類,絕不是冬烘先生出手可為。

從愚公移山的發源地濟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到林州紅旗渠,豫界之內的太行山,逶迤南太行,整個一個牛軛形的大轉彎,承載了很多故事人物和風物傳奇,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也是“脞談”一路,我格外喜歡施蟄存先生的《云間語小錄》。北山老人自述:“我是松江人,在松江成長,住了三十年,才遷居上海,至今六十多年了……使我很有些滄桑之感。閑來無事,寫下了許多段關于松江的人物、風俗、土宜、掌故的雜記,名之曰《云間語小錄》。”而自告奮勇,為施先生編成這本書的學者沈建中,也是我的朋友。

我讀,我還抄寫,我愛這個箋箋小冊二十年了,由衷向往就此模仿出一本書來。南太行通南扯北,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這些年我不知道穿越行走了多少遍,但是,我的悟性、學養和文筆不行,至今也不能為家鄉奉獻一小本《南太行筆記》,深感力有不逮。僅從這點而言,無論是興舟已出版的書,還是朋友圈里的文字,我都是認真看的,希望從中獲得靈感與借鑒。

興舟的書齋名“耕雨堂”,大膽將孫犁和周作人熔鑄一堂。除了孫犁,還有同樣也有名的老作家,熟讀周作人,得知堂文法筆法亦多,但是忌諱也多,實則是受制于過去的文化語境問題。在《書衣文錄》里,孫犁題《知堂談吃》曰:“至于他早期的文章,余在中學時即讀過,他的各種譯作,寒齋皆有購存……對其晚景,亦知惋惜。”可是,“人對之否定,是因為他自己不爭氣,當了漢奸,漢奸可同情乎?前不久,有理論家著文,認為我至今不能原諒周的這一點,是我的思想局限。”

人是人,文是文。不因人廢文,是古今中外通行的文化傳統。興舟將二者作文的優點熔為一爐,用力繼承,表現了他的坦率與磊落,反映了讀書界的進步,誠然也是時代和社會的進步。“耕雨堂脞談”歷經三年,因為是紙媒寫作,很不容易,稱為“末班車”也說不定,故稀有而珍貴,對本地和對于作者本人,都很珍貴。雪泥鴻爪留勝跡,希望能早日結集出版,乃善事和風雅事一樁。

作者簡介

何頻,本名趙和平,河南修武人,著名的散文隨筆作家、專欄作家和文化學者。出版有《羞人的藏書票》《只有梅花是知己》《文人的閑話》《茶事一年間》等多部作品。其中《看草》和《雜花生樹:尋訪古代草木圣賢》,先后獲評2008年度和2012年度“中國最美的書”。



13401086968